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66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抗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包括竖直预埋于地下室底板层与垫层内的金属圆筒,金属圆筒两端相通,且金属圆筒的顶部通至地下室底板层的顶面,金属圆筒的底部通至垫层的底面,所述金属圆筒内设有转轴,转轴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转轴上同轴固定有螺旋刀片,螺旋刀片与金属圆筒的内壁配合,金属圆筒的底部密封地盖有塑料盖。在紧急状态下,旋转转轴使螺旋刀片钻破塑料盖伸入原土层中,原土层内的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空心的转轴排出,从而达到释放地下水水压的效果,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

Water stop structure of basement anti floating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抗浮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室抗浮设计主要是靠地下室顶板上覆土,以及桩基设置抗拨桩或抗拨锚杆。也有预先在地下室内设计泄压排水孔引出地下水,从而防止地下室上浮。但泄压排水孔的数量有限,一般是布置在靠近地下室外壁的周边位置,而地下室上浮受破坏最大处是地下室中间区域位置,故抗浮泄压效果不太理想。且采用预先施工泄压排水孔的结构,成本投入较大,后期如果没有紧急状况,还需要对泄压结构进行填补施工,拖慢建筑施工进度。为此,有待设计一种在紧急状态下可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的技术方案。授权公告号为CN20589412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包括应急时贯穿地下室底板层和垫层的泄压孔,以及插入泄压孔内用于引水的引水管,原土层内的地下水通过引水管排出,从而达到抗浮效果。由于地下室底板层和垫层一般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以泄压孔开孔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引水管与泄压孔的配合处需要做密封,因此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所以紧急状态下无法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其具有在紧急状态下快速释放地下水,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包括竖直预埋于地下室底板层与垫层内的金属圆筒,金属圆筒两端相通,且金属圆筒的顶部通至地下室底板层的顶面,金属圆筒的底部通至垫层的底面,所述金属圆筒内设有转轴,转轴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转轴上同轴固定有螺旋刀片,螺旋刀片与金属圆筒的内壁配合,金属圆筒的底部密封地盖有塑料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急状态下,旋转转轴,使螺旋刀片钻破塑料盖伸入原土层中,原土层内的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空心的转轴排出,从而达到释放地下水水压的效果,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面顶部设有平面,转轴的中轴线与平面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手钻等带有六角沉槽接头的工具与转轴快速连接,从而快速驱动转轴和螺旋刀片旋转。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筒内设有圆环,圆环通过连杆与金属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插于圆环内,且转轴外壁与圆环内壁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使转轴在金属圆筒的中轴线上旋转,防止转轴在原土层上钻孔时钻歪。优选的,所述转轴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结构,过滤箱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与转轴连接,出水孔用于连接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箱过滤空心转轴的出水,过滤后的出水不易堵水管,且用于消防或植物浇灌时不易堵水枪。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细沙层和海绵层,细沙层位于进水孔与海绵层之间,海绵层位于出水孔与细沙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沙层用于过滤地下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海绵层用于拦截细沙层(防止细沙层被地下水冲走)和过滤地下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杂质。优选的,转轴顶部设有内螺纹,过滤箱的进水孔上设有外螺纹接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过滤箱与转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方便了安装和更换过滤箱。优选的,所述金属圆筒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该止水结构时,封盖可防止异物落入金属圆筒内影响功能,也可使地下室的地面平坦无坑洼。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面同轴固定有压板,压板的边缘与金属圆筒的内壁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旋转下降到位后,将压板边缘与金属圆筒内壁无缝焊接,可防止地下水从螺旋刀片与金属圆筒的配合间隙漏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紧急状态下,旋转转轴使螺旋刀片钻破塑料盖伸入原土层中,原土层内的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空心的转轴排出,从而达到释放地下水水压的效果,快速实现地下室抗浮;2.转轴旋转下降到位后,将压板边缘与金属圆筒内壁无缝焊接,可防止地下水从螺旋刀片与金属圆筒的配合间隙漏出。附图说明图1是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半剖图;图2是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半剖图。图中,1、地下室底板层;2、垫层;3、原土层;4、金属圆筒;5、转轴;5a、平面;6、螺旋刀片;7、塑料盖;8、圆环;9、过滤箱;9a、进水孔;9b、出水孔;10、外螺纹接管;11、封盖;12、压板;13、连杆;14、海绵层;15、细沙层;16、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的金属圆筒4,金属圆筒4内插有与其同轴的转轴5,转轴5侧面同轴固定有螺旋刀片6,螺旋刀片6的边缘与金属圆筒4的内壁配合。金属圆筒4的底部用强力胶粘接的方式密封地盖有塑料盖7,金属圆筒4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封盖11。如图1所示,转轴5的侧面顶部设有与六角螺帽排布相同的六个平面5a,且转轴5的中轴线与平面5a平行,可方便使用手钻等带有六角沉槽接头的工具与转轴5快速连接,从而快速驱动转轴5和螺旋刀片6旋转,而螺旋刀片6旋转时能够钻破塑料盖7。如图1所示,地下室的地面从上至下依次为地下室底板层1、垫层2、原土层3,其中地下室底板层1和垫层2为不同配比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地下水存在于原土层3中。上述金属圆筒4预埋于地下室底板层1和垫层2内,并且金属圆筒4的顶部通至地下室底板层1的顶面,金属圆筒4的底部通至垫层2的底面。如图2所示,旋转转轴5钻破塑料盖7时,转轴5插入含地下水的原土层3中。转轴5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地下水通过转轴5排出。转轴5顶部螺接有过滤箱9(过滤箱9的进水孔9a上设有外螺纹接管10,转轴5顶部设有内螺纹),过滤箱9的出水孔9b上螺接有水管16。地下水通过过滤箱9的过滤后由水管16排出,另作其它用途。过滤箱9内于进水孔9a与出水孔9b之间设有细沙层15和海绵层14,其中细沙层15位于进水孔9a与海绵层14之间,海绵层14位于出水孔9b与细沙层15之间。细沙层15用于过滤地下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海绵层14用于拦截细沙层15(防止细沙层15被地下水冲走)和过滤地下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杂质。如图2所示,转轴5的侧面同轴固定有圆形的压板12,压板12的边缘与金属圆筒4的内壁配合,转轴5旋转下降到位(地下水出水流量稳定)后,将压板12边缘与金属圆筒4内壁无缝焊接,可防止地下水从螺旋刀片6与金属圆筒4的配合间隙漏出。如图2所示,金属圆筒4内还通过连杆13固定有圆环8,连杆13固定于金属圆筒4的内壁上。圆环8与转轴5同轴,且转轴5与圆环8内壁配合地插于圆环8内。圆环8使转轴5在金属圆筒4的中轴线上旋转,防止转轴5在原土层3上钻孔时钻歪。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紧急状态下,旋转转轴5,使螺旋刀片6钻破塑料盖7伸入原土层3中,原土层3内的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空心的转轴5排出,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包括竖直预埋于地下室底板层(1)与垫层(2)内的金属圆筒(4),金属圆筒(4)两端相通,且金属圆筒(4)的顶部通至地下室底板层(1)的顶面,金属圆筒(4)的底部通至垫层(2)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筒(4)内设有转轴(5),转轴(5)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转轴(5)上同轴固定有螺旋刀片(6),螺旋刀片(6)与金属圆筒(4)的内壁配合,金属圆筒(4)的底部密封地盖有塑料盖(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包括竖直预埋于地下室底板层(1)与垫层(2)内的金属圆筒(4),金属圆筒(4)两端相通,且金属圆筒(4)的顶部通至地下室底板层(1)的顶面,金属圆筒(4)的底部通至垫层(2)的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筒(4)内设有转轴(5),转轴(5)内部中空且两端相通,转轴(5)上同轴固定有螺旋刀片(6),螺旋刀片(6)与金属圆筒(4)的内壁配合,金属圆筒(4)的底部密封地盖有塑料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侧面顶部设有平面(5a),转轴(5)的中轴线与平面(5a)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筒(4)内设有圆环(8),圆环(8)通过连杆(13)与金属圆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5)插于圆环(8)内,且转轴(5)外壁与圆环(8)内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巧其杨向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