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竹制建材
,具体为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竹建筑结构已经从传统的竹木搭接、缠绕、榫卯咬合等方式发展到竹结构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膜结构、砖石结构相互结合的一种混合式结构类型,甚至可以将竹材进行粉碎胶合,对其物理特性进行改良和加强,成为新型的竹集成材,可以按照现代建筑结构的计算方式进行数据计算。竹材参与到现代建筑结构体系当中,可以使原本只能搭建小建筑的竹材应用到大空间建筑、多层甚至高层建筑中,大大扩展了竹结构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范围。现有的竹制建材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强度低,稳定性不够好,在外部环境变化时容易损坏,且不方便维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竹制建材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强度低,稳定性不够好,在外部环境变化时容易损坏,且不方便维护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弦杆和下弦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弦杆(1)和下弦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的上方设置有顶架(8),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横杆(4),所述立柱(5)的底部设置有基石(7);/n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杆(11),所述斜杆(11)的两端开口处均插接有斜填心木(12),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的两端开口处均插接有横填心木(3);/n所述立柱(5)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原竹(51),所述原竹(51)的截面呈矩阵式排列,所述原竹(51)之间设置有第一夹片(52),横向和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竹建筑连接节点,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弦杆(1)和下弦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的上方设置有顶架(8),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横杆(4),所述立柱(5)的底部设置有基石(7);
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杆(11),所述斜杆(11)的两端开口处均插接有斜填心木(12),所述上弦杆(1)和下弦杆(2)的两端开口处均插接有横填心木(3);
所述立柱(5)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原竹(51),所述原竹(51)的截面呈矩阵式排列,所述原竹(51)之间设置有第一夹片(52),横向和竖向的所述原竹(51)之间通过立柱螺栓(53)固定连接,斜向的所述原竹(51)之间通过立柱竹销钉(54)固定连接,所述原竹(51)内靠近横填心木(3)处设置有竖填心木(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建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填心木(12)通过弦杆竹销钉(32)与斜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忠,史登峰,朱赢,黄胜江,罗勋,谭光华,王联,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