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50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所述注塑材料成分设计合理,注塑成型的手机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原料选用环保,价格合适,经济效益好。

A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e injection material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mobile phone shell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对于注塑材料,公开号为CN1066750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埋式熔管的注塑材料及其注塑工艺,注塑材料包括40%~45%的尼龙、40%~45%的玻纤、8%~12%的增韧剂、2%~6%的抗静电母料和2%~6%的抗老化母料,该材料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将玻纤和尼龙导入双螺杆挤出机连续剪切混炼22~30小时,制得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然后再加入增韧剂、抗静电母料和抗老化母料,通过反应釜搅拌并加热60~120分钟,注塑工艺包括原材料干燥和注塑。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注塑材料,并不适用于手机壳注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注塑材料成分设计合理,注塑成型的手机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原料选用环保,价格合适,经济效益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热稳定剂为有机锡类热稳定剂。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磷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比将所述聚碳酸酯、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腈、多硫酸钠、玻璃纤维、硼酸锌以及次氯酸钙放入搅拌釜内,以2000~30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将热稳定剂、阻燃剂、增塑剂以及偶联剂加入搅拌釜,以3000~4000转/分的转速搅拌10~15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得到所述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成分设计合理,注塑成型的手机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原料选用环保,价格合适,经济效益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进一步地,所述热稳定剂为有机锡类热稳定剂。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或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磷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配比将所述聚碳酸酯、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腈、多硫酸钠、玻璃纤维、硼酸锌以及次氯酸钙放入搅拌釜内,以2000~3000转/分的转速搅拌5~10分钟,将热稳定剂、阻燃剂、增塑剂以及偶联剂加入搅拌釜,以3000~4000转/分的转速搅拌10~15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得到所述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成分设计合理,注塑成型的手机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原料选用环保,价格合适,经济效益好。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份,偶联剂: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注塑成型用阻燃复合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聚碳酸酯:20~30份,聚氯乙烯树脂:25~35份,聚丙烯腈:15~25份,多硫酸钠:10~15份,玻璃纤维:10~15份,硼酸锌:10~15份,次氯酸钙:5~10份,热稳定剂:1~5份,阻燃剂:1~5份,增塑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圣典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