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23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主要基于酰胺反应原理,通过化学接枝方法将4‑(4‑溴苯基)吡啶‑1‑溴化铵引入到胶原分子中,制备获得了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胶原蛋白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重复性高,原料来源安全无毒且可生物降解;制得的胶原蛋白薄膜保留了天然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有望用于生物成像等前沿领域,实现其多功能化和高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大分子基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胶原蛋白作为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结构蛋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结缔组织、骨骼、内脏细胞间质、肌腔、韧带和巩膜等部位,约占蛋白质总量的25%~30%,是一种自然界中重要而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得益于其独特的三股螺旋构象特征、高度的生物安全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以及来源天然和储量丰富等特点,胶原蛋白被认为是构建生物大分子基膜材料的理想基体,目前在医药、食品和日化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然而,纯胶原蛋白膜存在着热/化学稳定性低、机械性能以及耐酶解能力差等缺陷和不足,极大限制了其在相关领域中进一步的实际应用。目前,主要采用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等改性方式来改善胶原蛋白膜的上述瓶颈问题。一方面,物理交联改性的优点是可避免外源性有毒化学物质引入胶原蛋白基体,而缺点在于其交联度低,难以获得均匀一致的交联网络;另一方面,戊二醛、碳二亚胺等化学交联改性虽然赋予胶原分子之间较高的交联度,但会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并引入一定的细胞毒性。因此,探求高效、安全的胶原蛋白改性体系以调控胶原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并赋予其功能特性,逐渐发展成为改善胶原蛋白膜应用性能以及进一步拓展其在相关领域中应用范围的有效策略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化学接枝方法将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引入到胶原分子中,制备获得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胶原蛋白薄膜,可将其用于生物成像等领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向溶有4-(4-溴苯基)吡啶的乙腈溶液中加入3-溴丙-1-胺氢溴酸盐,之后在70℃条件下回流2 h,将所得沉淀物冷却至室温,过滤,采用乙腈洗涤,干燥,即得4-(4-溴苯基)吡啶-1-溴化铵;

5、(2)将冻干胶原充分溶解至pbs溶液中,得到浓度为10 mg/ml胶原蛋白溶液,接着将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钠盐加入到上述胶原醋酸溶液中,用0.1 mol/l hcl调节ph值至4.0~4.5,在室温下搅拌30min,之后将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加入其中,继续搅拌24 h后得到成膜液,随后将成膜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自然干燥,即得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

6、所述的4-(4-溴苯基)吡啶与3-溴丙-1-胺氢溴酸盐的摩尔比为1:(0.01~0.1)。

7、所述的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与n-羟基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钠盐和冻干胶原的摩尔比为1:1:(6~6.5)。

8、所述的胶原与4-(4-溴苯基)吡啶-1-溴化铵的干重比为1:(0.01~0.1)。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0、1.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将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分子引入到胶原分子中,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可重复性高。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可以确保制备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安全无毒,并且可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

11、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胶原蛋白薄膜,能够保持天然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维持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有助于保持薄膜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相比之下,某些传统方法可能对胶原结构造成破坏,导致性能下降。

12、3.由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胶原蛋白薄膜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标记和追踪生物分子和细胞,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使得它们在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改性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改性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的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重原子吡啶类衍生物接枝改性胶原蛋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佳博盛理钱鑫吴晓毅张远杨昊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