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57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主杆,主杆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两组支撑杆底端铰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左支架,与左支架铰接的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底端均铰接有固定脚,左支架与右支架底端靠近固定脚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左支架与右支架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内套接有内杆,内杆另一固定连接有内支架,内支架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内支架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孔配合,内支架顶端外架壁固定连接有链条,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轴承转动可以收缩和放送链条从而可以调节内支架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铺设管线。

A pipe support for municipa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本技术涉及市政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
技术介绍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管线架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管线架设就要用到管线支架。目前市场上的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使用过于单一,管线支架使用不够彻底。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938195U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解决了管线支架在使用时,搬运方向单一,搬运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支架、与上支架枢接的下支架,上支架、下支架上均设有供螺钉固定至上支架、下支架的基座,基座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还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外环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过盈配合,基准上还设有与滚珠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的轮架,轮架上设有滚轮。但是上述方案中,管线支架只能进行对管线的运输,当管道需要铺设时,需要通过人工将管线取出,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管线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具有方便铺设管线,减小管线铺设时的破损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两组所述支撑杆底端铰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左支架,与左支架铰接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底端均铰接有固定脚,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底端靠近固定脚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套接有内杆,所述内杆另一固定连接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内支架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孔配合,所述内支架顶端外架壁固定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主杆靠近固定支架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轴,所述直轴外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套环与固定杆套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外调节左支架与右支架,将固定脚转入固定槽内可以将左支架与右支架固定在水泥等紧实的地面,如过需要固定在泥土等松散的地面,将固定脚转出固定槽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柱插入不同位置的固定孔,可以调节内支架的大小,从而方便固定不同大小的管线,将内杆拔出连接杆,内支架与固定支架分离,通过顺时针转动轴承,轴承松放链条,使内支架平稳缓慢的带动线管向下移动,不必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搬运,提高管线铺设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外侧均铰接有轮轴,所述轮轴一侧开设有杆槽,所述杆槽内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轮轴可以改变固定支架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保护管线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破损,转动调节杆从而可以改变固定块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外壁靠近轮轴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块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块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凹槽内从而可以调节轮轴的倾斜角度,同时对轮轴起到固定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轮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表面设置有防滑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轮可以方便移动固定支架,防滑条可以移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底部靠近固定脚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开设有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通孔内插入固定螺栓可以固定左支架与右支架。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架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层可以提高管线与内支架内壁的摩擦力,防止管线打滑滑出内支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种A区放大图;图3为图1种B区放大图;图4为图1种C区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杆;2、支撑杆;3、固定支架;4、左支架;5、右支架;6、固定脚;7、固定槽;8、连接杆;9、内杆;10、内支架;1001、防滑层;11、限位板;1101、固定孔;12、固定柱;13、链条;1301、套环;14、直轴;15、轴承;16、固定杆;17、轮轴;1701、杆槽;18、调节杆;1801、固定块;19、凹槽;20、移动轮;2001、防滑条;21、固定片;210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主杆1,主杆1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每两组支撑杆2底端铰接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包括左支架4,与左支架4铰接的右支架5,如此设置左支架4与右支架5可以向外打开,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均铰接有固定脚6,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靠近固定脚6一侧开设有固定槽7,将固定脚6转入固定槽7内,左支架4与右支架5呈平面从而可以固定在水泥等紧实的地面,如需要固定在泥土等松散的地面,将固定脚6转出固定槽7进行固定,固定脚6呈三角形方便插入泥土,左支架4与右支架5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内套接有内杆9,内杆9另一固定连接有内支架10,通过从连接杆8内拔出内杆9,实现内支架10与固定支架3分离,内支架10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001,防滑层1001可以提高管线与内支架10内壁的摩擦力,防止管线打滑滑出内支架10,内支架10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01,内支架10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与固定孔1101配合,通过固定柱12插入不同固定孔1101从而可以调节内支架10的直径大小,实现可以固定不同直径的管线,内支架10顶端外架壁固定连接有链条13,链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301,主杆1靠近固定支架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轴14,直轴14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轴承1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套环1301与固定杆16套接,通过顺时针转动轴承15,轴承15松放链条13,使内支架10平稳缓慢的带动线管向下移动,不必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搬运,提高管线铺设效率。左支架4与右支架5外侧均铰接有轮轴17,轮轴17一侧开设有杆槽1701,杆槽1701内铰接有调节杆18,调节杆1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01,通过转动轮轴17可以改变固定支架3与地面的间隔距离,保护管线在运输过程不会破损,转动调节杆18从而可以改变固定块1801的位置。左支架4与右支架5外壁靠近轮轴17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19,凹槽19与固定块1801配合,通过固定块1801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凹槽19内从而可以调节轮轴17的倾斜角度,同时对轮轴17起到固定作用。轮轴17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0,移动轮20表面设置有防滑条2001,通过移动轮20可以方便移动固定支架3,防滑条2001可以移动轮20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左支架4与右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每两组所述支撑杆(2)底端铰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左支架(4),与左支架(4)铰接的右支架(5),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均铰接有固定脚(6),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靠近固定脚(6)一侧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内套接有内杆(9),所述内杆(9)另一固定连接有内支架(10),所述内支架(10)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01),所述内支架(10)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与固定孔(1101)配合,所述内支架(10)顶端外架壁固定连接有链条(13),所述链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301),所述主杆(1)靠近固定支架(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轴(14),所述直轴(14)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套环(1301)与固定杆(16)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管线支架,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两端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每两组所述支撑杆(2)底端铰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左支架(4),与左支架(4)铰接的右支架(5),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均铰接有固定脚(6),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底端靠近固定脚(6)一侧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左支架(4)与右支架(5)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内套接有内杆(9),所述内杆(9)另一固定连接有内支架(10),所述内支架(10)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01),所述内支架(10)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与固定孔(1101)配合,所述内支架(10)顶端外架壁固定连接有链条(13),所述链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301),所述主杆(1)靠近固定支架(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直轴(14),所述直轴(14)外表面套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套环(1301)与固定杆(16)套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蒋秀利刘金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宇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