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转TaM2K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2359596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病转TaM2K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保护一种来源于小麦的抗纹枯病的重要激酶,命名为TaM2K蛋白,为由序列表中序列1或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编码TaM2K蛋白的核酸分子也属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aM2K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抗病性高于目的植物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育抗病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在植物的遗传改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Breeding methods and related biomaterials of resistance to tam2k transgenic 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病转TaM2K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病转TaM2K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技术介绍
全球40%以上人口以小麦作为主粮作物,因此小麦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肥水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纹枯病已发展为我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土传病害,成为我国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小麦纹枯病,也称为小麦尖眼斑病(wheatsharpeyespot)。我国小麦纹枯病主要由腐生营养型病原真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引起的。纹枯病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30%,严重地块则使小麦减产50%以上。据全国农技推广站报道,2005-2019年我国小麦纹枯病每年发生面积约1.0-1.3亿亩,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以上。因此,选育和推广抗纹枯病小麦新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流行的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对于保障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和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易于利用的抗纹枯病的小麦种质资源,常规育种方法进行抗纹枯病的小麦育种的进展缓慢。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特别是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质,为如下(a1)或(a2)或(a3)或(a4):/n(a1)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n(a2)在(a1)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n(a3)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n(a4)将序列表的序列1或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纹枯病抗病性相关的蛋白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质,为如下(a1)或(a2)或(a3)或(a4):
(a1)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a2)在(a1)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a3)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a4)将序列表的序列1或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纹枯病抗病性相关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b1)或(b2)或(b3)或(b4)或(b5)或(b6)的DNA分子:
(b1)编码区如序列表的序列2中第39-1145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b2)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b3)编码区如序列表的序列4中第106-1260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b4)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DNA分子;
(b5)在严格条件下与(b1)或(b2)或(b3)或(b4)限定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b6)与(b1)或(b2)或(b3)或(b4)限定的DNA分子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艳王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