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50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PC基材51%~66%、聚醚酰亚胺10%~15%、相容剂4%~6%、增韧剂1%~2%、短切玻璃纤维3~7%、长玻璃纤维13~17%、抗氧剂0.3%~0.5%、润滑剂0.3%~0.5%、阻燃剂0.4%~0.8%、抗滴落剂0.2%~0.4%;扩散油0.01~0.03%。本项目研发的一种耐高性PC改性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原有物理、化学性能的同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很受终端客户的欢迎。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einforced PC compo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一种高分子聚合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分子量分布很广大,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具有冲击强度高、抗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透明、介电性能好等,被广泛应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材料具备既尺寸稳定性好,高强度,又耐高温性能高,目前耐高温增强尼龙是比较理想的材料之一,但比重大,成本高,所以使用受到了限制。目前,为了进一步拓展聚碳酸酯的使用领域,解决PC材料耐高温的问题以成为众多企业的研究方向,PC耐高温通常通过改性的方法,来解决PC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满足耐高温的需求,常用的方法是在PC材料中添加耐高温助剂来解决,虽然效果很理想,但开发成本很高,在企业选材过程中不是太受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PC基材51%~66%、聚醚酰亚胺10%~15%、相容剂4%~6%、增韧剂1%~2%、短切玻璃纤维3~7%、长玻璃纤维13~17%、抗氧剂0.3%~0.5%、润滑剂0.3%~0.5%、阻燃剂0.4%~0.8%、抗滴落剂0.2%~0.4%;扩散油0.01~0.03%;>步骤二,将PC基材、聚醚酰亚胺加入混料机中,然后加入扩散油,启动混料机将搅拌转速升至50r/min,搅拌5-8min,至扩散油在PC基材中充分混合均匀;步骤三,再将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阻燃剂、抗氧剂和抗滴落剂投入步骤二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步骤四,将短切玻璃纤维投入步骤三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0-30s,使其在均匀分散,即可得到混合基料;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工温度控制在200~275℃之间,挤出造粒,机筒温度分为十个温度区,具体的各区温度控制为:一区:280-300℃;二区:280-300℃;三区270-290℃;四区:260-280℃;五区:245-265℃;六区:230-265℃;七区:200-220℃;八区:200-225℃;九区:210-230℃;机头:235-250℃,挤出压力为6.0-10.0Mpa,随后抽丝、过水冷却、风干、切粒,即得PC复合材料。优选地,所述PC基材为中高粘度PC基材,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流动速度为10~20g/10min。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全丙烯酸酯共聚MBS类树脂,所述增韧剂为通过高压聚合工艺而得的乙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缩水酯,无规三元共聚物。优选地,所述短切玻璃纤维为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切原丝,直径为10-13μm、长度为1.0-4.5mm、短切率大于98%、PH值为8-10;所述长玻璃纤维为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直捻长纤维,纤维直径为13μm,线密度为2000。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物。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物为1076和168抗氧剂的复配物。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PETS,EBF,EBG中的一种;抗滴落剂为分子量400万到500万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类抗滴落剂;所述阻燃剂为磺酸盐类阻燃剂或有机硅类阻燃剂;优选地,所述抗滴落剂为日本大金PTFE;所述阻燃剂为KSS-FR,3MDyneon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双螺杆挤出机第五区加入长玻璃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项目研发的一种耐高性PC改性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原有物理、化学性能的同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很受终端客户的欢迎。(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PC的增强改性,短切玻璃纤维和长玻璃纤维的复配使用,从而使两种不同长径比的玻璃纤维有效的复合在材料中,形成网络交叉分布结构,提高材料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在高温170℃时,仍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满足聚碳酸酯高温状态下的应用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韧剂是一种通过高压聚合工艺而得的乙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缩水酯,无规三元共聚物,由于丙烯酸含量高,使其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抗冲和保持较高的热稳定性,润滑剂采用一种醇酸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挥发性,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脱膜性,原料之间相互协配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PC基材51%、聚醚酰亚胺10%、相容剂4%、增韧剂1%、短切玻璃纤维3%、长玻璃纤维13%、抗氧剂0.3%、润滑剂0.3%、阻燃剂0.4%、抗滴落剂0.2%;扩散油0.01%;步骤二,将PC基材、聚醚酰亚胺加入混料机中,然后加入扩散油,启动混料机将搅拌转速升至50r/min,搅拌5min,至扩散油在PC基材中充分混合均匀;步骤三,再将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阻燃剂、抗氧剂和抗滴落剂投入步骤二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10min;步骤四,将短切玻璃纤维投入步骤三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0s,使其在均匀分散,即可得到混合基料;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工温度控制在200℃之间,挤出造粒,机筒温度分为十个温度区,具体的各区温度控制为:一区:280℃;二区:280℃;三区270℃;四区:260℃;五区:245℃;六区:230℃;七区:200℃;八区:200℃;九区:210℃;机头:235℃,挤出压力为6.0Mpa,随后抽丝、过水冷却、风干、切粒,即得PC复合材料。本实施例的PC基材为中高粘度PC基材,熔融指数为10g/10min,流动速度为10g/10min。本实施例的相容剂为全丙烯酸酯共聚MBS类树脂,所述增韧剂为通过高压聚合工艺而得的乙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缩水酯,无规三元共聚物。本实施例的短切玻璃纤维为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切原丝,直径为10μm、长度为1.0mm、短切率大于98%、PH值为8;所述长玻璃纤维为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直捻长纤维,纤维直径为13μm,线密度为2000。本实施例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物。本实施例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复配物为1076和168抗氧剂的复配物。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PC基材51%~66%、聚醚酰亚胺10%~15%、相容剂4%~6%、增韧剂1%~2%、短切玻璃纤维3~7%、长玻璃纤维13~17%、抗氧剂0.3%~0.5%、润滑剂0.3%~0.5%、阻燃剂0.4%~0.8%、抗滴落剂0.2%~0.4%;扩散油0.01~0.03%;/n步骤二,将PC基材、聚醚酰亚胺加入混料机中,然后加入扩散油,启动混料机将搅拌转速升至50r/min,搅拌5-8min,至扩散油在PC基材中充分混合均匀;/n步骤三,再将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阻燃剂、抗氧剂和抗滴落剂投入步骤二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n步骤四,将短切玻璃纤维投入步骤三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0-30s,使其在均匀分散,即可得到混合基料;/n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工温度控制在200~275℃之间,挤出造粒,机筒温度分为十个温度区,具体的各区温度控制为:一区:280-300℃;二区:280-300℃;三区270-290℃;四区:260-280℃;五区:245-265℃;六区:230-265℃;七区:200-220℃;八区:200-225℃;九区:210-230℃;机头:235-250℃,挤出压力为6.0-10.0Mpa,随后抽丝、过水冷却、风干、切粒,即得PC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原料:PC基材51%~66%、聚醚酰亚胺10%~15%、相容剂4%~6%、增韧剂1%~2%、短切玻璃纤维3~7%、长玻璃纤维13~17%、抗氧剂0.3%~0.5%、润滑剂0.3%~0.5%、阻燃剂0.4%~0.8%、抗滴落剂0.2%~0.4%;扩散油0.01~0.03%;
步骤二,将PC基材、聚醚酰亚胺加入混料机中,然后加入扩散油,启动混料机将搅拌转速升至50r/min,搅拌5-8min,至扩散油在PC基材中充分混合均匀;
步骤三,再将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阻燃剂、抗氧剂和抗滴落剂投入步骤二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
步骤四,将短切玻璃纤维投入步骤三混料机中,继续以50r/min的转速搅拌20-30s,使其在均匀分散,即可得到混合基料;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工温度控制在200~275℃之间,挤出造粒,机筒温度分为十个温度区,具体的各区温度控制为:一区:280-300℃;二区:280-300℃;三区270-290℃;四区:260-280℃;五区:245-265℃;六区:230-265℃;七区:200-220℃;八区:200-225℃;九区:210-230℃;机头:235-250℃,挤出压力为6.0-10.0Mpa,随后抽丝、过水冷却、风干、切粒,即得PC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增强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基材为中高粘度PC基材,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流动速度为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李晓飞方建孟李绪海戈永红王仕江吴国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