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流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56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流采集器,该技术方案利用上下两组壳体分别承载上下两组半环磁芯,在上下两组壳体的外侧,利用塑料钩头相互挂接,起到远离方向的限位作用,同时,通过两组外凸板的贴合顶压,可起到对向的限位作用,从而实现上下两组壳体的稳定连接;由于上下两组半环磁芯分别位于上下两组壳体的末端,因此当两组壳体对接时,两组半环磁芯相应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利用两组塑料钩头上下插接即可完成环形磁芯的对接;当需要拆卸分离时,利用手部对向挤压两个下塑料钩头的外壁下部,依托于塑料材质的弹性,使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脱离,从而便捷的实现分离。

Portable current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流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电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流采集器。
技术介绍
电流采集器又称为电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电流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符合一定标准需要的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电流传感器依据测量原理不同,主要可分为:分流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罗柯夫斯基电流传感器等。霍尔电流传感器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模式,其中开环式霍尔电流传感器是将原边电流产生的磁通被高品质磁芯聚集在磁路中,霍尔元件固定在很小的气隙中,对磁通进行线性检测,霍尔器件输出的霍尔电压经过特殊电路处理后,副边输出与原边波形一致的跟随输出电压,此电压能够精确反映原边电流的变化。现有技术中开环式霍尔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已经较为成熟,但与线缆的契合结构非常多样。由于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采集器包绕在线缆外周,因此采集器的环形磁芯应当能够灵活的断开及闭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目前电流采集器的环形磁芯普遍设计为两个半环结构,二者铰接或丝接,这种模式尽管能实现环形磁芯的断开和闭合,但操作非常不便,必须依托于螺栓才能保证两个半环体连接稳定,而需要断开时,则需要将螺栓拧下,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流采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环形磁芯断开、闭合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环形磁芯断开、闭合操作方便的同时,不影响两个半环闭合连接的稳定性。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便携式电流采集器,包括底板,下壳体,第一肋板,第一连接板,下半环磁芯,第一外凸板,凸出部,下塑料钩头,上壳体,第二外凸板,第二肋板,上塑料钩头,第一凸片,第一凹槽,弧形外罩,第二连接板,上半环磁芯,第二凹槽,第二凸片,其中在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壳体,在底板与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肋板,下半环磁芯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下壳体的上端,在下壳体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凸板,在下壳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出部,下塑料钩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出部上;在上壳体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凸板,在第二外凸板与上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肋板,上塑料钩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凸板的下端,在上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凸片,在下壳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二外凸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外罩,上半环磁芯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下端,在上半环磁芯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在下半环磁芯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凸片;第一外凸板与第二外凸板相互贴合,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相互挂接,第一凸片与第一凹槽相互插接,第二凹槽与第二凸片相互插接。作为优选,还包括端面封板,接线柱,在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端面封板,下半环磁芯与上半环磁芯之间留有通孔,在所述端面封板上连接有接线柱。作为优选,在底板以及第一肋板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肋板有2个,二者分别位于下壳体的两侧。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外凸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与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底板用于承载装置的整体结构;下壳体通过第一连接板支撑下半环磁芯,下壳体和上壳体相接合;第一连接板用于将下半环磁芯固定在下壳体上端,第二连接板用于将上半环磁芯固定在上壳体下端,从而使下壳体、上壳体相接合时下半环磁芯与上半环磁芯同时接合;第一肋板用于加强底板与下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下半环磁芯与上半环磁芯相接合后,围成完整的环形磁芯结构,用于套接在导线外部,感应电流强度;第一外凸板用于同第二外凸板相互顶压,起到限位作用,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相互挂接,也起到限位作用,上述两组限位作用使得下壳体与上壳体稳定连接;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均呈钩头楔键形状,上下两组对向插接时起到挂接作用,当需要释放时,利用手部对向挤压两个下塑料钩头的外壁下部,依托于塑料材质的弹性,使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脱离,从而使挂接作用得以松开。凸出部用于设置下塑料钩头;上壳体用于通过第二连接板支撑上半环磁芯;第二外凸板一方面用于同第一外凸板顶压限位,另一方面用于设置上塑料钩头,再一方面用于承载弧形外罩;第二肋板用于加强第二外凸板与上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凸片与第一凹槽配合插接,第二凹槽与第二凸片配合插接,有助于增进下半环磁芯与上半环磁芯对接的稳定性;弧形外罩为装置的顶板部分。端面封板用于对装置的两端起到封闭作用,避免内部结构外露;接线柱用于接引线路。本技术的检测模式沿用常规的开环式霍尔电流传感器原理:当原边电流流过一根长线缆时,在线缆周围产生一磁场,这一磁场的大小与流过线缆的电流成正比,产生的磁场聚集在环形的磁芯内,通过位于环形磁芯的气隙中的霍尔元件进行测量并放大输出,其输出电压Vs精确的反应原边电流。一般的额定输出标定为4V。在以上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更为具体的线路连接关系可依据本领域的一般技术常识实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流采集器,该技术方案将环形磁芯分割为上下两组半环结构,并对二者的契合连接模式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具体来看,本技术利用上下两组壳体分别承载上下两组半环磁芯,在上下两组壳体的外侧,利用塑料钩头相互挂接,起到远离方向的限位作用,同时,通过两组外凸板的贴合顶压,可起到对向的限位作用,从而实现上下两组壳体的稳定连接;由于上下两组半环磁芯分别位于上下两组壳体的末端,因此当上下两组壳体对接时,上下两组半环磁芯相应接合;在此基础上,基于半环磁芯末端的凹槽与凸片的插接作用、以及壳体末端的凹槽与凸片的插接作用,可进一步增进连接的稳定性。当需要对接时,利用两组塑料钩头上下插接即可;当需要拆卸分离时,利用手部对向挤压两个下塑料钩头的外壁下部,依托于塑料材质的弹性,使下塑料钩头与上塑料钩头脱离,从而便捷的实现分离。本技术使电流采集器环形磁芯的拆装更加方便,且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从再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检测原理图;图中:1、底板2、下壳体3、第一肋板4、第一连接板5、下半环磁芯6、第一外凸板7、凸出部8、下塑料钩头9、上壳体10、第二外凸板11、第二肋板12、上塑料钩头13、第一凸片14、第一凹槽15、弧形外罩16、第二连接板17、上半环磁芯18、第二凹槽19、第二凸片20、端面封板21、接线柱22、磁芯23、线缆24、霍尔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电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下壳体(2),第一肋板(3),第一连接板(4),下半环磁芯(5),第一外凸板(6),凸出部(7),下塑料钩头(8),上壳体(9),第二外凸板(10),第二肋板(11),上塑料钩头(12),第一凸片(13),第一凹槽(14),弧形外罩(15),第二连接板(16),上半环磁芯(17),第二凹槽(18),第二凸片(19),其中在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壳体(2),在底板(1)与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肋板(3),下半环磁芯(5)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在下壳体(2)的上端,在下壳体(2)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凸板(6),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出部(7),下塑料钩头(8)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出部(7)上;在上壳体(9)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凸板(10),在第二外凸板(10)与上壳体(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肋板(11),上塑料钩头(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凸板(10)的下端,在上壳体(9)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凸片(13),在下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4),在第二外凸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外罩(15),上半环磁芯(17)通过第二连接板(16)固定连接在上壳体(9)的下端,在上半环磁芯(17)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8),在下半环磁芯(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凸片(19);第一外凸板(6)与第二外凸板(10)相互贴合,下塑料钩头(8)与上塑料钩头(12)相互挂接,第一凸片(13)与第一凹槽(14)相互插接,第二凹槽(18)与第二凸片(19)相互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电流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下壳体(2),第一肋板(3),第一连接板(4),下半环磁芯(5),第一外凸板(6),凸出部(7),下塑料钩头(8),上壳体(9),第二外凸板(10),第二肋板(11),上塑料钩头(12),第一凸片(13),第一凹槽(14),弧形外罩(15),第二连接板(16),上半环磁芯(17),第二凹槽(18),第二凸片(19),其中在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壳体(2),在底板(1)与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肋板(3),下半环磁芯(5)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在下壳体(2)的上端,在下壳体(2)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凸板(6),在下壳体(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出部(7),下塑料钩头(8)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出部(7)上;在上壳体(9)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凸板(10),在第二外凸板(10)与上壳体(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肋板(11),上塑料钩头(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凸板(10)的下端,在上壳体(9)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凸片(13),在下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4),在第二外凸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外罩(15),上半环磁芯(17)通过第二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锋刘明月靳朋伟张卓仵浩孙坚丁旭刘奇尤佳豪苏斌周孝权赵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爱尔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