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括两端盖、第一侧梁、第二侧梁和定位座,端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平行设置于两端盖之间,并与两端盖围合形成矩形框状结构;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开设切角,且于侧边沿的不同位置处设有抵持凸起,定位座与所端盖压铸成型于一体,并用于安装定位信号电源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箱体结构的端盖及定位座压铸成型于一体,以提高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安装精度,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能够灵活地与两端盖围合形成不同尺寸规格的矩形框状结构,以满足不同显示幅面的显示装置中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安装需要,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Display device and its box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本技术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户外以及大型显示的显示装置,一般是由多个显示屏拼接形成,通常情况下,是将多个显示屏安装在箱体上,并且显示屏电性连接至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以实现显示画面的调控,呈现大屏显示效果。供电模块或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控制模块通常集成设置在信号电源盒中,随信号电源盒安装至箱体。然而,目前的箱体结构形式单一,采用片材焊接形成,不仅精度低,同时尺寸规格统一,对于不同规格显示装置,需要重新修改生产治具,影响加工效率,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精度高且成本低的箱体结构以及包括该箱体结构的显示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信号电源盒;所述箱体结构包括:两端盖,所述端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平行设置于两所述端盖之间,并与两所述端盖围合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开设切角,且于所述侧边沿的不同位置处设有抵持凸起,当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相抵时,所述抵持凸起相互抵接并能够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以将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拼接于一体;定位座,与所端盖压铸成型于一体,并用于安装定位所述信号电源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包括安装板和位于安装板两侧的限位片,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限位片围合形成限位槽,以在所述信号电源盒安装于所述定位座时,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信号电源盒上的凸块相配合,所述安装板上和所述凸块上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位,以在所述凸块配合于所述限位槽时,穿过所述安装孔位的连接件能够将所述凸块锁定于所述限位槽,以将所述信号电源盒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端盖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有连接角片,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具有插接口,所述连接角片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口;所述连接角片与所述插接口的侧壁开始有连接孔位,穿过所述连接孔位的连接件能够将所述连接角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插接口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凸起相互抵接的端面具有0°至90°的斜角,以在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拼接在一起时,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呈夹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角具有斜面,所述斜面相对所述箱体结构的安装面呈0°至90°的夹角,所述抵持凸起设置于所述斜面;和/或,所述抵持凸起固定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侧梁或所述第二侧梁相对应的一侧。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箱体结构,还包括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所述信号电源盒通过定位座安装于两所述端盖之间,所述显示模组安装于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并与所述信号电源盒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电源盒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与所述信号电源盒两侧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分别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垂直连接于所述加强筋的中部,将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分隔成两行、两列排布的四个安装槽位,四个所述安装槽位分别能够安装所述显示模组并将所述显示模组拼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槽的对角长度大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位的周侧分别设有磁吸件,所述显示模组设有与所述磁吸件相对应的磁吸部,当所述显示模组装配至所述安装槽位时,所述磁吸件能够吸附所述磁吸部,以将所述显示模组预固定于所述箱体结构;和/或,所述安装槽位的周侧分别设有卡扣件,所述显示模组设有与所述卡扣件相配合的配合部,当所述显示模组装配至所述安装槽位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所在一侧留有操作孔位,且所述显示模组设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从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贯穿至显示面并与操作孔位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电源盒设有防水件,当所述信号电源盒与所述显示模组相连时,所述防水件能够密封所述信号电源盒与所述显示模组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显示模组的接口处可拆卸地设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包括盖板、座体和防水圈,所述座体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防水圈套设于所述座体;当所述防水盖盖设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接口处时,所述防水圈夹设于所述座体与所述接口的侧壁之间。本技术的显示装置及其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的端盖及定位座压铸成型于一体,以提高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安装精度,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能够灵活地与两端盖围合形成不同尺寸规格的矩形框状结构,以满足不同显示幅面的显示装置中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安装需要,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箱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示出的箱体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信号电源盒从前侧移离箱体结构时示意图;图6为图5示出的显示装置中,信号电源盒通过定位座连接于箱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示出的显示装置的箱体结构中,安装板及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示出的显示装置的箱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的背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的背侧立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1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中,对信号电源盒和显示模组进行后维护时示意图;图1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中,箱体结构的两个矩形框状结构垂直拼接时俯视示意图;图13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中,箱体结构的两个矩形框状结构垂直拼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移除了靠近拼接处的显示模组;图14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箱体结构的两个矩形框状结构呈5°夹角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箱体结构的两个矩形框状结构呈10°夹角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与信号电源盒的分解示意图;图17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信号电源盒设置防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信号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n两端盖,所述端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平行设置于两所述端盖之间,并与两所述端盖围合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开设切角,且于所述侧边沿的不同位置处设有抵持凸起,当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相抵时,所述抵持凸起相互抵接并能够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以将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拼接于一体;/n定位座,与所端盖压铸成型于一体,并用于安装定位所述信号电源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结构,用于安装信号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
两端盖,所述端盖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侧梁和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平行设置于两所述端盖之间,并与两所述端盖围合形成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开设切角,且于所述侧边沿的不同位置处设有抵持凸起,当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的侧边沿相抵时,所述抵持凸起相互抵接并能够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以将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拼接于一体;
定位座,与所端盖压铸成型于一体,并用于安装定位所述信号电源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包括安装板和位于安装板两侧的限位片,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限位片围合形成限位槽,以在所述信号电源盒安装于所述定位座时,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信号电源盒上的凸块相配合,所述安装板上和所述凸块上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位,以在所述凸块配合于所述限位槽时,穿过所述安装孔位的连接件能够将所述凸块锁定于所述限位槽,以将所述信号电源盒固定连接于两所述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有连接角片,所述第一侧梁和所述第二侧梁具有插接口,所述连接角片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口;所述连接角片与所述插接口的侧壁开始有连接孔位,穿过所述连接孔位的连接件能够将所述连接角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插接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凸起相互抵接的端面具有0°至90°的斜角,以在两所述矩形框状结构拼接在一起时,所述矩形框状结构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具有斜面,所述斜面相对所述箱体结构的安装面呈0°至90°的夹角,所述抵持凸起设置于所述斜面;
和/或,所述抵持凸起固定于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侧梁或所述第二侧梁相对应的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