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621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生物基敷料主要通过生物基分子中的羟基、氨基分别与负载多酚化合物的纳米杂化体中的表面活泼羟基形成氢键、与羟甲基之间形成共价键。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负载多酚化合物的纳米杂化体可显著提高敷料的抗菌性能且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特点,可作为一种多功能敷料应用于感染性伤口、烧烫伤、机械伤、糖尿病足等多类型创面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基材料制备,涉及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增强的生物基抗菌、促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对于慢性创伤,如糖尿病足、腔洞及窦道伤口、溃疡等,其长期难以愈合的特性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病痛,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这些创伤往往伴随着持续的炎症反应、感染风险增加以及组织再生受限等问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并开发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成为了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

2、水凝胶敷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伤口护理材料,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这种敷料具有高含水量和良好的吸水性,能够有效地向干燥或结痂的伤口提供必要的湿润环境。同时,它还可以吸收伤口周围多余的渗出液,帮助维持创面的清洁,并减少感染的风险。这种湿润的愈合环境有利于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生长,从而加速了伤口的愈合过程。

3、特别是在处理腔洞及窦道伤口、溃疡和轻度烧伤等复杂伤口时,水凝胶敷料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适用性。它能够有效地填充伤口的空腔,为伤口提供均匀的支撑和保护,同时促进新组织的生长和重建。

4、然而,传统水凝胶敷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中,组织粘附能力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水凝胶与伤口周围组织的粘附力较弱,敷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或被患者意外移除,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不便。此外,传统水凝胶敷料的抗菌性能也相对较弱。在面对具有较高感染风险的慢性伤口时,其抗菌能力的不足可能导致伤口感染的加剧,从而延长愈合时间并增加治疗成本。

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传统水凝胶敷料制备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增强的生物基抗菌、促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促进多酚化合物在纳米片中均匀分散和包覆以及纳米复合材料与生物基分子的稳定结合,显著提高敷料的促愈性能和抗菌性能,且制得的生物基敷料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的特点,能够拓展纳米复合的生物基敷料的应用范围。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首先,将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10 mg/ml纳米分散液,接着将1 ~10 mg/ml多酚化合物溶液缓慢加入上述分散液中,磁力搅拌2 h,得到负载多酚化合物的纳米杂化体分散液;之后,将生物基材料溶解到pbs缓冲液(ph值为7.4)中,得到10 mg/ml预聚体溶液,进而加入纳米杂化体分散液和100~300 mg/ml有机交联剂溶液,继续反应2 h后,采用1mol/l hcl溶液调节上述混合液的ph值;最后,将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经透析、冷冻干燥,制得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生物基敷料。

5、所述生物基材料是胶原蛋白、血清蛋白、壳聚糖或脱氧核糖中的任意一种。

6、所述多酚化合物是单宁酸、儿茶酚、姜黄素或多巴胺中的任意一种。

7、所述纳米杂化体是以mxene纳米片、锂藻土纳米片、磷酸锆纳米片或水滑石纳米片中的任意一种为构筑基元。

8、所述有机交联剂为京尼平、戊二醛或四羟甲基硫酸磷中的任意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的纳米杂化体、有机交联剂与生物基材料的分子中侧链氨基的摩尔比分别为(1~5):(1~5):1。

9、采用hcl溶液调节所述混合液ph值至4.0~5.0。

10、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

11、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针对传统水凝胶敷料在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增强的生物基抗菌、促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这一方法不仅简化了制备流程,使其更加易于操作,还大大拓宽了潜在的应用范围。

14、(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泛;

15、通过精心设计的制备步骤,本专利技术成功地将多酚化合物均匀分散并包覆在纳米片中,形成了稳定的纳米复合材料。这一过程无需复杂的设备或苛刻的反应条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因此有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凝胶敷料制备中,满足不同伤口治疗的需求。

16、(2)本专利技术所得多酚化合物在纳米片中均匀分散和包覆得到稳定的纳米复合材料,而且纳米复合材料能与生物基材料稳定结合;

17、利用纳米技术的优势,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多酚化合物在纳米片中的均匀分散和包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还能与生物基材料实现稳定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不仅增强了敷料的机械性能,还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等表征手段,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元素分布和结合状态,进一步证实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18、(3)本专利技术所得纳米复合生物基抗菌、促愈敷料具有低细胞毒性等特点,表现出显著的和抗菌性能和促愈性能,应用价值高;

19、在细胞毒性测试中,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物基抗菌、促愈敷料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说明其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的影响较小。这一特点使得该敷料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安全可靠。同时,通过抗菌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等体内外研究手段,进一步证实了该敷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促愈性能。这些优异性能使得该敷料在处理慢性伤口等具有挑战性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更高的应用价值。

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成功地将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引入生物基水凝胶敷料中,显著提高了敷料的抗菌性能和促愈性能。同时,该敷料还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慢性伤口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策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材料是胶原蛋白、血清蛋白、壳聚糖或脱氧核糖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化合物是单宁酸、儿茶酚、姜黄素或多巴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杂化体是以MXene纳米片、锂藻土纳米片、磷酸锆纳米片或水滑石纳米片中的任意一种为构筑基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交联剂为京尼平、戊二醛或四羟甲基硫酸磷中的任意一种,负载多酚化合物的纳米杂化体、有机交联剂与生物基材料的分子中侧链氨基的摩尔比分别为(1~5):(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HCl溶液调节所述混合液pH值至4.0~5.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材料是胶原蛋白、血清蛋白、壳聚糖或脱氧核糖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化合物是单宁酸、儿茶酚、姜黄素或多巴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多酚化合物纳米杂化体的抗菌生物基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杂化体是以mxene纳米片、锂藻土纳米片、磷酸锆纳米片或水滑石纳米片中的任意一种为构筑基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佳博曾逸轩张宇轩李桂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