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24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外壳、PCB板及防静电组件,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PCB板和防静电组件分别容置于安装腔体内;防静电组件包括防护电路板、接地线、贴片二极管及多个磁珠,防护电路板设置于安装腔体内,接地线的第一端与防护电路板连接,接地线的第二端与壳体连接,贴片二极管设置于防护电路板上,贴片二极管与壳体的接地端电连接,各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一端与PCB板连接,各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二端与壳体的接地端连接。从而能够对产品上的静电进行抑制和消除,这样既可以使产品避免静电所带来的故障和损坏,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直通率和成品率,从而避免了由静电干扰所带来的经济和物料上的浪费。

Electrostatic elimin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消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静电消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虽然它不经常被我们看到,但它的影子却无处不在。这就不但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跟工作,而且所带来的危害是相当巨大的。下面我们主要描述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和静电释放的设计方案。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使用等等。那么为了消除这些静电所带来的危害,工程师都会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做一些处理,比如:金属外壳接大地;加压敏电阻;加TVS器件;加电感、电容等等。在做了这些处理往往会对静电的消除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要求更加严格、防静电等级更加高的产品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就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未能将所用元器件的功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所以就必须考虑到外壳结构的设计和接地的合理性以及防静电元器件的选择和元器件之间的搭配就特别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静电消除装置,能够对产品上的静电进行抑制和消除,这样既可以使产品避免静电所带来的故障和损坏,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直通率和成品率,从而避免了由静电干扰所带来的经济和物料上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外壳、PCB板及防静电组件,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PCB板和所述防静电组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固定螺丝,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设所述通孔;所述防静电组件包括防护电路板、接地线、贴片二极管及多个磁珠,所述防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电路板连接,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贴片二极管设置于所述防护电路板上,且所述贴片二极管的一端用于电连接外部的输入电压,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电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包括电路基板及防静电电路,所述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防静电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单元、突波吸收单元及负载,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作为防静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通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电感L1及电容C1,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用于作为防静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单元为ESD放电二极管,且所述ESD放电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ESD放电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电路还包括静电抑制器,所述静电抑制器的一端用于电连接所述防静电电路中的I/O端口,所述静电抑制器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还包括连接端子及多个ESD吸收器,所述连接端子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脚,各所述连接管脚分别一一对应与各所述ESD吸收器的第一端电连接,各所述ESD吸收器的第二端分别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珠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二极管为ESD保护二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压为+5V的输入电压。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静电消除装置,通过设置防护电路板和接地线,这样可以堵住静电向PCB板上的敏感器件放电,通过设置贴片二极管及多个磁珠,为耦合到+5V输入电压上的静电提供一个低阻抗的回路,减小了静电的回路面积,避免静电流过主芯片,并且磁珠能够很好的抑制衰减ESD电流。从而能够对产品上的静电进行抑制和消除,这样既可以使产品避免静电所带来的故障和损坏,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直通率和成品率,从而避免了由静电干扰所带来的经济和物料上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静电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静电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静电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静电消除装置的防静电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图1所示的静电消除装置的静电抑制器的电路图;图6为图1所示的静电消除装置的连接端子及多个ESD吸收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外壳100、PCB板200及防静电组件300,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110,所述PCB板和所述防静电组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壳100用于保护容置产品,并且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PCB板200用于实现产品的功能;所述防静电组件300用于消除和抑制静电。静电释放(ESD)的整改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三字“堵”“防”“疏”。“堵”顾名思义就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PCB板及防静电组件,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PCB板和所述防静电组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n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固定螺丝,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设所述通孔;/n所述防静电组件包括防护电路板、接地线、贴片二极管及多个磁珠,所述防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电路板连接,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贴片二极管设置于所述防护电路板上,且所述贴片二极管的一端用于电连接外部的输入电压,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电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PCB板及防静电组件,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PCB板和所述防静电组件分别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
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固定螺丝,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设所述通孔;
所述防静电组件包括防护电路板、接地线、贴片二极管及多个磁珠,所述防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接地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电路板连接,所述接地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贴片二极管设置于所述防护电路板上,且所述贴片二极管的一端用于电连接外部的输入电压,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电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一端与所述PCB板连接,各所述磁珠串联连接后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电路基板及防静电电路,所述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防静电电路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单元、突波吸收单元及负载,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作为防静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辉叶国勇胡瑞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纬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