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莉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30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卸料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壁对称安装有行走轮,且底板的上表壁固定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侧壁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两侧壁上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部连接有弹簧,且凹槽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卸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卸料板、活动杆和抵块的配合,可在装料时,先转动卸料板使抵块抵在卸货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将待装载的物品移动至倾斜的卸料板上,物品即可依靠自身重力滑下落至框体内部,无需工作人员逐个搬运,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快捷方便。

A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装卸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
技术介绍
在交通运输的装卸料过程中,一般由装卸料设备将出货台上货物运至运输车上或者将运输车上货物卸下拉值仓库内存放,由于各个设施装置的高低有落差,在装卸货物过程中,会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弯曲四肢或者身躯进行逐个搬抬,既不利于节约人力,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传统的装卸料设备在工作人员卸料时,会存在框体的阻挡,需要工作人员将货物抬高再取下,卸料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用以解决传统装置在未设置便于装料的结构,逐个手动搬运至装卸料设备,效率低且费力的问题,此外,卸料时存在阻挡,以至于卸料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壁对称安装有行走轮,且底板的上表壁固定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侧壁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两侧壁上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部连接有弹簧,且凹槽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杆相匹配的通孔,且卸料板的下表壁一端对称固定有抵块,所述框体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板。优选的,所述卸料板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内部插设有延长板。优选的,所述延长板的前表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共固定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外表壁安装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外表壁粘接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壁且位于框体内部底部粘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表壁一体成型有弧形面。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共安装有四个,所述活动杆的外表壁涂覆有润滑油,所述弹簧的外表壁涂覆有防锈漆。优选的,所述卸料板的上表壁对称固定有挡条,所述挡条共安装有两个。优选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卸料板、活动杆和抵块的配合,可在装料时,先转动卸料板使抵块抵在卸货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将待装载的货物移动至倾斜的卸料板上,货物即可依靠自身重力滑下落至框体内部,无需工作人员逐个搬运,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快捷方便。2)、本技术通过弹簧和凹槽的配合,可实现活动杆的自由安装与拆卸,在长时间不需要使用该设备时,可将活动杆卸下,即可将卸料板卸下,将其置于框体内部进行存放,减少占用空间。3)、本技术通过活动板和第二插槽的配合,在货物装载前,可将活动板插设于第二插槽内,即可利用拉手拉动移动至卸货区,在需要卸货时,可将活动板从第二插槽内抽出,框体内的货物缺少了阻挡,便于工作人员的卸货,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卸料板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卸料板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块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框体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底板的俯视图。图7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行走轮;3-框体;4-卸料板;5-活动杆;6-固定块;7-活动板;8-海绵垫;9-拉手;10-抵块;11-挂钩;12-延长板;13-第一插槽;14-通孔;15-凹槽;16-弹簧;17-豁口;18-第二插槽;19-缓冲垫;20-挡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7所示,实施例一: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壁对称安装有行走轮2,且底板1的上表壁固定有框体3,框体3的侧壁开设有豁口17,豁口17的两侧壁上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外表壁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部底部连接有弹簧16,且凹槽15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5,通过弹簧16和凹槽15的配合,可实现活动杆5的自由安装与拆卸,在长时间不需要使用该设备时,可将活动杆5朝着一端挤压,弹簧16收缩,活动杆5的另一端即可从凹槽15内脱出,进而将卸料板4卸下,将其置于框体3内部进行存放,减少占用空间,两个固定块6之间安装有卸料板4,卸料板4的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杆5相匹配的通孔14,且卸料板4的下表壁一端对称固定有抵块10,在装料时,先转动卸料板4使抵块10抵在卸货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将待装载的货物移动至倾斜的卸料板4上,货物即可依靠自身重力滑下落至框体3内部,无需工作人员逐个搬运,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快捷方便,框体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18,第二插槽18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板7,在货物装载前,可将活动板7插设于第二插槽18内,即可利用拉手9拉动移动至卸货区,在需要卸货时,可将活动板7从第二插槽18内抽出,框体3内的货物缺少了阻挡,便于工作人员的卸货,省时省力。进一步地,活动板7的外表壁安装有拉手9,拉手9的外表壁粘接有海绵垫8,工作人员可通过拉手9拉运该装卸料设备,其中拉手9外表壁粘接的海绵垫8可增加工作人员手握拉手9时的舒适感,降低手部的磨损。进一步地,底板1上表壁且位于框体3内部底部粘接有缓冲垫19,缓冲垫19的外表壁一体成型有弧形面,缓冲垫19可以有效缓冲置于底板1上的货物,避免损坏,其中一体成型的弧形面可以增加货物与缓冲垫19间的摩擦力,避免在移动时货物移动。进一步地,行走轮2共安装有四个,活动杆5的外表壁涂覆有润滑油,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便于卸料板4的转动,节省体力,弹簧16的外表壁涂覆有防锈漆,防锈漆可以降低弹簧16被腐蚀的速率,延长其使用时间。进一步地,卸料板4的上表壁对称固定有挡条20,挡条20共安装有两个,挡条20可以避免货物在卸料板4下滑时从两侧滑落。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卸料板4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13,第一插槽13的内部插设有延长板12,延长板12的前表壁两端对称固定有挂钩11,挂钩11共固定有两个,在卸货平台较高,原有的卸料板4无法满足卸料操作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插槽13内的延长板12抽出,利用延长板12前表壁固定的挂钩11将其固定在卸货平台上,提高了适用范围,不易被淘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技术在使用时,在需要对卸货平台卸货时,可先将活动板7插设于框体3内壁开设的第二插槽18内,手握粘接有海绵垫8的拉手9,利用底板1底端安装的行走轮2将该设备移动至卸货平台区,然后通过通孔14绕着活动杆5转动卸料板4,使抵块10抵在卸货平台上,工作人员只需将待装载的货物移动至倾斜的卸料板4上,货物即可依靠自身重力滑下落至框体3内部,无需工作人员逐个搬运,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快捷方便,此外,在需要卸货时,可将活动板7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壁对称安装有行走轮(2),且底板(1)的上表壁固定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侧壁开设有豁口(17),所述豁口(17)的两侧壁上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外表壁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底部连接有弹簧(16),且凹槽(15)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5),两个所述固定块(6)之间安装有卸料板(4),所述卸料板(4)的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杆(5)相匹配的通孔(14),且卸料板(4)的下表壁一端对称固定有抵块(10),所述框体(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18),所述第二插槽(18)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壁对称安装有行走轮(2),且底板(1)的上表壁固定有框体(3),所述框体(3)的侧壁开设有豁口(17),所述豁口(17)的两侧壁上端对称固定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外表壁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底部连接有弹簧(16),且凹槽(15)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5),两个所述固定块(6)之间安装有卸料板(4),所述卸料板(4)的侧壁开设有与活动杆(5)相匹配的通孔(14),且卸料板(4)的下表壁一端对称固定有抵块(10),所述框体(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18),所述第二插槽(18)的内部插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运输用装卸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4)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槽(13),所述第一插槽(13)的内部插设有延长板(12)。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莉
申请(专利权)人:任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