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02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主要包括主杆和压杆,主杆下端设有远端挂钩,压杆设置在主杆上,压杆与主杆轴向平行,压杆可沿主杆的轴向移动,压杆中设有导向孔,所述压杆分为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下压螺钉下端与下压杆上端连接,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中分别设有共线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下压杆底端设有近端挂钩,第二导向孔的中心线、近端挂钩前边沿与远端挂钩前边沿三者共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移动压杆使其靠近远端挂钩,对骨折处进行夹紧复位,随后由导向孔依次置入内套筒、克氏针和空心螺钉,对复位后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实现骨折复位和固定无缝衔接,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

A fracture reduction and guide fixator based 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pelv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能量骨盆髋臼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骨盆髋臼骨折如果达不到有效的复位固定将会导致肢体畸形、下肢不等长、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诸多并发症,给患者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标准治疗方式,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的发展,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正朝着微创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各种经皮螺钉固定技术。即使开放手术,手术的切口或入路也趋于微创化,比如腹直肌旁入路、stoppa入路等。对于严重的、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往往需要前后联合入路,术中需要变化患者体位,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通过单一前路对四方区和后柱同时进行复位固定,为特定类型双柱骨折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后柱螺钉的安全通道狭窄,手术难度大。要实现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复位是关键。但目前市面上的骨盆复位器械大多是基于传统手术入路设计,体积大而笨重,很难在微创切口或入路中得到良好应用,尤其在骨盆四方区及后柱骨折的复位过程中,因为骨盆四方区位置深,可操作空间狭小,传统工具难以实现对四方区或后柱骨折块的有效复位固定,操作相当困难。而且由于骨盆髋臼解剖复杂,操作过程中容易损伤周围的髂外血管、股神经和内脏器官等重要结构,手术风险很大。因此,临床上亟需研发能实现骨盆骨折微创复位固定的新一代工具系统,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尤其适用于骨盆四方区及后柱同时骨折的类型,可在微创切口内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引导螺钉的置入,降低手术难度的同时,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主要包括主杆和压杆,主杆下端设有远端挂钩,压杆设置在主杆上,压杆与主杆轴向平行,压杆可沿主杆的轴向移动,压杆中设有导向孔。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杆上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至主杆侧面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压杆分为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下压螺钉下端与下压杆上端连接,下压螺钉和下压杆中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共线且两者内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螺钉上端设有旋进手柄,下压螺钉中间部分与第一安装孔之间为螺纹连接,下压螺钉下端向下依次设有装配杆和旋进端头,旋进端头为球状,所述下压杆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至下压杆侧面设有第二装配槽,第二安装孔下端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为球状,容置腔至下压杆侧面设有第三装配槽。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杆上设有辅助导向装置,辅助导向装置包括旋转盘和导向管,导向管固定在旋转盘中,导向管与压杆轴向平行,导向管内径与第一导向孔或第二导向孔内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主杆上端面向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为倒置T型,还包括第二压紧螺母,第二压紧螺母与旋转轴之间为螺纹连接,旋转盘通过第二压紧螺母锁定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圆环状槽口,圆环状槽口的环宽大于下压螺钉中间部分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压杆底端设有近端挂钩,第二导向孔的中心线、近端挂钩前边沿与远端挂钩前边沿三者共面,所述近端挂钩为中间具有隙槽的Y型。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孔至下压螺钉侧面设有第一拆卸槽,第二导向孔至下压杆侧面设有第二拆卸槽,第一拆卸槽的宽度与第二拆卸槽的宽度相同且均至少为2.5mm。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压螺钉上端向上依次设有安装台和台杆,安装台为多边形,还包括第一压紧螺母,第一压紧螺母与台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旋进手柄通过第一压紧螺母锁定在下压螺钉上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杆中间部分设有安装槽,下压杆中间部分设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部分为限位板,安装杆下部分为限位杆,限位板的宽度与安装槽的宽度相同,限位杆与下压杆轴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为圆柱体,限位杆的直径与安装槽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移动压杆使其靠近远端挂钩,对骨折处进行夹紧复位,随后由导向孔依次置入内套筒、克氏针和空心螺钉,对复位后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实现骨折复位和固定无缝衔接,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本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小巧、方便,与传统复位钳不同,其压杆是沿直线加压,即使较小的操作空间也能发挥作用,利于实现手术的微创化;2、导向孔和远端挂钩两点一线或第二导向孔、近端挂钩和远端挂钩三点一线,保证空心螺钉置入路径准确,复位方式安全;3、添加辅助导向装置,方便置入辅助空心螺钉,加强骨折处固定的牢固性;4、旋进手柄设计为可拆卸结构,骨折处复位完成后,可拆除旋进手柄,避免其影响内套筒或克氏针或空心螺钉的置入;5、安装杆与安装槽配合,用以限定下压杆相对于主杆前后和左右的位置,使其保持稳定;6、主杆可以单独拆卸用作拉钩,对于简单的骨折或者不需要太大力量即可复位的骨折,可以单独使用;7、克氏针置入后,对齐第一拆卸槽与第二拆卸槽后,将骨骼复位导向固定器移除,仅保留克氏针,从而具有足够空间进一步操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螺钉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螺钉的剖面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螺钉的主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杆的立体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杆的剖面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杆的立体图;附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杆的主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下压杆的剖面图;附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附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图;附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杆的立体图;附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杆的侧视图;附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杆的剖面图;附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主视图;附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3下压螺钉的主视图;附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3下压杆的主视图。标注说明:1、下压螺钉,1-1、旋进手柄,1-2、第一压紧螺母,1-3、装配杆,1-4、旋进端头,1-5、第一导向孔,1-6、安装台,1-7、台杆,2、主杆,2-1、第一安装孔,2-2、第一装配槽,2-3、安装槽,2-4、远端挂钩,3、下压杆,3-1、限位杆,3-2、限位板,3-3、第二安装孔,3-4、第三装配槽,3-5、第二导向孔,3-6、近端挂钩,3-7、第二装配槽,3-8、容置腔,4、辅助导向装置,4-1、旋转盘,4-2、第二压紧螺母,4-3、导向管,4-4、旋转轴,4-5、圆环状槽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杆(2)和压杆,主杆(2)下端设有远端挂钩(2-4),压杆设置在主杆(2)上,压杆与主杆(2)轴向平行,压杆可沿主杆(2)的轴向移动,压杆中设有导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杆(2)和压杆,主杆(2)下端设有远端挂钩(2-4),压杆设置在主杆(2)上,压杆与主杆(2)轴向平行,压杆可沿主杆(2)的轴向移动,压杆中设有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上端设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1)至主杆(2)侧面设有第一装配槽(2-2),所述压杆分为下压螺钉(1)和下压杆(3),下压螺钉(1)下端与下压杆(3)上端连接,下压螺钉(1)和下压杆(3)中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孔(1-5)和第二导向孔(3-5),第一导向孔(1-5)与第二导向孔(3-5)共线且两者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螺钉(1)上端设有旋进手柄(1-1),下压螺钉(1)中间部分与第一安装孔(2-1)之间为螺纹连接,下压螺钉(1)下端向下依次设有装配杆(1-3)和旋进端头(1-4),旋进端头(1-4)为球状,所述下压杆(3)上端设有第二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3)至下压杆(3)侧面设有第二装配槽(3-7),第二安装孔(3-3)下端设有容置腔(3-8),容置腔(3-8)为球状,容置腔(3-8)至下压杆(3)侧面设有第三装配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上设有辅助导向装置(4),辅助导向装置(4)包括旋转盘(4-1)和导向管(4-3),导向管(4-3)固定在旋转盘(4-1)中,导向管(4-3)与压杆轴向平行,导向管(4-3)内径与第一导向孔(1-5)或第二导向孔(3-5)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上端面向上设有旋转轴(4-4),旋转轴(4-4)为倒置T型,还包括第二压紧螺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德皓刘松相何欢刘永伟崔永志刘国辉邵增务杨述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