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650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在墩柱外侧设置上层抱箍和下层抱箍,分别在上层抱箍和下层抱箍的内侧壁上设置接缝密闭体;在下层抱箍与上层抱箍外侧壁上的挂杆挡板之间设置连接挂杆,并通过挂杆紧固栓紧固;在下层抱箍的外侧设置箍侧支板,并在箍侧支板上设置撑杆连接体;在上层抱箍的外侧设置与撑杆连接体相接的抱箍支撑杆;在上层抱箍的上部沿墩柱的外周设置雨布顶环,并通过帽环箍筋将雨布顶环与墩柱连接紧密;使雨布底环与箍侧支板通过底环连接体和底环紧固栓连接;在雨布顶环与雨布底环之间设置挡水雨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升上层抱箍与下层抱箍的连接强度,并可降低雨水对上层抱箍和下层抱箍的影响。

Hoop device of cast-in-place cover beam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抱箍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降雨对抱箍装置影响的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适用于现浇盖梁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抱箍装置的设置不但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支模的难度,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既有工程结构在承载中的作用,节省工程措施费。在实际施工中,抱箍结构的连接强度问题和耐久性问题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盖梁抱箍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立柱顶端部位设置抱箍,抱箍由两个立式半圆弧板构成管状结构,两个半圆弧板通过两端立翼板连接,两立翼板顶部设有上盖板,纵梁采用单层双排贝雷片,贝雷片分别定位在上盖板上,双排贝雷片并通过双拼槽钢拉结成一体。该装置可充分利用立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而且,该结构中抱箍与立柱的连接强度有限,且未能解决抱箍结构的耐久性提升问题。鉴于此,为提升抱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现场布设方便,不但可以提升上层抱箍与下层抱箍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降低雨水对上层抱箍和下层抱箍影响的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br>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设置在墩柱(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层抱箍(2),下层抱箍(3),连接挂杆(6),箍侧支板(8),撑杆连接体(9),雨布顶环(11),雨布底环(13)以及挡水雨布(16);/n其中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设置在墩柱(1)外侧,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通过连接挂杆(6)连接;下层抱箍(3)的外侧设置箍侧支板(8),撑杆连接体(9)连接上层抱箍(2)的外侧和箍侧支板(8);/n其中上层抱箍(2)的上部沿墩柱(1)的外周设置雨布顶环(11),雨布顶环(11)连接于墩柱(1),箍侧支板(8)上连接有雨布底环(13),雨布顶环(11)与雨布底环(13)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设置在墩柱(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抱箍(2),下层抱箍(3),连接挂杆(6),箍侧支板(8),撑杆连接体(9),雨布顶环(11),雨布底环(13)以及挡水雨布(16);
其中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设置在墩柱(1)外侧,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通过连接挂杆(6)连接;下层抱箍(3)的外侧设置箍侧支板(8),撑杆连接体(9)连接上层抱箍(2)的外侧和箍侧支板(8);
其中上层抱箍(2)的上部沿墩柱(1)的外周设置雨布顶环(11),雨布顶环(11)连接于墩柱(1),箍侧支板(8)上连接有雨布底环(13),雨布顶环(11)与雨布底环(13)之间设置挡水雨布(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的内侧壁上设置接缝密闭体(4),接缝密闭体(4)置于上层抱箍(2)和下层抱箍(3)和墩柱(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抱箍(3)与上层抱箍(2)外侧壁上设置有挂杆挡板(5),下层抱箍(3)与上层抱箍(2)对应位置的挂杆挡板(5)之间设置连接挂杆(6),连接挂杆(6)通过挂杆紧固栓(7)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盖梁支模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箍侧支板(8)上设置撑杆连接体(9),上层抱箍(2)的外侧设置与撑杆连接体(9)相接的抱箍支撑杆(10),撑杆连接体(9)的一端置于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壮飞周圣兰张晓龙王如宝钟尤志张茂坤汪礼华张瑨赵新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