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真空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20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真空瓶,包括瓶体、瓶盖及按压组件,瓶体包括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其中第二瓶体为真空瓶;按压组件包括按压部、导杆、出液管、分配盘、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其中第二泵体为真空泵,分配盘包括汇合盘、导出管、第一导入管及第二导入管,第一泵体的上端与第一导入管相连,第二泵体的上端与第二导入管相连,导出管与出液管相连,使用时,按压部向下按压带动导杆下移,导杆带动分配盘下移,进而带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芯下移,两种料体吸出至汇合盘内汇合,因为第二瓶体为真空瓶,在第一次按压时,两种料体可以同一时刻到达汇合盘,实现混合出料,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下瓶结构,成本低,外形小,方便携带。

A kind of mixing vacuum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真空瓶
本技术属于液体容器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料真空瓶。
技术介绍
盛装液体的容器有多种结构形式,通过按压的方式流出液体的按压瓶因其取料方便、快捷且能较准确地控制取料的体积数、不弄脏手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使用。诸如在盛放洗发水、洗手液、护肤品等液体或流体领域的使用。目前市场上的按压瓶大部分是一个料体对应一个瓶子,也有少量的双仓按压瓶,双仓按压瓶是指能同时盛放多种液体或流体的按压瓶,但现有的双仓按压瓶内的两种料体是通过两个出液嘴进行出料,出料时,两种料体处于分离状态未融合,另外,现有的双仓按压瓶采用两个瓶子,即一中料体对应一个瓶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料真空瓶,成本低,外形小,方便携带,且料体可以混合出料。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料真空瓶,包括:瓶体,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所述第二瓶体在所述瓶体内上下布设,所述第二瓶体为真空瓶,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均连通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瓶盖,所述瓶盖扣盖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按压组件,包括按压部、导杆、出液管、分配盘、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为真空泵;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导杆上并能按压导杆向下运动,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出液嘴;所述导杆的下端与所述分配盘的上端相连;所述分配盘包括汇合盘、导出管、第一导入管及第二导入管;所述出液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液嘴相连,所述出液管的下端与所述导出管相连,用于导出混合料体;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第一瓶体内,所述第一泵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入管相连;所述第二泵体设于所述第二瓶体内,所述第二泵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入管相连。优选地,所述导出管为螺旋状导出管。优选地,所述导杆为中空导杆,所述出液管及所述导出管置于所述导杆内。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嘴中间设有网筛。优选地,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均为玻璃或塑料瓶体,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的侧壁上均设有计量刻度。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真空瓶,包括瓶体、瓶盖及按压组件,瓶体包括上下布设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其中第二瓶体为真空瓶,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按压组件包括按压部、导杆、出液管、分配盘、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其中第二泵体为真空泵,分配盘包括汇合盘、导出管、第一导入管及第二导入管,第一泵体的上端与第一导入管相连,第二泵体的上端与第二导入管相连,导出管与出液管相连,使用时,按压部向下按压带动导杆下移,导杆带动分配盘下移,进而带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泵芯下移,两种料体吸出至汇合盘内汇合,因为第二瓶体为真空瓶,在第一次按压时,两种料体可以同一时刻到达汇合盘,再在吸力作用下从出液管至出液嘴一起出料,实现混合出料,并且,本技术采用上下瓶结构,成本低,外形小,方便携带,同时,本技术中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内各配有泵头,因而可以按照各瓶体内料体的出料量调整泵芯,从而控制两种料体的出料比例。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真空瓶,其导出管为螺旋状导出管,两种料体在螺旋状的管道内向上运动,可以使两种料体混合更加充分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混料真空瓶的方案一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混料真空瓶的方案一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11:第一瓶体;12:第二瓶体;2:瓶盖;3:按压组件;31:按压部;311:出液嘴;32:导杆;33:出液管;34:分配盘;341:汇合盘;342:导出管;343:第一导入管;344:第二导入管;35:第一泵体;36:第二泵体。4:网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料真空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实施例一参看图1所示,图1为一种混料真空瓶的方案一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料真空瓶,包括瓶体1,瓶体1包括第一瓶体11、第二瓶体12,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在瓶体1内上下布设,其中第二瓶体12为真空瓶,,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均连通瓶体1的瓶口,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瓶盖2扣盖在瓶体1的瓶口上;按压组件3包括按压部31、导杆32、出液管33、分配盘34、第一泵体35和第二泵体36,其中第二泵体36为真空泵;按压部31设于导杆32上并能按压导杆32向下运动,按压部31上设有出液嘴311;导杆32的下端与分配盘34的上端相连;分配盘34包括汇合盘341、导出管342、第一导入管343及第二导入管344;出液管33的上端与出液嘴311相连,出液管33的下端与导出管342相连,用于导出混合料体;第一泵体35设于第一瓶体11内,第一泵体35的上端与第一导入管343相连;第二泵体36设于第二瓶体12内,第二泵体36的上端与第二导入管344相连。瓶体1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均连通瓶体1的瓶口,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均为玻璃或塑料瓶体,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的侧壁上均设有计量刻度,可以给与使用者较强的视觉感。瓶盖2,瓶盖2扣盖在瓶体1的瓶口上,瓶盖2与瓶体1可以为螺纹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这里不做限制。按压组件3包括按压部31、导杆32、出液管33、分配盘34、第一泵体35和第二泵体36;按压部31设于导杆32上并能按压导杆32向下运动,按压部31上设有出液嘴311;导杆32的下端与分配盘34的上端相连;分配盘34包括汇合盘341、导出管342、第一导入管343及第二导入管344;出液管33的上端与出液嘴311相连,出液管33的下端与导出管342相连,用于导出混合料体;第一泵体35设于第一瓶体11内,第一泵体35的上端与第一导入管343相连;第二泵体36设于第二瓶体12内,第二泵体36的上端与第二导入管344相连,由于第二瓶体12置于第一瓶体11的下方,故第一瓶体11内的料体出料行程较第二瓶体12内的料体出料行程短,故第二瓶体12内采用真空泵进行抽取料体,真空泵不需要导液软管,从而减短了料体的出料行程,在第一次按压时,两种料体可以同一时刻到达汇合盘341,同时还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入管343置于分配盘34的偏心处,第二导入管344与分配盘34同轴心,即第二导入管344置于分配盘34的中心,即第一泵体35置于混料真空瓶的偏心处,而第二泵体36置于混料真空瓶的中心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真空瓶,包括瓶体1、瓶盖2及按压组件3,瓶体1包括上下布设的第一瓶体11和第二瓶体12,其中第二瓶体12为真空瓶,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按压组件3包括按压部31、导杆32、出液管33、分配盘34、第一泵体35和第二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真空瓶,其特征在于,包括:/n瓶体,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所述第二瓶体在所述瓶体内上下布设,所述第二瓶体为真空瓶,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均连通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n瓶盖,所述瓶盖扣盖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n按压组件,包括按压部、导杆、出液管、分配盘、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为真空泵;/n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导杆上并能按压导杆向下运动,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出液嘴;/n所述导杆的下端与所述分配盘的上端相连;/n所述分配盘包括汇合盘、导出管、第一导入管及第二导入管;/n所述出液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液嘴相连,所述出液管的下端与所述导出管相连,用于导出混合料体;/n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第一瓶体内,所述第一泵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入管相连;/n所述第二泵体设于所述第二瓶体内,所述第二泵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入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真空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包括第一瓶体、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所述第二瓶体在所述瓶体内上下布设,所述第二瓶体为真空瓶,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均连通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用于盛放不同种类料体;
瓶盖,所述瓶盖扣盖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
按压组件,包括按压部、导杆、出液管、分配盘、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为真空泵;
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导杆上并能按压导杆向下运动,所述按压部上设有出液嘴;
所述导杆的下端与所述分配盘的上端相连;
所述分配盘包括汇合盘、导出管、第一导入管及第二导入管;
所述出液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液嘴相连,所述出液管的下端与所述导出管相连,用于导出混合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磊程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