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95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包括骨架、初级缠绕组件、屏蔽缠绕组件、次级绕组、辅助电源绕组及骨架上设置有绕线区;初级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第一初级绕组缠绕于骨架的绕线区上;屏蔽绕组包括第一屏蔽绕组及第二屏蔽绕组,第一屏蔽绕组缠绕于第一初级绕组外;次级绕组缠绕于第一屏蔽绕组外,第二屏蔽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第二初级绕组反相位逆绕于第二屏蔽绕组外;辅助电源绕组缠绕于第二初级绕组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减小了对初级绕组间分布电容,进而减小初级和次级层间的耦合电容,那么绕组的端口等效电容也随之变小,从而达到减小电磁干扰的目的。

Transformer for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former for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which comprises a skeleton, a primary winding component, a shield winding component, a secondary winding, an auxiliary power supply winding and a winding area arranged on the skeleton; the primary win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primary winding and a second primary winding, the first primary winding is wound on the winding area of the skeleton; the shield winding comprises a first shield winding and a second screen Shield winding: the first shield winding is wound outside the first primary winding; the secondary winding is wound outside the first shield winding; the second shield winding is wound outside the secondary winding; the second primary winding is anti phase wound outside the second shield winding; the auxiliary power winding is wound outside the second primary wind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a transformer for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which reduces the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between the primary wind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coupling capacitance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yers, so the port equivalent capacitance of the winding also becomes smaller,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在现目前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几乎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接触得到,然而现代的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线路也越来越复杂,电磁干扰(EMI)和电磁兼容性问题变成了主要问题。为了减少这些电子产品在工作状态下给外界带来的干扰和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制定与之对应的标准来判断电子产品的合格与否。为了减小这些干扰,工程师们都知道做一些防电磁干扰(EMI)的方法,比如:滤波电路用一级、两级甚至三级滤波、调整PCB铜箔的走线、增加一些吸收电路、在晶体管的引脚加一些磁珠等等。然而,众所周知增加元器件务必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工作效率的降低以及多一个元器件多一份风险。我们都知道产生电磁干扰(EMI)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电磁干扰(EMI)三要素: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或传输通道)以及敏感设备。那么如何在不影响效率、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简单而有效的减小电磁干扰(EMI)就成为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的以及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绕线区;初级缠绕组件,所述初级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区上;屏蔽缠绕组件,所述屏蔽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绕组及第二屏蔽绕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外;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外,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次级绕组外,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反相位逆绕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外;及辅助电源绕组,所述辅助电源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圈数和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圈数比为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径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径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的缠绕方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绕线圈数为28TS~32T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带,所述第一绝缘带包覆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带,所述第二绝缘带包覆于所述次级绕组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带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绝缘带的厚度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绕线为铜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上开设有入线槽和出线槽,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起始端嵌置于所述入线槽内,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收线端嵌置于所述出线槽内。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通过设置反相位逆绕的第二初级绕组,并且,调整第二初级绕组的起收线端,来减小对初级绕组间分布电容,再通过在第一初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间添加屏蔽绕组,来减小了初级和次级层间的耦合电容,综上所述采用变压器反相位逆绕法让线圈上下层相邻匝间的压差变小,这就让分布电容和耦合电容变小,那么绕组的端口等效电容也随之变小,从而达到减小电磁干扰的目的;并且,该变压器的结构简单,绕线方便,相比于现有的变压器来说,不仅不会影响变压器的效率和成本,还可以提高对电磁的抗干扰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电磁干扰(EMI)的三要素: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或传输通道)以及敏感设备。此方案就是从电磁干扰(EMI)的源头入手去决解。在反激式的变压器设计中,我们通常会用三明治绕法中的初级夹次级的绕法来设计,这种绕法可以减小变压器的漏感,减小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从而来减小吸收电路,间接地提高产品效率。但是采用三明治绕法会增加初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充放,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它还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LC振荡器会产生振铃噪声,这些就将产生电磁干扰从而给外界带来干扰。反激式单输出电源变压器设计(普通三明治绕法),变压器分为4个绕组,初级绕组N1、N3,次级绕组N2,辅助电源绕组N4。普通三明治绕法导致变压器的分布电容和初次级的耦合电容加大,导致电磁干扰(EMI)加大。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包括:骨架100,初级缠绕组件200、屏蔽缠绕组件300、次级绕组400及辅助电源绕组5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骨架100用于缠绕各个线圈;所述初级缠绕组件200用于接收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提供输入电压信号给所述次级绕组;所述屏蔽缠绕组件300接地,并且作为变压器的屏蔽层,用于调整变压器的寄生电容,并抑制EMI干扰;所述次级绕组400与负载相连,用于根据输入电压信号输出供电电压,给负载供电;所述辅助电源绕组500用于将供电电压转化为辅助电压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骨架100上设置有绕线区110;所述绕线区110为一个U型绕线结构,方便实现对各个线圈的绕线,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请参阅图2,所述初级缠绕组件200包括第一初级绕组210和第二初级绕组220,所述第一初级绕组210缠绕于所述骨架100的绕线区110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绕线区;/n初级缠绕组件,所述初级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区上;/n屏蔽缠绕组件,所述屏蔽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绕组及第二屏蔽绕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外;/n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外,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次级绕组外,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反相位逆绕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外;及/n辅助电源绕组,所述辅助电源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绕线区;
初级缠绕组件,所述初级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缠绕于所述骨架的绕线区上;
屏蔽缠绕组件,所述屏蔽缠绕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绕组及第二屏蔽绕组,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外;
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外,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缠绕于所述次级绕组外,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反相位逆绕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外;及
辅助电源绕组,所述辅助电源绕组缠绕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圈数和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圈数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径与所述第二屏蔽绕组的绕线线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电磁干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辉胡瑞刚叶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纬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