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571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其包括:左、右易撕口、热封条、上层膜、中间夹层拦阻膜、下层膜、和包装袋内腔开口。其中,所述上层膜、所述中间夹层拦阻膜和所述下层膜的两侧边缘封合到一起构成包装袋两侧壁,所述左、右两个易撕口开在两侧壁的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袋,通过在两侧设置中间夹层拦阻膜结构,使得其上层膜和下层膜两层包装之间增加了一层阻隔薄膜。当从包装袋一侧撕开到达另一侧时,由于中间夹层中增加的薄膜产生了阻力,从而实现包装袋双向易撕且不分离。

A two-way and easy to tear packag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
技术介绍
现有物品包装袋,尤其是食品包装袋通常设有易撕口,但其开口都是一撕到底。需要取出预包装物品时,撕开包装袋后包装袋会一分为二,物品取完之后也将会产生两份垃圾。尤其是当在诸如机舱、航天航空驾驶室等狭小空间使用时,不仅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影响加倍,还会因为环境特殊而被限制其使用。为了解决包装袋开口撕开后包装袋一分为二的缺陷,申请号为201210131841.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易撕不分离包装袋,其结构包括包装袋、易撕口和悬挂孔,所述易撕孔设在包装袋一侧的边缘上,悬挂口位于对应的易撕口的另一侧包装袋边缘,悬挂口为圆形。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防止包装袋撕开后分离,但其也只能实现单方向撕口,无法在上、下袋不分离地实现双向撕开包装袋。此外,申请号为201220187292.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包装袋,图1示出了该新型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该新型包装袋包括:本体101和手提孔102,本体101底部有袋底105,手提孔102下方安装拉链104,所述拉链104的上方袋本体的前面有可撕开的激光条103,激光条103上方的包装袋本体101的前面和后面压合,激光条103的下方袋本体101的前面和后面构成可容纳内容物的空间。该设计通过在包装袋的拉链104的上方、手提孔102的下方设激光条103,使用时将激光条103撕开后,包装袋的上方和下方不至于分离,手提孔仍可使用。采用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防止包装袋撕开后分离,并实现包装袋单向撕开后上、下两部分不分离,但是却只能实现包装袋单向撕开不分离,无法保证其双向撕开后上、下袋仍然不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在现有包装技术基础上,利用双侧中间夹层拦阻膜结构,在两层包装之间增加一层薄膜。当从包装袋一侧撕开到达另一侧时,由于中间夹层中增加的薄膜产生了阻力,从而实现包装袋双向易撕且不分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其包括:左、右易撕口201、热封条202、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和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其中,左、右易撕口201分别设在包装袋两侧的边缘上,易撕口所在位置可有效保证通过易撕口能够方便打开袋子,取出包装袋内容物。优选地,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位于包装袋两侧上层膜203和下层膜205的中间,通过热封与上层膜203和下层膜205封合在一起,其宽度略大于热封区域。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通过热封合连接到一起构成包装袋侧壁形成两侧的热封条202,该两侧的热封条202与底端热封条202共同构成包装袋三边封口。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形成在包装袋的一端,在形成有包装袋内腔开口206的该端的两侧侧壁,分别开有左、右两个易撕口201,未热封合时完成内容物的装填后,通过封口机可将内容物封于包装袋中。可选地,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通过压合连接到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沿一侧易撕口撕开袋子延长至对侧热封条时,中加夹层拦阻膜可阻止开口进一步延长,从而实现不离断的效果。同样,当从另一侧易撕口撕开袋子时,对侧的中间夹层拦阻膜也能实现不离断的效果。中间夹层拦阻膜不影响从易撕口撕开包装袋。因此,根据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地撕开包装袋开口的同时,又阻止了包装袋一分为二,尤其时在太空环境中使用时,有效降低包装袋垃圾数量,减轻环境污染。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申请号为201220187292.0的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结构分解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一侧端口局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包装袋包括:左、右易撕口201,热封条202、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和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结构分解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的一侧端口局部结构放大图。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包装袋其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三者侧面通过热封合连接到一起构成包装袋侧壁,在包装袋两侧壁的一端开有左、右两个易撕口201。操作者通过一边未热封合的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完成内容物的装填后,通过封口机可将内容物封于包装袋中。可选地,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构成的两侧热封条202与底端热封条202共同构成包装袋三边封口,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不会阻止来自本侧易撕口201的力量,但可有效拦阻对侧撕开包装袋的力量,从而有效阻止包装袋一分为二。可选地,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通过压合连接到一起。由此,本技术上述结构设计可以使得从任意一侧易撕口201撕开包装袋时,当撕口到达对侧侧壁时,被中间夹层拦阻膜204阻挡,从而无法继续将该包装袋彻底撕开一分为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易撕口(201)、热封条(202)、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和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其中,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封合在一起,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形成在包装袋的一端,左、右两个易撕口(201)分别开在该端的两侧边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易撕不离断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易撕口(201)、热封条(202)、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和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其中,上层膜(203)、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下层膜(205)封合在一起,包装袋内腔开口(206)形成在包装袋的一端,左、右两个易撕口(201)分别开在该端的两侧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中间夹层拦阻膜(204)位于包装袋两侧上层膜(203)和下层膜(205)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永穆慧玲杜鹏房龙梅白霜杨昌林李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