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092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苗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该方法采用虾苗微乳配合饲料、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以及鲤鱼鱼苗配合饲料替代天然饵料,通过前期通过遮荫网遮荫处理,中后期采用采用紫外线消毒及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并适度掌握空气泵增氧时间及换水量。该方法具有用地、用水少、苗种培育成活率高、集约化生产程度高以及易形成产业化发展等优点,同时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值得推广。

The method of factory breeding of whiteba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苗育种
,具体为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银白鱼(Anabariliusalburnops)为滇池特有的土著物种。由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后,昆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活污染加重,滇池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质变差,滇池银白鱼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几近消失,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同时被云南省列为特有珍稀保护动物。银白鱼曾是滇池主要经济鱼类,为白鱼属中个体较大种类,肉厚、肉质鲜美,深受昆明广大市民青睐,具有较大科研价值、保护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目前未发现有关银白鱼苗种的培育方法,甚至现有的鲤形目鲤科的下的其他白鱼属苗种培育方法均鲜见记载,亟待开展人工繁育促进滇池银白鱼恢复扩大种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用于尽快恢复滇池银白鱼种群。本专利技术的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缸内采用井水,缸顶设置遮阴网;受精卵置于培育缸进行孵化,密度为1.2万粒/m3水,水温保持在13-17℃,鱼苗出膜卵黄囊吸收能水平游泳后,采用虾苗微乳配合饲料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1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2)鱼苗长至全长12mm-15mm时,水温保持在14-18℃,采用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饵料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3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3)鱼苗长至全长30mm-35mm时,水温保持在16-20℃,采用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采取干料抛洒投喂,每日投喂4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6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4)鱼苗长至全长50-55mm时,水温保持在18-22℃,采用破碎后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所述饲料粒径0.08mm-0.2mm,投喂时定点把饵料撒入水中,每日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50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5)鱼苗长至全长80mm以上时,水温保持在19-23℃,采用鲤鱼鱼苗配合饲料配合饵料,粒径1mm,投喂时定点把饵料撒入水中,每日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150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15-20天使用1次光合细菌,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即完成滇池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按重量百分比记,所述虾苗微乳配合饲料、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48%,粗脂肪含量≥5%,粗纤维含量≤5%,粗灰分含量≤15%,钙含量≤5,总磷含量≥1%,赖氨酸含量≥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选择,步骤2)选用的饲料为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乳配合饲料1号,步骤3)选用的饲料为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2号,步骤4)选用的饲料为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3号。按重量百分比记,所述鲤鱼鱼苗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35%,粗脂肪含量≥4%,粗灰分含量≤14%,总磷含量≥0.9%,赖氨酸含量≥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选择,步骤4)选用的饲料为云南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110,步骤5选用的饲料为云南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饵料:滇池银白鱼自然条件下鱼苗的开口饵料主要是轮虫和单胞藻类,工厂化设施培育条件下,无法通过肥水培育轮虫获取鱼苗的开口饵料,采用适宜的人工开口饵料替代天然饵料是工厂化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创新点在于水质管控:滇池银白鱼自然条件下生活于滇池水域,而滇池水域病原体较多,用井水替代后苗种培育过程中基本未发生病原体性鱼病。另外,工厂化苗种培育由于水体小,养殖密度大,水质很容易发生变化,空气泵增氧和换水量能避免鱼苗大批死亡或整缸死亡;进一步的,前期通过遮荫网遮荫处理,避免井水内浮游植物产生氧气导致鱼苗气泡病,中后期采用采用紫外线消毒及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滇池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具有用地、用水少、苗种培育成活率高、集约化生产程度高以及易形成产业化发展等优点,同时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培育缸内采用井水,缸顶设置遮阴网;受精卵置于培育缸进行孵化,密度为1.2万粒/m3水,水温保持在13-17℃,鱼苗出膜卵黄囊吸收能水平游泳后,采用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乳配合饲料1号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1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鱼苗长至全长12mm-15mm时,水温保持在14-18℃,采用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2号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3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鱼苗长至全长30mm-35mm时,水温保持在16-20℃,采用山东一诺海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3号进行投喂,采取干料抛洒投喂,每日投喂4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6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鱼苗长至全长50-55mm时,水温保持在18-22℃,云南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110,投喂时定点把饵料撒入水中,每日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50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鱼苗长至全长80mm以上时,水温保持在19-23℃,采用云南巨星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110,粒径1mm,投喂时定点把饵料撒入水中,每日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150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15-20天使用1次光合细菌,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即完成滇池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培育缸内采用井水,缸顶设置遮阴网;受精卵置于培育缸进行孵化,密度为1.2万粒/m

【技术特征摘要】
1.银白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育缸内采用井水,缸顶设置遮阴网;受精卵置于培育缸进行孵化,密度为1.2万粒/m3水,水温保持在13-17℃,鱼苗出膜卵黄囊吸收能水平游泳后,采用虾苗微乳配合饲料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1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
鱼苗长至全长12mm-15mm时,水温保持在14-18℃,采用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饵料与水按重量比1:200的比例稀释后用吸管进行投喂,每日投喂6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3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
鱼苗长至全长30mm-35mm时,水温保持在16-20℃,采用虾苗微球饵料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采取干料抛洒投喂,每日投喂4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6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物虹吸法排污;
鱼苗长至全长50-55mm时,水温保持在18-22℃,采用破碎的鲤鱼鱼苗配合饲料,所述饲料粒径0.08mm-0.2mm,投喂时定点把饵料撒入水中,每日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饵料重量50g;水质管控主要措施为空气泵充气增氧,5-7天定期更新缸水1/3-1/2,培育缸加装过滤桶净化水质,缸底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茂肖勇安莉杨剑虹曲品蒋荣民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