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明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84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6:28
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包括:做功夹臂、防滑胶垫、组件连接架、A型油缸、B型油缸、移动驱动组合、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移动滑动轮组、顶升梁架、千斤顶安装槽孔。其特征是:1)、油缸控制相对的做功夹臂作反向水平运动实现对荷载锁定或解锁。2)、组件连接架将构件联结一体然后通过其内的油缸伸缩使做功夹臂在荷载锁定或解锁时做到普适性。3)、移动滑动轮组使组件连接架与顶升梁架在承载前保持间距而在承载时支承其上。4)、移动驱动组合使装置能前后移动以适配不同轴距的车辆。5)、移动驱动组合和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使装置实现动态约束。6)、千斤顶做顶升或复位操作使装置实现工作荷载的承接转换。

A kind of working load undertak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park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
本技术技术为一种工作荷载承接装置,主要应用于智能泊车机器人(或称摆渡车)及类似自动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当今智能泊车机器人(或称摆渡车)的荷载承接方式主要有荷载背负托板和承重梭齿交换两种模式。本工作荷载承接装置有别于前述两种主流荷载承接模式,同时相比于第一种的荷载背负托板方式具有明显优点,一是在智能停车场构建时少了背负托板的硬件配置减少成本投入,二是减少了在车辆摆渡(泊车)时背负托板的往返运送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有别于前述两种荷载承接方式,采用四对机械夹臂简单有效地实现对工作荷载的承接。本技术的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包括:做功夹臂(1),防滑胶垫(2),组件连接架(3),A型油缸(4),B型油缸(5),移动驱动组合(6),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7),移动滑动轮组(8),顶升梁架(9),千斤顶安装槽孔(10)。其特征在于采用有别现行主流的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转换承接方式,通过精巧简单的结构达成做功目标。做功夹臂(1)采用H钢(或钢板、方钢)加工制作,强度应满足工作荷载和保证率系数要求;防滑胶垫(2)用天然或人工橡胶等能有效增大做功夹臂与工作荷载接触面摩擦力相应材料制作;组件连接架(3)是一种由钢质材料制作是将装置各种构件连接成一体连结构件;A型油缸(4)是使做功夹臂(1)进行平面转动做功的构件;B型油缸(5)是使本装置适应不同工作荷载承接点宽度的普适性组件;移动驱动组合(6)和移动约束齿轮及刹车组合(7)是使装置在做功时以适应不同荷载轮径及荷载轴距的位置驱动及约束组件;移动滑动轮组(8)是组件连接架(3)在进行前后位置移动时使顶升梁架(9)与组件连接架(3)保持一定的间距(或称高差)的组件;顶升梁架(9)是使装置做功时由多点做功(顶升)集合成整体的作用构件;千斤顶安装孔槽(10)是作用于本装置进行工作荷载顶升构件的安装接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组合后承接工作荷载的3D示意图;(图2)是本装置组合后承接工作荷载的水平投影图;(图3)是本装置组合后承接工作荷载侧视图;(图4)是本装置组合后承接工作荷载正视图;(图5)是本装置的水平投影图;(图6)是本装置的3D结构图;(图7)是本装置的局部3D结构图;(图8)是本装置组合后工作流程开始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装置组合后工作流程过程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装置实例:做功夹臂(1)工作时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两两相对的A型油缸(4)做伸缩运动,使得两两相对的做功夹臂(1)进行反向水平转动实现对工作荷载(车轮)的锁定或解锁。B型油缸(5)是本装置前后两部分的联接构件,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B型油缸(5)的伸缩量以达成锁定目标的普适性。移动驱动组合(6)包括:电机(6-1),减速传动及驱动齿轮(6-2),齿条(6-3)组成。做功时是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电机(6-1)带动减速传动及驱动齿轮(6-2),沿齿条(6-3)前后进行移动,以使安装在智能泊车机器人上的两套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协同工作以适应不同车辆轴距。置做功流程:一、在装置潜入车辆底部前做功夹臂(1)均为收缩状态,详见:图8。二、由车头或车尾潜入待前排做功夹臂(1)通过第一排车轮后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控制A型油缸(4)打开装置后排二个做功夹臂(1-3、1-4),详见:图9。三、当打开的做功夹臂(1)抵达车轮时,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A型油缸(4)打开前排二个做功夹臂(1-1、1-2)实现对车轮的水平锁定;如果做功夹臂(1)没有完全打开就锁定车轮,或做功夹臂(1)完全打开仍无法锁定车轮,则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B型油缸(5)做或伸、或缩运动达成做功夹臂(1)完全打开时能刚好锁定车轮;如果前后二套装置没有同步抵达车轮,则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移动驱动组合(6)做前或后移动以适应不同的车辆轴距,使二套装置同步,详见:图2。四、做功夹臂(1)锁定四个车轮后,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千斤顶安装槽孔(10)内的千斤顶,将车辆(工作荷载)顶升实现荷载承接转换(由车轮驻停位支承,转为智能泊车机器人承接荷载)。五、智能泊车机器人将车辆运送到目的地后,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安装在千斤顶安装槽孔(10)内的千斤顶复位,放下车辆以使车轮支承在车库停放架或接发车位驻车架上;然后,由配套的专用智能模块通过控制A型油缸(4)使做功夹臂(1)成收缩状态(详见:图8),智能泊车机器人从车辆底部前端或后端潜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包括:做功夹臂(1),防滑胶垫(2),组件连/n接架(3),A 型油缸(4),B 型油缸(5),移动驱动组合(6),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n(7),移动滑动轮组(8),顶升梁架(9),千斤顶安装槽孔(10),其特征是通过两两相对/n的A 型油缸(4)控制同样是两两相对的做功夹臂(1)作反向水平运动,实现对工作荷载/n的水平锁定或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包括:做功夹臂(1),防滑胶垫(2),组件连
接架(3),A型油缸(4),B型油缸(5),移动驱动组合(6),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
(7),移动滑动轮组(8),顶升梁架(9),千斤顶安装槽孔(10),其特征是通过两两相对
的A型油缸(4)控制同样是两两相对的做功夹臂(1)作反向水平运动,实现对工作荷载
的水平锁定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泊车机器人工作荷载承接装置,其特征是通过组件连接
架(3)将装置构件包括:做功夹臂(1),防滑胶垫(2),A型油缸(4),B型油缸(5),
移动驱动组合(6),移动约束齿轮及制动组合(7),移动滑动轮组(8)联结成一体,然
后通过的B型油缸(5)的伸缩操作,使两两相对的做功夹臂(1)在进行工作荷载水平锁
定或解锁时能适应不同直径的车辆轮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