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9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座以及设置在炉头座中部的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上设有出气孔或出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分布的内、外环火盖,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设有进气口,沿内、外环火盖的内侧面均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燃气器具上,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器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燃气炉上的燃 烧器。技术背景目前,燃气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能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家庭生活中, 而市场上出现的燃气炉主要由点火器、开关、炉座、燃烧器及其引射进气 管、气室和燃烧室构成,燃烧器的气室为环状气室,环状气室的中间设置 有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以及环状气室的环形面上分布多个燃烧孔,使用时 火盖及环状气室的环形面同时出火,通过开关控制火势的强弱,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大部分现有的燃气炉是将燃烧器的燃烧孔设置在环状气室的环 形面上,出火方向向上,当锅放置于燃烧器上时,燃烧孔的火焰受锅底的压力向外侧分散开来,从底部直冲锅沿,热转换效率低;另外,由于燃烧 孔的出火方向都是向上的,容易发生燃烧孔堵塞等问题,影响燃气炉的稳 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 简单,热效率高,而且使用控制方便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三维立体聚能 燃烧器,包括炉头座以及设置在炉头座中部的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上设有 出气孔或出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 分布的内、外环火盖,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设有进气口,沿内、外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设置的 进气口为分别独立设置的进气孔。所述内、外环火盖活动安装于炉头座上,炉头座的内侧设置有凸台, 内、外环火盖的底部设有凹部与凸台配合相接。所述内、外环火盖的侧腰面设置有斜面,出气孔或出气槽设置在该斜 面上。所述外环火盖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斜面,出气孔或出气槽周向对称分布并向外环火盖的中心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 。所述炉头座上设有两层或多层进风环,进风环上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分别设置在内环火盖以及外环火盖的下方。所述炉头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中空导管,分别连接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的进气口。所述炉头座外侧设置有装饰圈,该装饰圈位于内、外环火盖之间。所述外环火盖的外侧面周向均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采用炉头座上设置主要由内、外环火盖构成的双层出火结 构,并且出气孔或出气槽设置在内、外环火盖的侧面,使出火的方向指向 中心,使火力更加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燃烧器热量的集中 输出和热转换效率,从而加快了煮食的速度。2、 本专利技术内、外环火盖的进气孔相互分离,独立连接中空导管,通 过调节装置可以分别控制中心火盖出火、内环火盖出火以及外环火盖出 火,实现燃烧器的多种燃烧配合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调节 方便,热效率为现有燃烧器的1.5倍以上,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l为燃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头座2、中心火盖3、内环火盖4、外环火 盖5、出气孔或出气槽6、进风口 7、装饰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 设置在炉头座1中部的中心火盖2,中心火盖2上设有出气孔或出气槽5, 中心火盖2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分布的内、外环火盖3、 4,内、 外环火盖3、 4以及中心火盖2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进气口,内、外环火 盖3、 4活动安装于炉头座1上,炉头座1的内侧设置有凸台,内、外环 火盖的底部设有凹部与凸台配合相接。沿内、外环火盖3、 4的内侧面均 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5,外环火盖4的外侧面周向均布若干个出 气孔或出气槽。内、外环火盖3、 4侧腰面设置有斜面,出气孔或出气槽 设置在该斜面上,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4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斜面,出 气孔或出气槽5周向对称分布并向外环火盖4的中心倾斜,倾斜角度为 20~45° 。炉头座1上设有两层或多层进风环,进风环上设有进风口 6, 该进风口 6分别设置在内环火盖3以及外环火盖4的下方,炉头座1的底 部设有若干个中空导管,分别连接内、外环火盖3、 4以及中心火盖2的 进气口,中空导管的输入口上设置有控制装置,通过该控制装置切换内、 外环火盖3、 4以及中心火盖2的供气状态,炉头座外侧设置有装饰圈7, 该装饰圈7位于内、外环火盖3、 4之间。使用过程中,打开燃气炉的供气阀门,燃气通过管道进入炉头座的底部的中空导管,通过中空导管输送到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的进气孔, 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按压燃气炉上的旋扭开关即可点燃燃烧器,进入工作 状态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的供气状态,使用 方便。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内、外环火盖的出气孔或出气槽 还可以单独设置在该火盖的内侧面,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做多种修改和变 化,在不脱离专利技术的精神下,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设置在炉头座(1)中部的中心火盖(2),中心火盖(2)上设有出气孔或出气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2)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分布的内、外环火盖(3)、(4),内、外环火盖(3)、(4)以及中心火盖(2)设有进气口,沿内、外环火盖(3)、(4)的内侧面均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外环火盖(3)、 (4)以及中心火盖(2)设置的进气口为分别独立设 置的进气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环火盖(3)、 (4)活动安装于炉头座上,炉头座的内侧设置有 凸台,内、外环火盖的底部设有凹部与凸台配合相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外环火盖(3)、 (4)侧腰面设置有斜面,出气孔或出气槽(5) 设置在该斜面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环火盖(4)的内、外侧均设置有斜面,出气孔或出气槽周向对称分布 并向外环火盖(4)的中心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炉头座上设有两层或多层进风环,进风环上设有进风口 (6),该进风口 (6) 分别设置在内环火盖(3)以及外环火盖(4)的下方。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头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中空导管,分别连接内、外环火盖(3)、 (4) 以及中心火盖(2)的进气口。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外侧设置有装饰圈(7),该装饰圈(7)位于内、外环火盖之 间。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4)的外侧面周向均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座以及设置在炉头座中部的中心火盖,中心火盖上设有出气孔或出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分布的内、外环火盖,内、外环火盖以及中心火盖设有进气口,沿内、外环火盖的内侧面均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本专利技术用于燃气器具上,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文档编号F23D14/48GK1012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包括炉头座(1)以及设置在炉头座(1)中部的中心火盖(2),中心火盖(2)上设有出气孔或出气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2)的外围设置有呈阶梯状分层分布的内、外环火盖(3)、(4),内、外环火盖(3)、(4)以及中心火盖(2)设有进气口,沿内、外环火盖(3)、(4)的内侧面均匀分布若干个出气孔或出气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言仇明贵朱白龙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