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包括显示器和支撑架,所述显示器的背部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显示器包括限位座一、滑块、限位座二、限位杆、连接块、内接螺纹手轮、外接螺纹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的正侧外壁均与滑块的背部连接,所述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的内侧与限位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接螺纹杆相对的面连接,所述外接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手轮的内侧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背部内侧与限位杆的末端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显示屏在安装支架的时候,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不易拆卸维修,十分不便的问题。
A display mounting bracket for easy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电脑显示屏是除了CPU、主板、内存、电源、键盘、鼠标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电脑部件,但是,一般的安装支架仅仅将显示屏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安装时,一只手需要将显示屏拿住,另一只手拧螺钉,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不易拆卸维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达到显示屏在安装支架的时候,操作便捷,结构简单,显示屏与支架牢固性得到保障,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维修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包括显示器和支撑架,所述显示器的背部与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显示器包括限位座一、滑块、限位座二、限位杆、连接块、内接螺纹手轮、外接螺纹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的正侧外壁均与滑块的背部连接,所述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的内侧与限位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接螺纹杆相对的面连接,所述外接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手轮的内侧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背部内侧与限位杆的末端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座、球块、支撑板、U型架、连接座和卡块,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内侧与球块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内侧与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U型架的底部连接,所述U型架的顶部与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卡块相对的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相对的面均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侧与卡块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一、限位座二和连接座背部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与限位块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内侧设置有球槽,球槽的内侧与球块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显示器的背部内侧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侧与滑块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一与限位座二对称设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限位座一、滑块、限位座二、限位杆、连接块、内接螺纹手轮、外接螺纹杆、限位块、支撑座、球块、支撑板、U型架、卡接座和卡块的设置,在需要将支架安装在显示屏上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卡接座未设置限位槽的一侧与显示屏背部接触,再通过手动拉动两侧的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其朝着相对的方向运动,并最终使卡块插入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设置的凹槽内,再通过手动将限位块放置到限位座一、限位座二和卡接座设置的限位槽内,通过内接螺纹手轮手轮转入外接螺纹杆,最终两侧的螺纹手轮相对的面与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的两侧接触,使放置在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无法因晃动导致脱离,从而达到显示屏在安装支架的时候,操作便捷,结构简单,显示屏与支架牢固性得到保障。(2)、本技术通过限位座一、滑块、限位座二、限位杆、连接块、内接螺纹手轮、外接螺纹杆、限位块、支撑座、球块、支撑板、U型架、卡接座和卡块的设置,在显示屏出现损坏的时候,需要对显示屏进行维修,从而达到方便支架与显示屏之间拆卸,只需,工作人员手动将内接螺纹手轮转离外接螺纹杆,再通过手动拉动限位块,使其离开限位槽内,最终只需,手动拉动限位座一和限位座二,使其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便可使卡块脱离凹槽,从而使支架从显示屏背部拆卸下来,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座一、卡接座、限位座二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显示器、2支撑架、101滑槽、102限位座一、103滑块、104限位座二、105限位杆、106连接块、107内接螺纹手轮、108外接螺纹杆、109限位块、201支撑座、202球块、203支撑板、204U型架、205卡接座、206卡块、3球槽、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包括显示器1和支撑架2,显示器1的背部与支撑架2的顶部活动连接,显示器1包括限位座一102、滑块103、限位座二104、限位杆105、连接块106、内接螺纹手轮107、外接螺纹杆108和限位块109,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正侧外壁均与滑块103的背部连接,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内侧与限位块109的外表面卡接,限位块10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接螺纹杆108相对的面连接,外接螺纹杆108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手轮107的内侧螺纹连接,限位块109的背部内侧与限位杆105的末端连接,限位杆105的顶部与连接块106的内侧连接。支撑架2包括支撑座201、球块202、支撑板203、U型架204、卡接座205和卡块206,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球块202的外表面卡接,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支撑板203的底部连接,支撑板203的顶部与U型架204的底部连接,U型架204的顶部与卡接座205的底部连接,卡接座20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卡块206相对的面连接,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相对的面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侧与卡块206的外表面卡接,限位座一102、限位座二104和卡接座205背部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槽4的内侧与限位块109的外表面卡接,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开设有球槽3,球槽3的内侧与球块202的外表面卡接,显示器1的背部内侧开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内侧与滑块10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限位座一102与限位座二104对称设置。在使用时,在需要将支架安装在显示屏上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卡接座205未设置限位槽4的一侧与显示屏背部接触,再通过手动拉动两侧的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通过滑块103在滑槽101内滑动,使其朝着相对的方向运动,并最终使卡块206插入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设置的凹槽内,再通过手动将限位块109放置到限位座一102、限位座二104和卡接座205设置的限位槽4内,通过内接螺纹手轮107手轮转入外接螺纹杆108,最终两侧的螺纹手轮107相对的面与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两侧接触,使放置在限位槽4内的限位块109无法因晃动导致脱离,在显示屏出现损坏的时候,需要对显示屏进行维修,从而达到方便支架与显示屏之间拆卸,只需,工作人员手动将内接螺纹手轮107转离外接螺纹杆108,再通过手动拉动限位块109,使其离开限位槽4内,最终只需,手动拉动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使其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便可使卡块206脱离凹槽,从而使支架从显示屏背部拆卸下来。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限位座一102、滑块103、限位座二104、限位杆105、连接块106、内接螺纹手轮107、外接螺纹杆108、限位块109、支撑座201、球块202、支撑板203、U型架204、卡接座205和卡块206的设置,在需要将支架安装在显示屏上时,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卡接座205未设置限位槽4的一侧与显示屏背部接触,再通过手动拉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包括显示器(1)和支撑架(2),所述显示器(1)的背部与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包括限位座一(102)、滑块(103)、限位座二(104)、限位杆(105)、连接块(106)、内接螺纹手轮(107)、外接螺纹杆(108)和限位块(109),所述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正侧外壁均与滑块(103)的背部连接,所述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内侧与限位块(109)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限位块(10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接螺纹杆(108)相对的面连接,所述外接螺纹杆(108)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手轮(107)的内侧连接,所述限位块(109)的背部内侧与限位杆(105)的末端连接,所述限位杆(105)的顶部与连接块(106)的内侧连接;/n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座(201)、球块(202)、支撑板(203)、U型架(204)、连接座(205)和卡块(206),所述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球块(202)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支撑板(203)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203)的顶部与U型架(204)的底部连接,所述U型架(204)的顶部与连接座(205)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座(205)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卡块(206)相对的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显示屏安装支架,包括显示器(1)和支撑架(2),所述显示器(1)的背部与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包括限位座一(102)、滑块(103)、限位座二(104)、限位杆(105)、连接块(106)、内接螺纹手轮(107)、外接螺纹杆(108)和限位块(109),所述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正侧外壁均与滑块(103)的背部连接,所述限位座一(102)和限位座二(104)的内侧与限位块(109)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限位块(10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接螺纹杆(108)相对的面连接,所述外接螺纹杆(108)的外表面与内接螺纹手轮(107)的内侧连接,所述限位块(109)的背部内侧与限位杆(105)的末端连接,所述限位杆(105)的顶部与连接块(106)的内侧连接;
所述支撑架(2)包括支撑座(201)、球块(202)、支撑板(203)、U型架(204)、连接座(205)和卡块(206),所述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球块(202)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支撑座(201)的顶部内侧与支撑板(203)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板(203)的顶部与U型架(204)的底部连接,所述U型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珊,
申请(专利权)人: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