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980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6
本申请涉及三轴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它包括设置在三轴仪底座上且呈封闭形状的阻水围挡,三轴仪测试台的竖向投影位于阻水围挡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阻水围挡的一侧敞开,设置为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位于三轴仪底座的一侧边沿上,在阻水围挡中设置有底垫板,所述底垫板上开有供测试台穿过的避让口,所述底垫板的上表面呈斜坡设置,该斜坡的高度沿着远离阻水围挡开口的方向逐渐增高。本申请通过阻水围挡和底垫板共同配合,使得渗水能够通过水流出口离开三轴仪,以此降低了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以此降低了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以此降低了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三轴仪,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轴试验是测试土体抗剪强度的常用方法,因其能够控制排水条件、可量测土样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土样剪切破坏时的破裂面的最软弱处,所以试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0003]在进行三轴试验时,三轴仪是必不可少的仪器,相关联技术中,三轴仪的结构中包括底座和压力室,压力室包括测试台和压力室罩,测试台连接在底座上,压力罩室密封连接在测试台上。在进行测试时,工作人员将待测试的土样放置在测试台上,然后将压力室罩密封连接在测试台上。
[0004]目前市面上压力罩室与测试台的闭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螺母连接,二是旋转测试台上的卡盘进行连接。相比与传统的螺母连接,通过旋转测试台上的卡盘,无需借助工具,便可实现压力室罩与底座的闭合,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但通过旋转卡盘的闭合方式,在试验装样、拆样过程中,发生压力室试验用水渗漏的概率相对较大,水的渗漏量也相对加大,流淌至底座上后,会渗入三轴仪主机内,导致三轴仪电源故障,严重影响试验进程,导致试验效率降低甚至试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包括设置在三轴仪底座上且呈封闭形状的阻水围挡,三轴仪测试台的竖向投影位于阻水围挡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阻水围挡的一侧敞开,设置为水流出口,所述水流出口位于三轴仪底座的一侧边沿上,在阻水围挡中设置有底垫板,所述底垫板上开有供测试台穿过的避让口,所述底垫板的上表面呈斜坡设置,该斜坡的高度沿着远离阻水围挡开口的方向逐渐增高。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水从测试台上流出时,受到阻水围挡的限制,渗水只能在阻水围挡的区域内流动。同时,底垫板的斜坡面具有引导作用,能够将渗水引流至水流出口处,使得渗水通过水流出口离开三轴仪,以此降低了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在三轴仪底座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收纳来自于水流出口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开有出水孔,所述集水槽的底面连接有与出水孔相通的引水软管,所述出水孔内塞有密封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能够对来自于水流出口的渗水进行收集,以此降低了渗水随意流动,导致周边仪器故障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在三轴仪的测试台外绕设有一圈防渗圈,所述防渗圈贴合于三轴仪测试台和底垫板的交界面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圈能够对测试台和底垫板的交界处进行密封,以此降低了渗水通过底垫板与测试台之间的缝隙流入三轴仪内的可能性,进一步达到了保护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塞紧在出水孔内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由橡胶制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塞塞入出水孔内时,密封塞受压而变形,该变形力反作用施加在出水孔的内侧壁上,以此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组件对出水孔的密封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板和过滤漏斗,所述过滤漏斗位于出水孔中,所述过滤漏斗上固定连接有搭接在出水孔边沿上的搭接外沿,所述密封盖板扣合在过滤漏斗的开口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渗水经过出水孔流出的集水槽的过程中,过滤漏斗能够将渗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此降低了渗水中的杂质堵塞水流流路的可能性。
[0017]可选的,所述过滤漏斗的内腔为上大下小的T型,所述过滤漏斗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搭接在过滤漏斗内腔的交界面处,所述过滤板的滤孔孔径大于过滤漏斗的滤孔孔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对渗水中颗粒较大杂质进行粗过滤,过滤漏斗能够对渗水中颗粒较小的杂质进行精过滤,过滤板和过滤漏斗共同配合,以此提高了渗水流入引水软管时的纯净度。
[0019]可选的,所述过滤漏斗的开口呈内倒角设置,所述密封盖板为上大下小的锥台。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压的作用下,密封盖板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内倒角的设置能够与密封盖板的锥台式外侧面更加贴合,以此提高了密封盖板对过滤漏斗的密封性。
[0021]可选的,所述过滤漏斗和过滤板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提拉把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漏斗内含有较多杂质时,提拉把手能够更加方便地将过滤漏斗和过滤板取出,以此提高了清洗过滤漏斗和过滤板的便捷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阻水围挡和底垫板共同配合,使得渗水能够通过水流出口离开三轴仪,以此降低了渗水导致三轴仪故障的可能性;
[0025]2、集水槽能够对渗水进行收集,降低了渗水随意流动而导致周边仪器故障的可能性;
[0026]3、过滤板和过滤漏斗共同配合,能够提高渗水流入引水软管时的纯净度,降低了引水软管被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用于体现防渗圈与测试台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用于体现阻水围挡、防渗圈、底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中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5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中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01、底座;102、测试台;1、阻水围挡;11、水流出口;12、连接缝;2、底垫板;21、避让口;3、防渗圈;31、对接缝;32、分隔条;4、集水槽;41、出水孔;42、连接管;5、引水软管;6、密封组件;61、密封塞;62、密封盖板;63、过滤漏斗;631、搭接外沿;64、过滤板;65、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包括由橡胶制成的阻水围挡1,阻水围挡1呈矩形状封闭,三轴仪底座101的竖向投影位于阻水围挡1围成的区域内。阻水围挡1的一侧呈敞口状,该敞口设置为水流出口11,水流出口11位于三轴仪底座101的一侧边沿上。
[0035]在阻水围挡1中设置有底垫板2,底垫板2贴合在三轴仪的底座101上,在底垫板2上开有供测试台102穿过的避让口21。底垫板2的上表面呈斜坡设置,该斜坡的高度沿着远离阻水围挡1开口的方向逐渐增高。
[0036]在试验过程中,渗水从测试台102上下落至阻水围挡1的区域内,此时受到底垫板2的引导,渗水朝向水流出口11的方向流淌,以此流出阻水围挡1。阻水围挡1能够将渗水的流动限制在一特定区域内,底垫板2能够引导渗水,使得渗水能够通过水流出口11流出阻水围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三轴仪底座(101)上且呈封闭形状的阻水围挡(1),三轴仪测试台(102)的竖向投影位于阻水围挡(1)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阻水围挡(1)的一侧敞开,设置为水流出口(11),所述水流出口(11)位于三轴仪底座(101)的一侧边沿上,在阻水围挡(1)中设置有底垫板(2),所述底垫板(2)上开有供测试台(102)穿过的避让口(21),所述底垫板(2)的上表面呈斜坡设置,该斜坡的高度沿着远离阻水围挡(1)开口的方向逐渐增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三轴仪底座(101)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收纳来自于水流出口(11)的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的槽底开有出水孔(41),所述集水槽(4)的底面连接有与出水孔(41)相通的引水软管(5),所述出水孔(41)内塞有密封组件(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应变控制三轴仪的防渗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三轴仪的测试台(102)外绕设有一圈防渗圈(3),所述防渗圈(3)贴合于三轴仪测试台(102)和底垫板(2)的交界面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应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芬娟赵彬黄佳炜黄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