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增白剂及表面施胶剂
,特别涉及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基于我国木材原料短缺的问题,高得率浆因其纤维损伤小,得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造纸行业欢迎,然而其存在成纸强度差,易发生返黄等问题限制了其扩大应用。而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作为造纸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荧光增白剂,具有增白效果好、荧光量子产率高的优点。而传统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存在光致顺反异构现象严重、与纸张结合力差等缺点,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有研究工作者通过在荧光增白剂上引入紫外光吸收剂来减少荧光增白剂对紫外光的吸收,从而阻止其发生顺反异构,但这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其光致顺反异构的缺点。也有人采用大分子改性此类荧光增白剂,使得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都得到了改善,但荧光增白剂流失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淀粉接枝技术制备一种淀粉接枝共聚荧光乳液,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通过淀粉接枝共聚技术将荧光单体与其他功能单体进行多元接枝共聚,该接枝共聚乳液中的荧光单体结构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其特征在于,通过淀粉接枝共聚技术将荧光单体与其他功能单体进行多元接枝共聚,该接枝共聚乳液中的荧光单体结构为:
2.一种淀粉接枝荧光共聚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聚氯氰置于三口烧瓶内,在0~5℃(冰浴)下,加入三聚氯氰质量10倍的丙酮溶解,将DSD酸用其质量20倍的1%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缓慢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调节pH值为5~6,反应时间为1.5~2.5h;然后升温至35~40℃,滴加二乙醇胺,并控制pH为6~7,反应2~3h;再升温至90~95℃,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控制pH值为7~8,同时装上蒸馏装置蒸出丙酮,继续反应4~6h,反应完成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除去未反应的原料,经干燥后得到双键化的小分子荧光单体。
步骤2:取木薯淀粉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置于带搅拌的三口烧瓶内,于65~85℃下糊化20~40min,配制成10%的淀粉糊液,降温并保温在55~65℃,通入N2氛围下依次加入过硫酸铵和总单体,然后将亚硫酸氢钠30min滴加完并继续反应2~3h,并调节pH为6~7,再调整固含量在25%~30%,得到一种淀粉接枝共聚荧光乳液。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华,倪美乐,张万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