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椅具备前支架、后支架与座,前支架具有靠背与前腿,后支架可以突出或缩入地保持有以枢轴安装在前支架上的滑动杆,在下端具有后腿,座是以枢轴支承在前后支架上。前支架具备:将上端附近以枢轴安装在上述座上的前腿侧管构件,与该前腿侧管构件不成整体的靠背侧管构件,使上述前腿侧管构件与靠背侧管构件的轴心大致一致地将它们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通过将滑动轴的上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连接构件上,能使后腿的轴线在折叠方向上与前腿的轴线大致重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折叠堆置的折叠椅。以往,对于这种折叠椅来说,人们所知的例如是由前腿、后腿与座构成;前腿是以金属管材大致成形为U字形,在其上端侧装设有靠背;后腿同样是以金属管材大致成形为U字形;座是以轴支承在上述前腿与后腿上;并且这种折叠椅是作成,通过使前腿与后腿接近,使座转动竖立在靠背侧,能将前腿、后腿与座大致折叠成平面状。对于这样的折叠椅来说,例如在折叠时,为使前腿与后腿在座的侧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通过连杆配件将前腿与后腿的外侧面连结起来。但是,这样的连杆配件是在两端具有枢轴安装部的板状结构,由于枢轴安装部的间隙与自然变形等,在厚度方向上容易倾斜。因此,利用这样的连杆配件来限制后腿与前腿的相对的左右动作是困难的。所以在使后腿的上端与前腿的后面接触而使用的状态下,当大的负荷作用时,存在的问题是,后腿向侧方错移,容易造成连杆配件的塑性变形与破损。另外,还有的结构是,在后腿的上端部设置可以滑动的滑动杆,将该滑动杆的上端通过轴安装在前腿的外侧面上。但是,这样的结构,由于滑动杆的上端是连结在前腿的外侧面上,后腿位于前腿的外侧方。因此,座是支承在离开其后腿侧面的位置上,支承强度降低。另外,这样的椅子,由于后腿比前腿还要突出于外侧方,在将多数椅子于左右方向紧紧靠近而使用的情况下,左右方向的排列宽度加宽,空间的利用效率降低。为了改进这样的缺点,还有一种结构是将连结用的连接件焊接在前腿的后面,将滑动杆的上端以枢轴安装在该连接件上。使用该连接件的滑动杆方式的结构,由于是将连接件安装在前腿的后面,能设计成,在折叠时前腿与后腿在前后方向上重叠。但是,对于这样构成的椅子来说,必须将连接件焊接在前腿上,不得不进行与管坯的切断或弯曲等一连串的生产线不同性质的作业。因此,生产线变得复杂,即使实现自动化,也难以削减工时,所以难以降低制造成本。再者,以往的结构,是利用连续的管构件整体地构成前腿与靠背的背支杆部分,因此需要大规模的管成形设备。而且,这种椅子的前腿形状与靠背形状各自有多种,需要有与它们的组合相对应的种类的设备。并且,其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即使只是前腿或只是靠背的规格变更时,也需要对全部对应的管成形设备加以变更,在设备变换作业上需要时间与劳力。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不易由于负荷而造成破损,并且能防止左右宽度不适当地加大,能提高在使用状态下的排列密度,而且,在规格变更与增加新规格等时也能容易对应。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的结构。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椅是具备前支架、后支架与座的折叠椅;上述前支架在上端侧具有靠背同时在下端侧具有前腿;上述后支架在上端部可以突出缩入地保持有以枢轴安装在前支架上的滑动杆,在下端侧具有后腿;座的后缘附近的侧面是以枢轴支承在上述后支架上,同时座的由后支架所决定的支承位置的前侧是以枢轴支承在前支架上;上述折叠椅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前支架作成具备前腿侧管构件、靠背侧管构件与连接构件的结构形式;上述前腿侧管构件的上端附近部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座上;上述靠背侧管构件与上述前腿侧管构件不是整体的;上述连接构件是用于使上述前腿侧管构件与靠背侧管构件的轴心大致一致地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构件;该折叠椅是作成,通过将上述滑动杆的上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连接构件上,能使上述后腿的轴线在折叠方向上与上述前腿的轴线大致重叠。作为连接构件的最好的形态,可举出具备主体、插入部与枢轴安装部而形成整体的构件;上述主体具有与上述前腿侧管构件和靠背侧管构件大致相同的外径;上述插入部突出设置于上述主体的两端,并且能分别嵌装在上述前腿侧管构件与靠背侧管构件的内周内;上述枢轴安装部是从上述主体的背面向后方突出地设置,并且与上述滑动杆的上端是以枢轴进行连结。连接构件可以是铝的压铸制品,也可以是合成树脂的制品。如果是这样构成的椅子,可取得如下的作用效果。就是说,由于在前支架上设置连接构件,将后支架的滑动杆的上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连接构件上,能防止后腿相对于前支架向侧方错移。因此,容易设计成不因负荷而破损。而且,将后支架以枢轴安装在构成前支架的一部的连接构件上,使后腿的轴线在折叠方向上与前腿的轴线大致重叠,因此,后支架可通过扁平的安装配件可以转动地安装在座的后缘附近的侧面,在折叠时与前支架一起在座的侧面附近进行转动。这样,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来看,由于后支架与座之间的距离缩短,能提高座的安装强度。而且,从这样的构成来看,由于后支架不会比前支架还要突出到外侧方,能防止椅子的左右宽度不适当地加大。因此,在将多数的椅子于左右方向邻接使用的情况下,能实现密度高的排列,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另外,由于不是使用连续的管构件整体地构成前腿靠背的背支杆部分,不需要大规模的管成形设备,可以在具备用于分别成形前腿与靠背的比较小型的成形机与输送机等的小型设备上进行制造。而且,通过将分别成形的多种前腿与多种靠背进行组合,可制作各种规格的前支架,在只是对前腿进行形状变更与只是对靠背进行构造变更等情况下能容易地进行处置。再者,如果将连接构件作成具备上述的主体、插入部与枢轴安装部的形态时,通过将其插入部分别压入固定于前腿侧管构件与靠背侧管构件内,或是插入后用铆钉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即能完成前支架。并且,该连接构件的枢轴安装部是刚性设置在所完成的前支架上。因此,勿需在制造的途中增加焊接工序,即能制成前支架。从而与在压力加工和弯曲加工的途中插入不同性质的焊接工序的情形相比,能取得制造设备的简化。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从背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折叠堆置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主要部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上述主要部的作用说明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图7是将上述实施例的主要部放大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与图5相当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另一实施例的与图5相当的剖视图。实施例参看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椅100的一例的由背面观察到的立体图,表示使用时的形态。另外,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椅子100折叠堆置的状态的立体图,表示收藏时的形态。图3是表示使用状态的侧面图,前支架1的上下端部与后支架2的下端部的图示从略。图4是表示折叠状态的侧面图,同样前支架1的上下端部与后支架2的下端部的图示从略。如图1与图3所示,折叠椅100具备前支架1、后支架2与座3,上述前支架1具有前腿11与靠背12,上述后支架2具有后腿21与滑动杆22,如图2与图4所示,该折叠椅100是作成,在使前支架1、后支架2与座3处于重叠状态时,能大致折叠成平面状。前支架1具备构成前腿11的前腿侧管构件13,与该前腿侧管构件13不成整体的靠背侧管构件14,使这两个管构件13、14的轴心大致一致地将它们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15。前腿侧管构件13是以圆钢管制成,为了在其下端侧形成与地面接触的基杆11a大致是弯曲加工成U字形。靠背侧管构件14是以圆钢管制成,在上端部保持着靠背12。连接构件15例如是铝压铸制品,如图5与图7所示,具备主体15a、插入部15b与枢轴安装部15c,三者成为整体。主体15a具有与前腿侧管构件13和靠背侧管构件14大致相同的外径;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椅,是具备前支架、后支架与座的折叠椅;上述前支架在上端侧具有靠背同时在下端侧具有前腿;上述后支架在上端部可以突出或缩入地保持有以枢轴安装在前支架上的滑动杆,在下端侧具有后腿;座的后缘附近的侧面是以枢轴支承在上述后支架上,同时座的由后支架所决定的支承位置的前侧是以枢轴支承在前支架上, 上述折叠椅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前支架作成具备前腿侧管件、靠背侧管件与连接构件的结构形式;上述前腿侧管件的上端附近部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座上;上述靠背侧管构件与上述前腿侧管构件与靠背侧管构件的轴心大致一致地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构件;通过将上述滑动杆的上端以枢轴安装在上述连接构件上,能使上述后腿的轴线在折叠方向上与上述前腿的轴线大致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清志菅野隆夫长井演志伊东作二
申请(专利权)人:考库洋株式会社塔库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