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58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沼泽考克氏菌、黑曲霉、米根霉菌、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将混合后的菌剂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得复合菌剂;在复合菌剂中加入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混合均匀,得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生物菌剂;将生物菌剂直接投入至固体废物中,进行好养发酵即可。本方法通过结合多种菌株的合理配伍,再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培养基,能够快速降解污泥中的有机质、纤维素、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同时能去除污泥中的氨氮、COD、重金属离子等,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A method of rapid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with biological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具体是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危机。为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人民健康,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污水治理,我国各个城市相继建成并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产量也会显著增长。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非均质体。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包括糖、蛋白质和脂肪等),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与处置,任意堆放,会成为新的污染源,重新释放出有机污染物及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给水体、大气以及土壤带来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植物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使污水处理效果大大降低。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其中堆肥技术是处理污泥最为重要的手段。堆肥处理是将污泥与处理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得微生物繁殖而降解有机质,并产生高温杀死病原菌等。但在污泥中仅有的微生物很难有效的分散污泥中的有机质、纤维素、氨氮、COD、重金属等物质。因此,在污泥处理中往往需要加入微生物菌剂来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当今固体废物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本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培养基,结合多种菌株的合理配伍,能够快速降解污泥中的有机质、纤维素、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同时能去除污泥中的氨氮、COD、重金属离子等,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且投入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5-10份、沼泽考克氏菌3-5份、黑曲霉1-3份、米根霉菌0.5-1.5份、白腐菌1-3份、黄孢原毛平革菌1-3份、嗜酸乳杆菌0.5-1.5份和酿酒酵母5-10份,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混合均匀;(2)将混合后的菌剂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3-10天,得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福寿螺20-40份、花生麸50-80份、酒糟20-40份、玉米粉80-120份、红糖5-10份、蛋白胨3-5份、葡萄糖5-10份、氨基酸1-3份、琼脂3-5份、硫酸铵1-3份和水500份;(3)在复合菌剂中加入纤维素酶10-20份、木质素过氧化物酶5-10份,混合均匀,得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生物菌剂;(4)将上述生物菌剂直接投入至固体废物中,搅拌均匀,进行好养发酵即可;所述固体废物包括污泥、木质纤维素类废物、餐厨垃圾或腐烂瓜果。优选地,所述菌剂与微生物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5-10。优选地,步骤(2)的培养条件为在温度为25-30℃、pH值为5.5-7下培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本方法通过结合多种菌株的合理配伍,再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培养基,能够提供微生物菌种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快速促进菌株的繁殖,能够快速降解污泥中的有机质、纤维素、大分子难降解物质,同时能去除污泥中的氨氮、COD、重金属离子等,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且投入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5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8份、沼泽考克氏菌4份、黑曲霉1.5份、米根霉菌1.2份、白腐菌2.5份、黄孢原毛平革菌2份、嗜酸乳杆菌1.2份和酿酒酵母10份,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混合均匀;(2)将混合后的菌剂按照20%的重量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pH值为6.5下培养8天,得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得:福寿螺25份、花生麸70份、酒糟35份、玉米粉100份、红糖8份、蛋白胨3份、葡萄糖8份、氨基酸1.5份、琼脂5份、硫酸铵2.5份和水500份;(3)在复合菌剂中加入纤维素酶20份、木质素过氧化物酶8份,混合均匀,得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生物菌剂;(4)将上述生物菌剂按照重量0.5%的量直接投入至污泥中,搅拌均匀,进行好养发酵即可。将本实施例应用于广东某污水厂排出的污泥进行处理,处理之前经过检测污泥中氨氮含量为358.21mg/L,悬浮物固体浓度为23428mg/L,CODcr浓度为181.24mg/L、铅离子含量为3.01mg/L,水体发黑恶臭。加入本实施例的生物菌剂,处理20天后经过检测,污泥中氨氮含量为8.24mg/L,悬浮物固体浓度12319mg/L,CODcr浓度为15.92mg/L、铅离子含量为0.53mg/L,水面清澈无臭味。实施例2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8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8份、沼泽考克氏菌5份、黑曲霉2份、米根霉菌0.8份、白腐菌1.5份、黄孢原毛平革菌2.5份、嗜酸乳杆菌1.0份和酿酒酵母8份,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混合均匀;(2)将混合后的菌剂按照15%的重量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pH值为5.5下培养10天,得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得:福寿螺35份、花生麸60份、酒糟30份、玉米粉90份、红糖7份、蛋白胨3.5份、葡萄糖6份、氨基酸2份、琼脂4份、硫酸铵1.5份和水500份;(3)在复合菌剂中加入纤维素酶15份、木质素过氧化物酶10份,混合均匀,得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生物菌剂;(4)将上述生物菌剂按照重量0.3%的量直接投入至污泥中,搅拌均匀,进行好养发酵即可。将本实施例应用于饭店下水道排出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处理之前经过检测污泥中氨氮含量为78.41mg/L,悬浮物固体浓度为312874mg/L,CODcr浓度为32.08mg/L水体发黑恶臭。加入本实施例的生物菌剂,处理10天后经过检测,污泥中氨氮含量为1.32mg/L,悬浮物固体浓度10597mg/L,CODcr浓度为2.61mg/L,臭味基本能去除。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5-10份、沼泽考克氏菌3-5份、黑曲霉1-3份、米根霉菌0.5-1.5份、白腐菌1-3份、黄孢原毛平革菌1-3份、嗜酸乳杆菌0.5-1.5份和酿酒酵母5-10份,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混合均匀;/n(2)将混合后的菌剂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3-10天,得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福寿螺20-40份、花生麸50-80份、酒糟20-40份、玉米粉80-120份、红糖5-10份、蛋白胨3-5份、葡萄糖5-10份、氨基酸1-3份、琼脂3-5份、硫酸铵1-3份和水500份;/n(3)在复合菌剂中加入纤维素酶10-20份、木质素过氧化物酶5-10份,混合均匀,得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生物菌剂;/n(4)将上述生物菌剂直接投入至固体废物中,搅拌均匀,进行好养发酵即可;所述固体废物包括污泥、木质纤维素类废物、餐厨垃圾或腐烂瓜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快速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菌剂:枯草芽孢杆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5-10份、沼泽考克氏菌3-5份、黑曲霉1-3份、米根霉菌0.5-1.5份、白腐菌1-3份、黄孢原毛平革菌1-3份、嗜酸乳杆菌0.5-1.5份和酿酒酵母5-10份,将各菌剂分别经过斜面活化,混合均匀;
(2)将混合后的菌剂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3-10天,得复合菌剂;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福寿螺20-40份、花生麸50-80份、酒糟20-40份、玉米粉80-120份、红糖5-10份、蛋白胨3-5份、葡萄糖5-10份、氨基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太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