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1915年有人在酵母大规模发酵过程中添加营养液而成功地增加了酵母产量后,在一些由碳水化合物生产简单有机化合物(如甘油、丙酮、丁醇和乳酸等)的发酵生产中,相继出现了补加单一组分或多组分营养物的试验,结果是大多数发酵的产量都有所提高,培养基中各个成分得到有效利用。这即是发酵补料控制工艺的雏形,但由于补料方式完全是凭经验进行的,即发酵到一定时间,经验性地添加一定量营养液,补料成分简单、补加的数量大,这种补料方式虽简单易行,但发酵质量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近几十年来补料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产品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但其控制方式几乎还是延用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如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家采用的分时集中补料控制方法,即每2~24小时对发酵罐手动补料一次,由于一次补料量大,对发酵环境条件冲击太大,严重地破坏了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酸碱度、溶解氧等环境参数的平衡,直接影响了菌株的正常代谢,加速了泡沫的产生。 >随着发酵生产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适配器(3)、CAN总线(4)和若干组发酵补料系统,所述发酵补料系统包括现场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6)、蠕动泵(7)、电磁阀(8)和发酵罐(9),所述计算机通过适配器(3)连接CAN总线(4),现场控制器(5)连接CAN总线(4)上的CAN节点,所述现场控制器(5)分别电连接电磁流量计(6)、蠕动泵(7)和电磁阀(8),营养液通过第一管路与发酵罐(9)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路上依次安装有蠕动泵(7)和电磁流量计(6),无菌空气通过第二管路与发酵罐(9)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8);所述适配器(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适配器(3)、CAN总线(4)和若干组发酵补料系统,所述发酵补料系统包括现场控制器(5)、电磁流量计(6)、蠕动泵(7)、电磁阀(8)和发酵罐(9),所述计算机通过适配器(3)连接CAN总线(4),现场控制器(5)连接CAN总线(4)上的CAN节点,所述现场控制器(5)分别电连接电磁流量计(6)、蠕动泵(7)和电磁阀(8),营养液通过第一管路与发酵罐(9)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路上依次安装有蠕动泵(7)和电磁流量计(6),无菌空气通过第二管路与发酵罐(9)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8);所述适配器(3)用于实现计算机与CAN总线通信协议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控制器(5)包括8051单片机(10),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人机接口模块和通信功能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I/V转换器(13)、A/D转换器(12)和光电隔离器(11),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光电隔离器(11)和开关量输出驱动器(14),所述人机接口模块包括分别与8155芯片(17)电连接的键盘及液晶显示电路(18)和报警指示电路(19),所述通信功能模块包括电连接的CAN总线控制器(15)和CAN总线驱动器(16);其中:
8155芯片(17)和CAN总线控制器(15)分别与8051单片机(10)电连接,所述CAN总线驱动器(16)电连接CAN总线(4),I/V转换器(13)电连接电磁流量计(6),开关量输出驱动器(14)电连接蠕动泵(7)和电磁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接入营养液,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发酵罐(9)内的喷头(21)相接,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接入无菌空气,第二管路另一端与发酵罐(9)内的喷头(21)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发酵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与喷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琪,赵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海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