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超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71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涉及地基隔震技术领域,包括钢板底座、润滑套块和螺孔底板,所述钢板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套块,所述润滑套块的顶部套接有承重滚珠,所述承重滚珠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孔底板,所述螺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震底座。该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通过润滑套块的顶部套接有承重滚珠,能够适应地震造成的频率晃动,从而有效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多样性,通过矩形卡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塞挡板,对隔震底座起到安全防护的使用效果,降低隔震底座的腐蚀老化情况,通过保护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隔震块,使其外界对该装置造成的施重压力得到缓冲支撑,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固支撑性。

An isola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基隔震
,具体为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又称地动或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而随着建筑学对现代建筑的需求认知,通过建筑物在建筑时,在建筑地基隔震设备进行安装,使建筑物地基起到稳固隔震的效果。而现有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在地基安装中的使用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传统地基建设隔震装置的使用功能都过于单一,且相关装置对配件组成的使用缺少外部防护效果,以及隔震配件稳固作用欠佳,缺少对地震预防的支撑稳固性,使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晃动影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包括钢板底座和隔震底座,所述钢板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套块,所述润滑套块的顶部套接有承重滚珠,所述承重滚珠的外表面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包括钢板底座(1)和隔震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套块(2),所述润滑套块(2)的顶部套接有承重滚珠(3),所述承重滚珠(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孔底板(4),所述螺孔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震底座(5),所述隔震底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板(6),所述保护层板(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卡轴(7),所述矩形卡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塞挡板(8),所述闭塞挡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穿孔环(9),所述穿孔环(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控杆(10),所述卡控杆(10)的外表面卡接有固位螺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包括钢板底座(1)和隔震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套块(2),所述润滑套块(2)的顶部套接有承重滚珠(3),所述承重滚珠(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螺孔底板(4),所述螺孔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震底座(5),所述隔震底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板(6),所述保护层板(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矩形卡轴(7),所述矩形卡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闭塞挡板(8),所述闭塞挡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穿孔环(9),所述穿孔环(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控杆(10),所述卡控杆(10)的外表面卡接有固位螺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套块(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润滑套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互连支板(12),所述润滑套块(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润滑套块(2)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钢板底座(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地基建设隔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洋
申请(专利权)人:孙超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