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14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申请涉及包装袋技术的领域,提供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包括袋本体,所述袋本体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材层和二氧化硅雾面层,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连接于所述基材层。本申请具有改善包装袋中的食品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包装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大多即食食品都需要避光保存,主要原因在于大多食品中含有水分,在光照作用下,食品温度升高,导致食品容易发生变质。

2、但这些即食食品在运输、销售和储存过程中依然不免会受到光照或较高的环境温度的影响。因而需要一种隔热袋,对包装袋中的食品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以改善包装袋中的食品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包装袋中的食品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包括袋本体,所述袋本体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材层和二氧化硅雾面层,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连接于所述基材层。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光线或热量接触到袋本体时,二氧化硅雾面层将光线或热量反射,减少透过袋本体传递至食品的能量与热量,从而改善食品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的问题。

5、可选的,还包括印刷层,所述印刷层位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二氧化硅雾面层将光线反射,降低印刷区域油墨中光引发剂在较多光照下分解的风险。

7、可选的,所述印刷层设置有多个微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氧化硅雾面层与印刷层形成连接的同时通过微孔与基材层形成连接,从而加强袋本体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p>

9、可选的,多个所述微孔均位于所述印刷层的印刷区域,多个所述微孔均布于所述印刷层的印刷区域。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微孔仅设置于印刷区域,因而在印刷区域以外的位置处,当袋本体发生形变,三层之间容易产生细微的相对位移,使得基材层更贴合于食品,而在袋本体的印刷区域中,三层之间的连接相对稳定,使得袋本体的印刷区域较难发生形变,从而更便于印刷区域中信息的展示。

11、可选的,还包括空气层,所述空气层位于所述印刷层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动性较小的空气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装袋的隔热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空气层包括两层气密层,两层所述气密层均由聚偏二氯乙烯制成;所述气密层设置有热压线,所述热压线用于将两层所述气密层相互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降低空气从空气层中漏出的风险,利用热压线将两层气密层相互固定,减少两层气密层之间的相互位移,减少空气层中的空气流动。

15、可选的,所述热压线包括多条第一压线和多条第二压线,多条所述第一压线沿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多条所述第二压线沿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第一压线与所述第二压线相互交错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互交错设置的多条第一热压线和多条第二热压线将空气层分隔为多个单独的气密空间,减少局部区域漏气时影响整个空气层气密性的风险。

17、可选的,还包括由聚乙烯醇制成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印刷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通过将隔离层设置于基材层和印刷层之间,减少印刷层的光引发剂受到光照分解时对包装袋中食品的影响。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袋本体包括设置于最内层的基材层和设置于最外层的二氧化硅雾面层,通过二氧化硅雾面层将接触到袋本体外表面的光线或热量反射,改善食品在光照或者高温条件下容易变质的问题;

21、2.通过将印刷层设置于基材层和二氧化硅雾面层之间,降低印刷区域油墨中光引发剂在较多光照下分解的风险;

22、3.通过在印刷层和二氧化硅雾面层之间设置有由两层气密层形成的空气层,进一步提高包装袋的隔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1),所述袋本体(1)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材层(11)和二氧化硅雾面层(13),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连接于所述基材层(11);还包括印刷层(12),所述印刷层(12)位于所述基材层(11)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之间;所述印刷层(12)设置有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均位于所述印刷层(12)的印刷区域,多个所述微孔均布于所述印刷层(12)的印刷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层(15),所述空气层(15)位于所述印刷层(12)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15)包括两层气密层(151),两层所述气密层(151)均由聚偏二氯乙烯制成;所述气密层(151)设置有热压线(152),所述热压线(152)用于将两层所述气密层(151)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线(152)包括多条第一压线(153)和多条第二压线(154),多条所述第一压线(153)沿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多条所述第二压线(154)沿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第一压线(153)与所述第二压线(154)相互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隔离层(14),所述隔离层(14)设置于所述印刷层(12)与所述基材层(11)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1),所述袋本体(1)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材层(11)和二氧化硅雾面层(13),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连接于所述基材层(11);还包括印刷层(12),所述印刷层(12)位于所述基材层(11)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之间;所述印刷层(12)设置有多个微孔;多个所述微孔均位于所述印刷层(12)的印刷区域,多个所述微孔均布于所述印刷层(12)的印刷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层(15),所述空气层(15)位于所述印刷层(12)与所述二氧化硅雾面层(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复合隔热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15)包括两层气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起俊朱乐华邓根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邦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