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91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基料层;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3)生坯经抛坯、烘干、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后续高温烧成后喷墨打印图案在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区域形成不同的发色效果,从而使得该陶瓷砖的砖面图案效果变化多样,线条纹理清晰,凸显了仿天然大理石立体质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其生坯表面无需布施面釉即可直接喷墨印花,使得印花图案在超白料层发色自然无偏差,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eramic brick with three-dimensional te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陶瓷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
技术介绍
近些年,由于喷墨打印技术的迅速普及,有釉砖凭借丰富的图案花色,细腻的纹理而逐渐取代了抛光砖占据了市场的主流,从最开始的全抛釉,到后面的瓷抛砖,下陷釉,糖果釉等等,这些产品的出现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有釉砖差异化的效果,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有些陶瓷生产厂家通过采取一些特定的工艺来实现陶瓷砖表面的立体效果,使得陶瓷砖看起来更像天然大理石,比如在陶瓷砖表面使用助渗剂,让花色渗透到陶瓷砖里面而实现立体效果,但是由于助渗剂的扩散,会使得图案的分辨率降低,影响陶瓷砖的装饰效果,还有采用具有凹凸效果的的模具压制一些表面具有凹凸纹理的陶瓷砖来实现立体效果,这种方法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复杂,因为每做一批砖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凹凸模具,这样一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二来频繁更换模芯也费时费力,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是将透明釉做成干粒,然后通过胶水加干粒的方式来实现陶瓷砖表面的立体纹理,这种工艺形成的凹凸效果是在陶瓷砖表面,不耐磨,时间长容易产生磨损,另外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防污问题。此外,中国专利CN106863572A公开了一种仿天然石材微晶玻璃砖的制备工艺,该专利技术先布外裹有浆料层的块状料,后使用面料进行将块状料之间的间隙进行填补,避免底料经间隙跑到面料层去,避免后续烧成后底料影响面层的发色,后期抛坯施透明熔块烧成后,可获得具有较大粒径的装饰颗粒的微晶玻璃砖,且其大颗粒的边界清晰,装饰效果丰富。但该工艺形成的陶瓷砖产品仅由颗粒形成团状装饰效果,不能形成天然石材的线条纹理,装饰效果不自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所制备得到的陶瓷砖能具有天然石材的线条纹理,装饰效果自然。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透明料制备成粒径为1~3mm的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基料层;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经翻转机翻转,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3)生坯经抛坯、烘干、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成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透明颗粒料为现有陶瓷砖用的透明料,其在高温烧成后为通透玻璃状;所述的超白料为现有陶瓷砖用的超白料,其烧成后白度可达65度以上;所述普通陶瓷砖料为现有的陶瓷砖坯料,其高温烧成后既不通透且白度低于25度;所述的透明釉为现有陶瓷砖透明釉的公知组分,即以粘土、长石、砂等为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装饰需要和性能要求添加色料或添加剂,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一是可使混合料能够更好地镶嵌在生坯里面,二是避免混合料中的透明颗粒料移动而被超白料覆盖,影响成品立体质感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合料层上直接喷墨印花,使得混合料层中的透明颗粒料在高温烧成过程中能获得不同颜色的透明发色效果,最终形成具有多彩透明的颗粒装饰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喷墨印花图案的立体质感。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透明颗粒料占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5~20%。具体地,由于透明颗粒料熔融温度较低,所以在高温烧成过程中可呈现出透明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定透明颗粒料的粒径范围和重量百分比,有效避免了其在高温形成较大的熔体范围,导致砖面变形的缺陷。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混合料层的厚度为3~5mm,所述基料层的厚度为8~10mm。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无需布施面釉,因而对陶瓷砖生坯的白度要求高,合理的混合料层和基料层厚度限定,有利于获得生产成本低而白度显著的生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所述抛坯的深度控制在0.1~0.3mm范围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对抛坯深度的限定,可将覆盖在生坯里面的透明颗粒料显露出来,使透明颗粒料的最大截面呈现在砖坯表面,同时去除生坯表面的凹坑,使生坯表面平整,以使得无需布施面釉可直接喷墨印花。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所述烘干采用微波干燥或窑炉反面干燥方式。具体地,由于透明颗粒料和超白料的成分不一样,其保水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生坯烘干时需要采取特殊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烘干方式的限定,防止透明颗粒料因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陶瓷砖表面分层甚至干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所述的喷墨印花的图案是根据对该陶瓷砖的装饰效果需求而设置的,所选取的印花图案应露白较多,以防止印花图案过多地遮住陶瓷砖表面的透明颗粒料,这样即可通过透明颗粒料与印花图案的错位效应以及后续布施的透明釉相辅相成形成立体质感显著的装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作为陶瓷砖坯体面料,结合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和喷墨印花工艺,使后续高温烧成后喷墨打印图案在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区域形成不同的发色效果,从而使得该陶瓷砖的砖面图案效果变化多样,线条纹理清晰,凸显了仿天然大理石立体质感。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其生坯表面无需布施面釉即可直接喷墨印花,使得印花图案在超白料层发色自然无偏差,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
的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实施例1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透明料制备成粒径为1mm的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透明颗粒料占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得混合料,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厚度为3mm的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厚度为10mm的基料层;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经翻转机翻转,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3)生坯经抛坯,抛坯的深度为0.1mm,再经微波干燥或窑炉反面干燥、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实施例1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成品。实施例2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透明料制备成粒径为3mm的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透明颗粒料占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5%,得混合料,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厚度为5mm的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厚度为8mm的基料层;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经翻转机翻转,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3)生坯经抛坯,抛坯的深度为0.3mm,再经微波干燥或窑炉反面干燥、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实施例2具有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n1)将透明料制备成粒径为1~3mm的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基料层;/n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经翻转机翻转,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n3)生坯经抛坯、烘干、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透明料制备成粒径为1~3mm的透明颗粒料,与超白料混合均匀,得混合料,后布于压机模芯底部形成混合料层,再用普通陶瓷砖料覆盖至填满压机模芯形成基料层;
2)采用反打布料压制成型工艺,经翻转机翻转,获得混合料在上普通陶瓷砖料在下的生坯;
3)生坯经抛坯、烘干、喷墨印花、布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成,得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立体质感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颗粒料占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善军蒙臻明王妹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