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庆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32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料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其便于在使用后将生料带切断,无需人工用力拉扯,减轻人力,提高使用可靠性;其在使用完成后,方便保护,减少损坏生料带再次使用的因素,提高后续使用利用率,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芯体,芯体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和右挡盘;左挡盘和右挡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圆周均布设置有多组锯齿,多组锯齿的尖端部位均向外发散远离通孔的中心轴线;还包括上保护盖、下保护盖、转轴和搭扣装置,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转轴可转动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下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部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托槽。

A new type of raw material belt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料带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生料带缠绕装置是一种用于缠绕生料带,以便于人们更好的使用生料带的辅助装置,其在生料带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生料带缠绕装置包括芯体,芯体呈圆柱状结构,以芯体的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芯体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和右挡盘;现有的生料带缠绕装置使用时,将生产后的生料带缠绕在芯体上,通过左挡盘和右挡盘防止生料带在芯体上滑出,当使用时,拉出生料带并直接转动芯体,生料带释放在使用位置上缠绕使用即可;现有的生料带在使用中发现,生料带使用完毕后不便于拉断,需要人工用力拉扯,浪费人力,且用力拉扯时生料带的断裂处产生一定的收缩,使生料带不平整,从而影响下次使用,使用性较差;生料带使用完后,剩余的生料带直接放置在外部,容易被外界环境污染或者被硬质物质损坏,影响下次使用,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在使用后将生料带切断,无需人工用力拉扯,减轻人力,保证断裂处平整,提高使用可靠性;其在使用完成后,方便保护,减少损坏生料带再次使用的因素,提高后续使用利用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包括芯体,芯体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和右挡盘;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圆周均布设置有多组锯齿,多组锯齿的尖端部位均向外发散远离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还包括上保护盖、下保护盖、转轴和搭扣装置,所述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所述下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部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托槽,所述转轴的前部和后侧的下半区域分别与两组弧形托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下半区域均位于所述下保护盖内部区域,所述上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槽,所述搭扣装置包括挂钩和锁紧装置,所述挂钩的右端与所述上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座、两组下拉杆、两组上拉杆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座的后端与所述下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连接,所述旋转座的中部横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转动通孔内部可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两组下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轴的左端和右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两组下拉杆的顶端均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两组上挡板中远离下拉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分别自两组上挡板的顶端可滑动穿过两组上滑动通孔内部并分别伸出至两组上挡板的底端外界,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下挡板,两组下挡板中远离下拉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下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下滑动通孔分别可滑动套设在两组下拉杆的外部,每组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挡板的底端和下挡板的顶端连接,连接弹簧套设在每组对应的上拉杆与下拉杆外部,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两组上拉杆的顶端连接。为了提高转轴与芯体、左挡盘和右挡盘分别与和下保护盖左右侧壁之间的转动能力,便于转动,减小摩擦,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球槽,每组第一球槽内部均可转动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每组第一滚珠均与所述通孔的圆周内壁可滚动接触,所述下保护盖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与弧形托槽的圆心为圆心设置有多组第二球槽,每组第二球槽内部句可转动设置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分别与所述左挡板的左端和右挡板的右端可滚动接触。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拿捏转轴的两端,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防滑垫,每组防滑垫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为了方便使用人员上下拉动连接杆,便于将连接杆钩设在挂钩或者解除挂钩,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拉钩扳手。为了方便使用人员开启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上保护盖的左端和右端前侧均设置有凸起。为了减少凸起对使用人员人手的磨损,本技术改进有,每组所述凸起均设置为半球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新型结构的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在生料带使用时,可以将生料带旋转至左挡盘或者右挡盘外部,通过左挡盘和右挡盘上的锯齿将生料带进行割断,便于在使用后将生料带切断,无需人工用力拉扯,减轻人力,提高使用可靠性,且锯齿的锋利结构能保证断裂处的平整,以便下次使用;且在使用完成后,可以通过转动上保护盖,将上保护盖盖装在下保护盖上,通过向上拉动连接杆,使上拉杆和下拉杆之间的距离伸长,从而将连接杆钩设在挂钩上,通过连接弹簧的拉力,分别拉动上挡板和下挡板,缩短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使连接杆紧紧钩设在挂钩上,便于将关闭后的上保护盖与下保护盖之间进行盖紧,从而可以通过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保护,方便对生料带进行保护,减少损坏生料带再次使用的因素,提高后续使用利用率,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挂钩、上拉杆、下拉杆、连接弹簧和旋转座等连接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左挡盘、右挡盘、芯体、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等连接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芯体;2、左挡盘;3、锯齿;4、上保护盖;5、下保护盖;6、转轴;7、弧形槽;8、挂钩;9、旋转座;10、下拉杆;11、上拉杆;12、连接杆;13、连接轴;14、上挡板;15、下挡板;16、连接弹簧;17、第一滚珠;18、第二滚珠;19、防滑垫;20、防滑纹;21、拉钩扳手;2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包括芯体1,芯体1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1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2和右挡盘;所述左挡盘2和右挡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圆周均布设置有多组锯齿3,多组锯齿3的尖端部位均向外发散远离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还包括上保护盖4、下保护盖5、转轴6和搭扣装置,所述上保护盖4和下保护盖5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可转动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所述下保护盖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部均设置有与转轴6半径相同的弧形托槽,所述转轴6的前部和后侧的下半区域分别与两组弧形托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左挡盘2和右挡盘的下半区域均位于所述下保护盖5内部区域,所述上保护盖4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6半径相同的弧形槽7,所述搭扣装置包括挂钩8和锁紧装置,所述挂钩8的右端与所述上保护盖4的外壁前侧中部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座9、两组下拉杆10、两组上拉杆11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包括芯体,芯体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和右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圆周均布设置有多组锯齿,多组锯齿的尖端部位均向外发散远离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还包括上保护盖、下保护盖、转轴和搭扣装置,所述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所述下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部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托槽,所述转轴的前部和后侧的下半区域分别与两组弧形托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下半区域均位于所述下保护盖内部区域,所述上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槽,所述搭扣装置包括挂钩和锁紧装置,所述挂钩的右端与所述上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座、两组下拉杆、两组上拉杆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座的后端与所述下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连接,所述旋转座的中部横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转动通孔内部可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两组下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轴的左端和右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两组下拉杆的顶端均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两组上挡板中远离下拉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分别自两组上挡板的顶端可滑动穿过两组上滑动通孔内部并分别伸出至两组上挡板的底端外界,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下挡板,两组下挡板中远离下拉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下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下滑动通孔分别可滑动套设在两组下拉杆的外部,每组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挡板的底端和下挡板的顶端连接,连接弹簧套设在每组对应的上拉杆与下拉杆外部,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所述两组上拉杆的顶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料带缠绕装置,包括芯体,芯体的中部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芯体的外部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套装设置有左挡盘和右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圆周外壁上均圆周均布设置有多组锯齿,多组锯齿的尖端部位均向外发散远离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还包括上保护盖、下保护盖、转轴和搭扣装置,所述上保护盖和下保护盖的后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可转动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所述下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部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托槽,所述转轴的前部和后侧的下半区域分别与两组弧形托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左挡盘和右挡盘的下半区域均位于所述下保护盖内部区域,所述上保护盖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转轴半径相同的弧形槽,所述搭扣装置包括挂钩和锁紧装置,所述挂钩的右端与所述上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座、两组下拉杆、两组上拉杆和连接杆,所述旋转座的后端与所述下保护盖的外壁前侧中部连接,所述旋转座的中部横向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转动通孔,所述转动通孔内部可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两组下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轴的左端和右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两组下拉杆的顶端均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两组上挡板中远离下拉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上滑动通孔,所述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分别自两组上挡板的顶端可滑动穿过两组上滑动通孔内部并分别伸出至两组上挡板的底端外界,两组上拉杆的底端均设置有下挡板,两组下挡板中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庆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