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17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包括袋体,袋体包括前袋膜和后袋膜,前袋膜或后袋膜在靠近袋体顶部处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易撕条;袋体内侧在易撕条靠近袋体底部的一侧设有扣合组件,扣合组件包括分别横向固定在前袋膜内表面和后袋膜内表面上的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呈扣接配合;袋体内侧在靠近袋体开口处还设有一用于密封袋体开口的密封片,密封片在袋体上呈可移除设置,且密封片位于扣合组件与袋体开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方便,可反复密封,空间利用率高,能提高产品储存安全性,并可延长产品存放时间的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

An easy to tear zippe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包装产业的发展,包装结构和包装产品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长期且大规模的应用,越来越多品种的产品需要使用包装袋结构。对于包装袋结构而言,最终使用包装袋结构的往往是终端的个人用户,而用户则对于包装袋的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等等往往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用于包装糖果、洗衣粉、奶粉、燕麦片等日常生活包装用的各种包装袋,通常不具有易开启性,消费者若想打开包装,只能借助剪刀剪开或强行撕开包装袋,才能取出袋内的物品。产品包装袋是否易于开启,关系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便程度,而且一旦打开要再密封就比较困难,通常上述物品开袋后不是一次用完或吃完,就要在一次次的打开包装袋,再将包装袋捆扎包装好,使用起来相当麻烦;期间,一旦密封不好,甚至导致袋内的物品受潮霉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利用易撕条、扣合组件及密封片,在保证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产品储存的安全性,延长产品存放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前袋膜和后袋膜,所述前袋膜或后袋膜在靠近袋体顶部处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易撕条;所述袋体内侧在易撕条靠近袋体底部的一侧设有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分别横向固定在前袋膜内表面和后袋膜内表面上的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呈扣接配合;所述袋体内侧在靠近袋体开口处还设有一用于密封袋体开口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在袋体上呈可移除设置,且所述密封片位于扣合组件与袋体开口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消费者可先将易撕条从袋体上撕下来,使得密封片及扣合组件从袋体开口内侧暴露出来;此时,消费者可先将密封条从袋体内侧去除,然后即可拉开袋体开口,使得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脱离扣接。在产品取用完成后,消费者可将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重新扣接,从而再次密封袋体开口,方便产品后期储存。在此过程中,易撕条能够对袋体开口起到第一重保护作用,其不仅具有开启便捷的特点,而且在撕去后能够体型消费者该产品属于已启封的产品;密封片能够对袋体内部的产品起到第二重密封作用,实现产品长期、安全的运输和储存;再者,扣合组件在满足产品取用便捷性的同时,能够对产品起到最后一重保护作用;并且,在袋体开启完成后,扣合组件能够实现袋体便捷的二次密封。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方案,不仅使用极为方便,而且袋体能反复密封,充分保证产品储存的安全性,并极大延长产品的存放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片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分别可移除粘贴于前袋膜内表面和后袋膜内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易撕条被撕去后,消费者可将密封片从袋体内侧移除,方便开启扣合组件。同时,在实际使用时,消费者可选择撕开密封片其中一侧边缘而不直接取出密封片;如此,在后续使用中,密封片可对袋体开口继续起到密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产品储存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片沿袋体上下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密封片与前袋膜内表面或后袋膜内表面之间围成有一倒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片倾斜设置,一旦外界异物经袋体开口落入袋体内侧,该异物会掉落在倒岔口中,从而避免异物直接混入产品;倒岔口可对外界杂质起到暂存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片包括两片分别粘贴于前袋膜内表面和后袋膜内表面上的分膜片,两所述分膜片相邻的一侧呈粘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消费者可选择整体保留密封片;此时,两分膜片粘接即可密封袋体开口,两分膜片脱接即可暴露出下侧的扣合组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有助于延长产品的存放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内侧还设有一用于密封袋体开口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密封片与扣合组件之间,且所述保护膜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前袋膜内表面和后袋膜内表面粘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产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护膜能够对产品起到密封保护作用,降低产品受潮霉变的可能性。实际使用时,消费者直接撕开保护膜即可将其下侧的扣合组件暴露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袋膜与后袋膜上侧边缘及左右边缘均呈热封固定;所述前袋膜和后袋膜位于易撕条上侧的部位内侧围成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放置有折叠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折叠勺设置于容纳空腔中,充分利用袋体内侧空间;在保证产品存放安全性的同时,借助折叠勺可提高产品取用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袋膜和后袋膜位于易撕条上侧并靠近易撕条处设有若干沿横向呈均匀间隔设置的粘接点;所述前袋膜在各粘接点处通过可移除胶与后袋膜内表面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各个粘接点,能够防止折叠勺在容纳空腔内出现乱窜的现象,提高折叠勺放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撕条一端一体成型有手持端;所述袋体上对应冲切成型有用于容纳手持端的预切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手持端,消费者可便捷地将易撕条从袋体上撕下来,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使用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袋体开口处设置易撕条,配合设置于袋体内侧的密封片和扣合组件,提高包装袋使用的便捷性,袋体可反复密封,保证产品储存的安全性,并极大延长产品的存放时间;2、借助成型于前袋膜与后袋膜之间的容纳空腔,将容纳空腔设置于易撕条上侧,并在容纳空腔内设置折叠勺,充分利用袋体内部空间,有助于提高产品取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密封片、保护膜和扣合组件。附图标记:1、袋体;101、前袋膜;102、后袋膜;2、易撕条;21、手持端;3、预切槽口;4、袋体开口;5、扣合组件;51、第一扣接条;511、扣接槽;52、第二扣接条;521、凸棱;6、密封片;61、分膜片;7、倒岔口;8、保护膜;9、容纳空腔;10、折叠勺;11、粘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包括呈重叠设置的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外形一致,均可设置成长方形结构;此时,以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的长度方向为袋体1的上下方向,以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的宽度方向为袋体1的左右方向。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上、下、左、右边缘均热封固定,从而使得袋体1内形成一用于存放产品的空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前袋膜101上靠近袋体1顶部处横向设置有一易撕条2,易撕条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一手持端21;对应的,前袋膜101在手持端21所在位置上冲切成型有一形状与手持端21一致并用于容纳手持端21的预切槽口3。实际使用时,消费者可通过手持端21将易撕条2从前袋膜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袋膜(101)或后袋膜(102)在靠近袋体(1)顶部处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易撕条(2);所述袋体(1)内侧在易撕条(2)靠近袋体(1)底部的一侧设有扣合组件(5),所述扣合组件(5)包括分别横向固定在前袋膜(101)内表面和后袋膜(102)内表面上的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呈扣接配合;所述袋体(1)内侧在靠近袋体开口(4)处还设有一用于密封袋体开口(4)的密封片(6),所述密封片(6)在袋体(1)上呈可移除设置,且所述密封片(6)位于扣合组件(5)与袋体开口(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前袋膜(101)和后袋膜(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袋膜(101)或后袋膜(102)在靠近袋体(1)顶部处设有一呈横向设置的易撕条(2);所述袋体(1)内侧在易撕条(2)靠近袋体(1)底部的一侧设有扣合组件(5),所述扣合组件(5)包括分别横向固定在前袋膜(101)内表面和后袋膜(102)内表面上的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呈扣接配合;所述袋体(1)内侧在靠近袋体开口(4)处还设有一用于密封袋体开口(4)的密封片(6),所述密封片(6)在袋体(1)上呈可移除设置,且所述密封片(6)位于扣合组件(5)与袋体开口(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6)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分别可移除粘贴于前袋膜(101)内表面和后袋膜(102)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6)沿袋体(1)上下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密封片(6)与前袋膜(101)内表面或后袋膜(102)内表面之间围成有一倒岔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撕拉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6)包括两片分别粘贴于前袋膜(101)内表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友钟起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邦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