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郜旭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09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医疗床,医疗床的一端设置有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医疗床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上肢支撑座、第一支撑导向柱、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一导向滑块,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支撑板、导向横板、第二导向滑块、第二支撑导向柱、第二压力弹簧、连接板和下肢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适用范围广,通过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和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可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康复训练,便于患者快速康复,有利于患者的体力恢复和信心建立,并避免致残的情况发生。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对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心梗及冠心病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抢救、支架、搭桥等手术手段的介入,仅是治疗的一半,而另一半则需要及时和长期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美国的一研究机构对8440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追踪显示,与没有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相比,那些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冠心病死亡率减少了31%,由此可见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在康复治疗中,第一阶段为住院期间,病人在急性病况接受治疗并稳定下来后,就要立刻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其及早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应从稳定后的第一天即刻开始,在这一阶段,具体康复治疗从卧床的肢体活动开始,由于现有的医疗床不具备相应的上肢和下肢所使用的康复训练装置,使得患者的上肢和下肢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不利于下一步下床、站立、行走的练习,而且容易引起诸如体力降低,关节僵硬,直立性低血压和腿静脉栓塞等状况,对于患者的体力恢复、信心建立以及减少致残等方面均有不良影响,因此,急需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其适用范围广,通过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和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可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康复训练,便于患者快速康复,有利于患者的体力恢复和信心建立,并避免致残的情况发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医疗床,所述医疗床的一端设置有上肢康复训练机构,所述医疗床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所述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上肢支撑座、第一支撑导向柱、第一压力弹簧和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杆对称安装在医疗床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导向柱和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撑导向柱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导向柱和第一压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和上肢支撑座,所述上肢支撑座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且对称排列的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安装在第一伸缩杆上;所述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支撑板、导向横板、第二导向滑块、第二支撑导向柱、第二压力弹簧、连接板和下肢支撑座,所述第二伸缩杆对称安装在医疗床的两侧,平行排列的第二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垂直连接有导向横板,所述导向横板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所述第二导向滑块的一侧端面连接有第二支撑导向柱,所述第二支撑导向柱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导向柱和第二压力弹簧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和支撑板,所述第二导向滑块还通过连接板连接有下肢支撑座。优选的,所述上肢支撑座和下肢支撑座上均设置有分别放置上肢和下肢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上肢支撑座和下肢支撑座的上表面的两端均通过挂环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包括支撑外筒和内套筒,所述支撑外筒和内套筒通过梅花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导向横板上均设置有分别供第一导向滑块和第二导向滑块运动的导向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根据患者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调整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高度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其适用范围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高度调整后,患者将上肢和下肢分别放置在上肢支撑座和下肢支撑座上,并通过固定带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固定,防止上肢和下肢从上肢支撑座和下肢支撑座上掉落。2、本技术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当患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时,上肢放置在上肢支撑座上并用力下压上肢支撑座,使上肢支撑座在第一导向滑块的导向作用下竖直下降进而挤压第一支撑导向柱和第一压力弹簧使第一支撑导向柱和第一压力弹簧均收缩,此时上肢不再用力,第一压力弹簧复位带动上肢支撑座竖直上升,依次循环,使得上肢不断的上升和下降,可使上肢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3、本技术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当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时,下肢放置在下肢支撑座上并使脚踩在第二导向滑块上,下肢用力推动第二导向滑块在导向横板上运动,进而挤压第二支撑导向柱和第二压力弹簧均收缩,此时下肢不再用力,由于第二压力弹簧的复位使得第二导向滑块带动下肢运动,依次循环,使得下肢不断的往复运动,可使下肢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患者躺在医疗床上,即可通过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和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康复训练,便于患者快速康复,有利于患者的体力恢复和信心建立,并避免致残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的上肢康复训练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的上肢支撑座和下肢支撑座上设置固定带的示意图。图中:1-医疗床、2-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1-第一伸缩杆、211-支撑外筒、212-内套筒、22-上肢支撑座、23-第一支撑导向柱、24-第一压力弹簧、25-第一导向滑块、3-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1-第二伸缩杆、32-支撑板、33-导向横板、34-第二导向滑块、35-第二支撑导向柱、36-第二压力弹簧、37-连接板、38-下肢支撑座、4-放置槽、41-海绵垫、5-挂环、51-固定带、6-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医疗床1,医疗床1的一端设置有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医疗床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患者躺在医疗床1上,即可通过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和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步康复训练,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医疗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床(1)的一端设置有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所述医疗床(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n所述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包括第一伸缩杆(21)、上肢支撑座(22)、第一支撑导向柱(23)、第一压力弹簧(24)和第一导向滑块(25),所述第一伸缩杆(21)对称安装在医疗床(1)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导向柱(23)和第一压力弹簧(24),所述第一压力弹簧(24)套设在第一支撑导向柱(23)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导向柱(23)和第一压力弹簧(2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1)和上肢支撑座(22),所述上肢支撑座(22)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且对称排列的第一导向滑块(25),所述第一导向滑块(25)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1)上;/n所述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包括第二伸缩杆(31)、支撑板(32)、导向横板(33)、第二导向滑块(34)、第二支撑导向柱(35)、第二压力弹簧(36)、连接板(37)和下肢支撑座(38),所述第二伸缩杆(31)对称安装在医疗床(1)的两侧,平行排列的第二伸缩杆(31)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上垂直连接有导向横板(33),所述导向横板(33)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34),所述第二导向滑块(34)的一侧端面连接有第二支撑导向柱(35),所述第二支撑导向柱(35)上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36),所述第二支撑导向柱(35)和第二压力弹簧(36)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34)和支撑板(32),所述第二导向滑块(34)还通过连接板(37)连接有下肢支撑座(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心肌梗冠心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医疗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床(1)的一端设置有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所述医疗床(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
所述上肢康复训练机构(2)包括第一伸缩杆(21)、上肢支撑座(22)、第一支撑导向柱(23)、第一压力弹簧(24)和第一导向滑块(25),所述第一伸缩杆(21)对称安装在医疗床(1)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2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导向柱(23)和第一压力弹簧(24),所述第一压力弹簧(24)套设在第一支撑导向柱(23)的外围,所述第一支撑导向柱(23)和第一压力弹簧(2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杆(21)和上肢支撑座(22),所述上肢支撑座(22)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且对称排列的第一导向滑块(25),所述第一导向滑块(25)安装在第一伸缩杆(21)上;
所述下肢康复训练机构(3)包括第二伸缩杆(31)、支撑板(32)、导向横板(33)、第二导向滑块(34)、第二支撑导向柱(35)、第二压力弹簧(36)、连接板(37)和下肢支撑座(38),所述第二伸缩杆(31)对称安装在医疗床(1)的两侧,平行排列的第二伸缩杆(31)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上垂直连接有导向横板(33),所述导向横板(33)上活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34),所述第二导向滑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旭喻川周小钰何明菊
申请(专利权)人:郜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