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23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由管身、超声探头冷盐水灌注孔、记录电极和消融电极组成。消融电极为金属网或金属柱,由带有孔隙的材料制成,组成金属网、金属柱的金属丝直径,或金属网、金属柱形成的孔隙直径与临床常用超声波波长相适,使得超声波可通过衍射到达消融电极后方成像。因而,可以用超声监测消融的整个过程。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超声实时监测下的消融,从而,确保达到预定的组织损伤范围,同时由于导管是二合一的,在术中不必交换导管,因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使用超声实时监测,可以准确达到预定组织损伤范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简便易行,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

A real-time monitoring catheter of ultrasound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以及使用此导管在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技术广泛运用于多种医疗手术中,尤其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在进行射频消融时,需要造成一定的组织损伤范围,从而保证消融效果。目前,在进行射频消融时,由于消融导管和超声导管是分开的,如要通过超声明确组织损伤范围时,需要先撤出消融导管,再替换为超声导管,不仅费时,而且由于消融电极直径仅为数个毫米,组织损伤范围小,在交换导管后,超声导管常常无法找到先前的消融点,因而,就无法进行超声下组织损伤情况观察,并且,如果超声下发现组织损伤范围不足,则必须再次更换导管,非常麻烦。因而,设计一种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非常必要,由于是二合一导管,因而,省去了交换导管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交换导管后寻找消融位点的困难,同时,可以使用超声显像实时监测消融效果,确保达到预定的组织损伤范围,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其特征在于,由管身(1)、超声探头(2)、冷盐水灌注孔(3)、记录电极(4)和消融电极(5)组成,超声探头(2)位于管身(1)的管腔内,消融电极(5)位于管身(1)的头端,冷盐水灌注孔(3)、记录电极(4)位于管身(1)前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其特征在于,由管身(1)、超声探头(2)、冷盐水灌注孔(3)、记录电极(4)和消融电极(5)组成,超声探头(2)位于管身(1)的管腔内,消融电极(5)位于管身(1)的头端,冷盐水灌注孔(3)、记录电极(4)位于管身(1)前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监测的超声与射频消融二合一导管,其特征在于,冷盐水灌注孔(3)为孔隙状结构,围绕管身(1)一周共有6个,记录电极(4)为一对铂金材料制成的环状电极,固定在管身(1)表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良荣孙泽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