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911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包括升降杆体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杆体顶端的天线主体;升降杆体包括具有底座的立杆,立杆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立杆内设置有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立杆的顶部及每级升降杆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轮组,每级升降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差动滑轮组,驱动装置引出钢丝绳,钢丝绳依次绕过滑轮组和差动滑轮组;天线主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最上级的升降杆顶端的立柱,所立柱上套接有套环,套环的周面固定有多根横杆,每根横杆的端部固定有天线,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调节雷达天线高度和角度、有效保证天线主体稳定性的优点。

Liftable portable passive radar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
本技术属于雷达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
技术介绍
雷达天线通过反射器将馈源辐射的球面波变成平面波,从而实现定向接收或者发射电磁波。目前使用的雷达天线形式多种多样,然而这些现有的雷达天线均不能升降,一旦安装完毕后,其高度则未固定,从而不便于在不同场所的使用,不能有效的根据安装环境情况进行雷达天线安装高度的调整;并且,目前的雷达天线一旦安装完毕后,其使用场所则为固定,不便于在不同场所之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雷达天线高度和角度、有效保证天线主体稳定性的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包括升降杆体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杆体顶端的天线主体;所述升降杆体包括具有底座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立杆内设置有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立杆的顶部及每级升降杆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轮组,每级升降杆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差动滑轮组,所述驱动装置引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滑轮组和差动滑轮组;所述天线主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最上级的升降杆顶端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周面固定有多根横杆,每根所述横杆的端部固定有天线,所述套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立柱的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内。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下端及最上级的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法兰片,两个法兰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立柱位于最上级的升降杆内一端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柱,最上级的升降杆的内壁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下端为用于容纳限位柱的容纳部。进一步,所述滑道的上端延伸至最上级的升降杆的顶端。进一步,所述滑道下端的容纳部为水平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滑道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与雷达天线结合的方式,通过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驱动雷达天线进行升降,从而通过调整升降杆的高度调节雷达天线的高度;2、本技术天线主体采用套环与立柱配合的形式,并通过螺栓对套环与立柱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调节天线在立柱上的高度,并且便于调节天线的角度;3、本技术的立柱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内,并且立柱的下端设置的限位柱与最上级的升降杆的内壁滑道相配合,便于对立柱进行限位,以防止用于固定立柱与升降杆的螺栓脱落后导致天线主体倾倒;4、本技术通过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对雷达天线进行安装,从而便于对雷达天线整体的收缩,并进行携带;总之,本技术具有便于调节雷达天线高度和角度、有效保证天线主体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天线主体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立柱与升降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最上级升降杆上的滑道示意图。图中:1、立杆,2、驱动装置,3、升降杆,4、滑轮组,5、钢丝绳,6、立柱,7、套环,8、横杆,9、天线,10、限位柱,11、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包括升降杆体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杆体顶端的天线主体;所述升降杆体包括具有底座的立杆1,所述立杆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立杆1内设置有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3,立杆1的顶部及每级升降杆3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轮组4,每级升降杆3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差动滑轮组,所述驱动装置2引出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依次绕过滑轮组4和差动滑轮组;所述天线主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顶端的立柱6,所述立柱6上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周面均匀固定有多根横杆8,优选的,横杆8的数量为4个,也可以为6个或8个,每根所述横杆8的端部固定有天线9,所述套环7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所述立柱6的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内,所述立柱6的下端及最上级的升降杆3的顶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法兰片,两个法兰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安装在立杆1上的安装壳,安装壳内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卷绳盘,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在卷绳盘上,钢丝绳5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各级升降杆3顶端的滑轮组4和升降杆3下端的差动滑轮组直至绕回到安装壳内进行固定。如图3-4所示,所述立柱6位于最上级的升降杆3内一端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柱10,为了保证立柱6的稳定性,限位柱10的数量优选为2个,2个限位柱10对称的设置在立柱6的下端,最上级的升降杆3的内壁设置有滑道11,所述滑道11的下端为用于容纳限位柱10的容纳部;所述滑道11的上端延伸至最上级的升降杆3的顶端;所述滑道11为弧形结构或L型结构;所述滑道11下端的容纳部为水平设置;为了保证立柱6与最上级升降杆3的有效固定,法兰盘的通孔开设位置与滑道11的容纳部对应设置,使得限位柱10到达容纳部后,立柱6上的法兰通孔与最上级升降杆3上的法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以保证螺栓能够穿过两个法兰。在安装天线主体时,将立柱6下端的限位柱10沿着最上级的升降杆3上的滑道11滑动,直至限位柱10滑至滑道11下端的容纳部,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法兰进行固定连接;在将天线主体安装在升降杆3上之前,需要将天线9安装在立柱6的适当位置,由于套环7与立柱6光滑接触,因此套环7能够沿着立柱6上下移动和以立柱6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调整天线9的安装高度和天线9的水平角度;当升降杆3收缩至最短时,使用人员可直接手持立杆1进行携带,也可以在立杆1上安装把手,从而实用人员直接手持把手对雷达天线进行携带。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n包括升降杆体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杆体顶端的天线主体;/n所述升降杆体包括具有底座的立杆(1),所述立杆(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立杆(1)内设置有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3),立杆(1)的顶部及每级升降杆(3)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轮组(4),每级升降杆(3)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差动滑轮组,所述驱动装置(2)引出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依次绕过滑轮组(4)和差动滑轮组;/n所述天线主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顶端的立柱(6),所述立柱(6)上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周面固定有多根横杆(8),每根所述横杆(8)的端部固定有天线(9),所述套环(7)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所述立柱(6)的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便携式无源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升降杆体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升降杆体顶端的天线主体;
所述升降杆体包括具有底座的立杆(1),所述立杆(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立杆(1)内设置有能够多级伸缩的升降杆(3),立杆(1)的顶部及每级升降杆(3)的顶部均设置有滑轮组(4),每级升降杆(3)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差动滑轮组,所述驱动装置(2)引出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依次绕过滑轮组(4)和差动滑轮组;
所述天线主体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顶端的立柱(6),所述立柱(6)上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周面固定有多根横杆(8),每根所述横杆(8)的端部固定有天线(9),所述套环(7)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立柱(6)上,所述立柱(6)的下端插接在最上级的升降杆(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彬宋利源于荣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