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连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81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包括指环,所述指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咬合杆,所述主咬合杆的表面插接有主调节螺母,所述主咬合杆的内部插接有主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的表面插接有主转轴。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通过指环和双指环的设置,使用时不容易脱落,通过主调节螺母、次调节螺母、主伸缩杆和次伸缩杆的设置,使该装置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调节长度,通过次转轴和从转轴的设置,使固定块可以转换角度,通过主咬合器和次咬合器的设置,使该装置可以通过咬合器上的锯齿进行卡接,起到了固定主咬合杆和次咬合杆固定。

A new type of fracture reduction and nailing forceps for orthoped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
技术介绍
在骨伤科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骨钉来协助固定骨骼位置,使骨折处复原进行自我修复的生长,目前在实践中采用的技术,一般是先在骨骼断裂的两处分别打入骨钉,再在骨钉上施加力量进行复位,这种技术在处理较细或硬度不够的骷髅时,容易破坏、损伤骨骼,不利于病人的康复,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如在中国专利CN202446244U中公开的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钳头的弧形管槽实现骨折部位的精确复位,减少手术的危险,提高骨骼复位的成功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该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包括指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咬合杆(2),所述主咬合杆(2)的表面插接有主调节螺母(3),所述主咬合杆(2)的内部插接有主伸缩杆(4),所述主伸缩杆(4)的表面插接有主转轴(5),所述主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主固定杆(6),所述主固定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主咬合杆(2)表面靠近指环(1)的一端插接有次转轴(8),所述次转轴(8)的表面套接有次咬合杆(9),所述次咬合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指环(10),所述次咬合杆(9)的表面插接有次调节螺母(16),所述次咬合杆(9)的内部插接有次伸缩杆(11),所述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包括指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咬合杆(2),所述主咬合杆(2)的表面插接有主调节螺母(3),所述主咬合杆(2)的内部插接有主伸缩杆(4),所述主伸缩杆(4)的表面插接有主转轴(5),所述主转轴(5)的表面套接有主固定杆(6),所述主固定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主咬合杆(2)表面靠近指环(1)的一端插接有次转轴(8),所述次转轴(8)的表面套接有次咬合杆(9),所述次咬合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指环(10),所述次咬合杆(9)的表面插接有次调节螺母(16),所述次咬合杆(9)的内部插接有次伸缩杆(11),所述次伸缩杆(11)的表面插接有从转轴(12),所述从转轴(12)的表面套接有次固定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咬合杆(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主导管(14),所述主导管(14)的一端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波贾晨光董昭良
申请(专利权)人:王连波贾晨光董昭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