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361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包括:与轿厢架的立梁相固定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梁;固定于支撑梁端部的门机挂架;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的门机底板,且门机底板顶沿低于所述支撑梁;牵拉在轿厢架顶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第一斜拉杆;牵拉在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门机底板顶之间的第二斜拉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立梁相抵以保持支撑梁与立梁相对角度的第一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梁相抵以保持门机挂架与支撑梁相对角度的第二调节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可以方便门机的安装定位,保证门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elevator doo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门机安装方式通常为轿顶安装或立柱安装,轿顶安装一般适用于轿门重量不大的情况,若轿门较重时,轿顶安装会出现强度不足的风险,则一般会采用门机立柱安装,即从轿厢底部左右各引出一根立柱用于固定门机。但这种安装结构不便于门机的定位,并且电梯长期运行之后,门机系统容易出现晃动等故障,门机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可以方便门机的安装定位,保证门机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包括:与轿厢架的立梁相固定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梁;固定于支撑梁端部的门机挂架;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的门机底板,且门机底板顶沿低于所述支撑梁;牵拉在轿厢架顶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第一斜拉杆;牵拉在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门机底板顶之间的第二斜拉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立梁相抵以保持支撑梁与立梁相对角度的第一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梁相抵以保持门机挂架与支撑梁相对角度的第二调节螺栓。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支撑梁、门机挂架、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均为一对,相对布置在所述门机底板的两侧。可选的,各第一斜拉杆中,靠近轿厢架顶部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可选的,所述轿厢架顶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挂钩,两支撑梁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挂钩,位于相同侧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斜拉杆,两第一挂钩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第二挂钩之间的距离。可选的,两支撑梁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三挂钩,所述门机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第四挂钩,位于相同侧的第三挂钩和第四挂钩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斜拉杆,两第三挂钩之间的距离大于两第四挂钩之间的距离。可选的,在同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挂钩的安装位置比所述第三挂钩的安装位置靠近所述门机底板。可选的,所述支撑梁上与所述立梁对应处设有水平延伸的纵移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为一对,布置在纵移调节孔的两侧,并与立梁相抵。可选的,邻近所述立梁两侧的支撑梁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梁的安装板,各第一调节螺栓穿设于对应的安装板并与立梁相抵。可选的,所述门机挂架包括:第一壁面,与所述支撑梁的侧面相配合;第二壁面,与所述支撑梁的顶面相配合;高度调节孔,设于第一壁面且竖向延伸,通过螺栓与支撑梁固定;安装孔,设于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栓配合。可选的,所述门机挂架还包括与所述门机底板相配合的第三壁面,所述门机底板上与第三壁面对应处设有水平延伸的横移调节孔。本申请提供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门机安装调节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保证了门机的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支撑梁与门机挂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门机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侧视图;图8为图1中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及第一斜拉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第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图;图11为图8中第二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梁;2、门机挂架;21、第一壁面;22、第二壁面;23、高度调节孔;24、安装孔;25、第三壁面;26、横移调节孔;3、门机底板;4、第一斜拉杆;5、第二斜拉杆;6、第一调节螺栓;7、第二调节螺栓;8、立梁;9、地坎;10、上梁;11、第一挂钩;12、第二挂钩;13、第三挂钩;14、第四挂钩;15、纵移调节孔;16、安装板;17、第一安装壁;18、第二安装壁;19、弯勾部;20、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图1、图2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和侧视图,为便于显示其他结构在图1中省略立梁,图3为支撑梁与门机挂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包括:支撑梁1、门机挂架2、门机底板3、第一斜拉杆4、第二斜拉杆5、第一调节螺栓6及第二调节螺栓7。其中,支撑梁1与轿厢架的立梁8相固定且水平延伸;门机挂架2固定于支撑梁1的端部;门机底板3安装在门机挂架2上,且门机底板3的顶沿低于支撑梁1;第一斜拉杆4牵拉在轿厢架顶部与支撑梁1之间;第二斜拉杆5牵拉在支撑梁1的顶部与门机底板3的顶部之间;第一调节螺栓6安装在支撑梁1上且与立梁8相抵以保持支撑梁1与立梁8的相对角度;第二调节螺栓7安装在门机挂架2上且与支撑梁1相抵以保持门机挂架2与支撑梁1的相对角度。第一调节螺栓6作用在支撑梁1与立梁8的交叉部,由于第一调节螺栓6与立梁8的一侧相抵,当支撑梁1相对立梁8的角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克服较大第一调节螺栓6的压力,使第一调节螺栓6相对支撑梁1发生位移,由此保证了支撑梁1相对立梁8的角度恒定。再者,第一斜拉杆4斜拉支撑在支撑梁1与立梁8的远端,支撑梁1、立梁8及第一斜拉杆4构成三角支撑结构,在支撑梁1相对立梁8的角度恒定的前提下,当支撑梁1相对立梁8发生水平或竖向滑移(当然也包活实际可能出现的其他平移情况)时,支撑梁1与立梁8的远端距离增加,需要克服第一斜拉杆4的拉力,由此,第一调节螺栓6和第一斜拉杆4共同作用,加强了三角支撑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支撑梁结构的稳定性。当门机系统应用于观光梯等轿门重量较大的场合时,门机长期工作后,轿门的重量可能带动门机挂架2相对支撑梁1向下坠落,偏离原来高度,影响门机系统正常工作。通过将第二调节螺栓7设在门机挂架2上,并与支撑梁1相抵,当门机挂架2下坠时需要克服来自第二调节螺栓7的较大压力,从而有效防止门机系统的下坠。由于门机底板3的顶沿低于支撑梁1,使第二斜拉杆5的靠近门机底板3的一端向下倾斜,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第二斜拉杆5会对门机底板3提供一定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与轿厢架的立梁相固定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梁;/n固定于支撑梁端部的门机挂架;/n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的门机底板,且门机底板顶沿低于所述支撑梁;/n牵拉在轿厢架顶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第一斜拉杆;/n牵拉在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门机底板顶之间的第二斜拉杆;/n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立梁相抵以保持支撑梁与立梁相对角度的第一调节螺栓;/n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梁相抵以保持门机挂架与支撑梁相对角度的第二调节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轿厢架的立梁相固定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梁;
固定于支撑梁端部的门机挂架;
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的门机底板,且门机底板顶沿低于所述支撑梁;
牵拉在轿厢架顶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第一斜拉杆;
牵拉在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门机底板顶之间的第二斜拉杆;
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且与所述立梁相抵以保持支撑梁与立梁相对角度的第一调节螺栓;
安装在所述门机挂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梁相抵以保持门机挂架与支撑梁相对角度的第二调节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门机挂架、第一斜拉杆及第二斜拉杆均为一对,相对布置在所述门机底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斜拉杆中,靠近轿厢架顶部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架顶部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挂钩,两支撑梁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挂钩,位于相同侧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斜拉杆,两第一挂钩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第二挂钩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支撑梁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三挂钩,所述门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辉白起明邵俊波李泽南陈得泉骆宏响文雪玲何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斯沃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