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77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包括至少4个柱箍件、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以及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所述柱箍件为三角形钢架,该三角形钢架与混凝土柱模板接触的第一直边设有复数个方形孔;该三角形钢架的第二直边上设有复数个长孔;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的第一螺杆一端设有模板配合部,该模板配合部与柱模板的T形槽相匹配;在柱模板预制拼装时,将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贯穿方形孔与柱模板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上,相邻两面柱模板上的柱箍件再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贯穿方形孔和长孔进行连接紧固,形成一个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工效高,连接可靠。

A new type of concrete column formwor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中,用于混凝土结构柱模板的加固,多数采用钢管或型钢与对拉螺栓组合成柱箍进行加固,这种钢管或型钢与螺杆组合的柱箍加固的施工方法是在柱模板安装后,再用钢管或型钢与对拉螺栓组合对柱模板进行加固,柱模板加固时需多人配合共同完成,用工量大、且柱箍承载力低,施工操作不方便。且在柱模板安装后,再用钢管或型钢与对拉螺栓组合对柱模板进行加固,这种加固的方式不够牢固,混凝土会渗透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工效高,连接可靠;混凝土再浇筑到模板后,不会出现渗透现象。本技术的问题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包括至少4个柱箍件、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以及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所述柱箍件为三角形钢架,该三角形钢架与所述混凝土柱模板接触的第一直边设有复数个方形孔;该三角形钢架的第二直边上设有复数个长孔;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的第一螺杆一端设有模板配合部,该模板配合部与柱模板的T形槽相匹配;在柱模板预制拼装时,将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贯穿所述方形孔与柱模板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上,相邻两面柱模板上的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贯穿方形孔和长孔进行连接紧固,形成一个紧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方形孔与柱模板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上,通过第一螺母进行固定。<br>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杆置于相邻两柱箍件的一柱箍件的方形孔上,第二螺母置于相邻两柱箍件的另一柱箍件的长孔上,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相配合将相邻两柱箍件进行连接紧固。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提高混凝土结构柱模板施工质量。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柱模板施工质量与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柱箍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螺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在施工时的拼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包括至少4个柱箍件1、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2以及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3;所述柱箍件1为三角形钢架,该三角形钢架与所述混凝土柱模板4接触的第一直边11设有复数个方形孔12;该三角形钢架的第二直边13上设有复数个长孔14;所述第一螺栓组件2的第一螺杆21一端设有模板配合部211,该模板配合部211与柱模板的T形槽41相匹配;在柱模板4预制拼装时,将柱箍件1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2贯穿所述方形孔12与柱模板4的T形槽41连接紧固在柱模板4上,相邻两面柱模板4上的柱箍件1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3贯穿方形孔12和长孔14进行连接紧固,形成一个紧固结构。这样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柱模板施工质量与安全可靠。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组件2包括第一螺杆21和第一螺母22,所述第一螺杆21贯穿所述方形孔12与柱模板4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4上,通过第一螺母22进行固定。这样通过第一螺杆21和第一螺母22的结合,拆装比较方便。所述第二螺栓组件3包括第二螺杆31和第二螺母32,所述第二螺杆31置于相邻两柱箍件1的一柱箍件1的方形孔12上,第二螺母32置于相邻两柱箍件1的另一柱箍件1的长孔14上,第二螺杆31和第二螺母32相配合将相邻两柱箍件1进行连接紧固。施工中,使用的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板和栏杆,平台板铺设在最上一道柱箍件上;栏杆是用于支撑最上一道柱箍件。本技术按如下方式进行施工:步骤1、根据施工结构图纸进行混凝土柱模板配板设计、绘制混凝土柱模板配板图,确定混凝土柱模板配板尺寸、混凝土柱模板的柱箍件位置,并对混凝土柱模板配板进行编号;步骤2、根据混凝土柱模板配板图和编号,预先将柱箍件1通过第一螺栓组件2贯穿所述方形孔12与柱模板的T形槽41进行连接固定在柱模板4上;步骤3、在施工地定位放线,弹出(该弹出的方式,可以用传统的带墨水绳子弹出)柱面实体线和检查控制线,沿实体线内侧每边植φ6×150mm的定位筋;步骤4、沿定位筋进行柱底找平;步骤5、将柱模板4整体吊起移到柱位(要柱的模板位置)上方慢慢对位放下就位;步骤6、检查柱模板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四面各用可调工具式斜撑(未图示)撑牢固定,相邻两面柱模板4上的柱箍件1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3贯穿方形孔12和长孔14进行连接紧固,从而完成施工。步骤7、拆模时先将相邻柱箍件的第一螺栓组件2和第二螺栓组件3卸除;分片后将柱模板吊离。该步骤7进一步包括:拆模时先将相邻柱箍件1连接螺栓组件卸除,再用塔吊吊住其中一片柱模板,拆除该片柱模板的可调工具式斜撑后,将该片模板吊离,依次所述方式再吊离其它三片模板。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提高混凝土结构柱模板施工质量。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柱模板施工质量与安全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4个柱箍件、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以及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所述柱箍件为三角形钢架,该三角形钢架与所述混凝土柱模板接触的第一直边设有复数个方形孔;该三角形钢架的第二直边上设有复数个长孔;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的第一螺杆一端设有模板配合部,该模板配合部与柱模板的T形槽相匹配;在柱模板预制拼装时,将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贯穿所述方形孔与柱模板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上,相邻两面柱模板上的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贯穿方形孔和长孔进行连接紧固,形成一个紧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4个柱箍件、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以及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所述柱箍件为三角形钢架,该三角形钢架与所述混凝土柱模板接触的第一直边设有复数个方形孔;该三角形钢架的第二直边上设有复数个长孔;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的第一螺杆一端设有模板配合部,该模板配合部与柱模板的T形槽相匹配;在柱模板预制拼装时,将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组件贯穿所述方形孔与柱模板的T形槽连接紧固在柱模板上,相邻两面柱模板上的柱箍件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组件贯穿方形孔和长孔进行连接紧固,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忠曹汝忠陈志峰吴水熙郑莲琼吴培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博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工程学院福建优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