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93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包括:壳体主体、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基座、摄像头和至少一个挡光装置;存储器、显示屏和摄像头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摄像头设于壳体主体的外部,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摄像头;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挡光装置包括放置壳和多个遮光片,放置壳上设有多个凹槽,遮光片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遮光片的两端均设有挡片,遮光片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凹槽,其中,遮光片中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内部,另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外部,挡片的高度大于凹槽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逆光环境下人脸识别的准确度。

A devi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ace recognition in backlight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和面部识别。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中,通常因为光线不足或是外部光线过强造成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为逆光图像,影响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的提取,从而导致人脸识别的识别效果不理想,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能够提高逆光环境下人脸识别的准确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包括:壳体主体、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基座、摄像头和至少一个挡光装置;存储器、显示屏和摄像头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存储器和摄像头基座设于壳体主体的内部,显示屏设于壳体主体上,摄像头设于壳体主体的外部,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摄像头;挡光装置至少位于壳体主体的一侧,且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挡光装置包括放置壳和多个遮光片,放置壳上设有多个凹槽,遮光片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遮光片的两端均设有挡片,遮光片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凹槽,其中,遮光片中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内部,另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外部,挡片的高度大于凹槽的高度。进一步的,挡光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挡光装置半围绕壳体主体,其中,一个挡光装置位于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另外两个挡光装置位于设置于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的挡光装置的两端。进一步的,还包括光感传感器和补光装置,光感传感器和补光装置设于壳体主体上,光感传感器和补光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补光装置包括多个补光灯。进一步的,补光装置中补光灯围绕摄像头排布。进一步的,摄像头的型号为FORSAFE-Q9,控制器的型号为AT89S52,存储器的型号为AM27C010。进一步的,光感传感器的型号为HA20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摄像头可对人脸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后的图像与存储器内存储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采集后的图像与存储器内存储的脸部信息相匹配时,控制器可确定人员的身份。显示屏可对摄像头采集的图片信息进行显示,方便人员检查自己的脸部信息是否被准确采集。且外部光线过强时,人员可通过显示屏显示的图像确定自己被采集的图像是否处于逆光状态,通过抽出挡光装置中遮光片阻挡一部分外部光线,避免外部光线过强造成的采集的图像过度曝光而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率。2、本技术提供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挡光装置中设有多个遮光片,可根据外部光线情况决定抽出遮光片的个数,使其适应于更多的环境。放置壳上设有多个凹槽,遮光片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遮光片的两端均设有挡片,遮光片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凹槽,通过外力挡片可通过凹槽在放置壳中移动,遮光片中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内部,另一个挡片位于放置壳的外部,挡片的高度为h2,凹槽的高度为h1,h2>h1,挡片对遮光片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避免遮光片完全抽离放置壳或完全没入放置壳内部。3、本技术提供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轴承转动连接有摄像头,从而可根据需要对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人员可根据身高调节摄像头拍摄的角度,从而有利于摄像头对人员的脸部进行图像采集,避免由于人员身高差异造成的人脸信息不准确,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的精度。4、本技术提供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挡光装置中遮光片可阻挡一部分外部光线,避免外部光线过强造成的采集的图像过度曝光而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三个挡光装置半围绕壳体主体,可选择性调节三个挡光装置中哪些挡光装置中遮光片抽出,以及抽出遮光片的个数,使其适应于更多的环境。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的框架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摄像头基座和摄像头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2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挡光装置沿A-A’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的框架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摄像头基座和摄像头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2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中挡光装置沿A-A’的剖面图,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包括:壳体主体10、控制器20、存储器30、显示屏40、摄像头基座51、摄像头52和至少一个挡光装置60;存储器30、显示屏40和摄像头52均与控制器20相连接,控制器20、存储器30和摄像头基座51设于壳体主体10的内部,显示屏40设于壳体主体10上,摄像头52设于壳体主体10的外部,摄像头基座51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摄像头52;挡光装置60至少位于壳体主体10的一侧,且挡光装置60至少位于摄像头52远离地面的一侧,挡光装置60包括放置壳61和多个遮光片62,放置壳61上设有多个凹槽611,遮光片62和凹槽611一一对应设置,遮光片62的两端均设有挡片621,遮光片62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凹槽611,其中,遮光片62中一个挡片621位于放置壳61的内部,另一个挡片621位于放置壳6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体、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基座、摄像头和至少一个挡光装置;/n所述存储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摄像头基座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部,所述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摄像头;/n所述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且所述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所述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挡光装置包括放置壳和多个遮光片,所述放置壳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遮光片和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遮光片的两端均设有挡片,所述遮光片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其中,所述遮光片中一个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放置壳的内部,另一个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放置壳的外部,所述挡片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体、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基座、摄像头和至少一个挡光装置;
所述存储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摄像头基座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部,所述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摄像头;
所述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一侧,且所述挡光装置至少位于所述摄像头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挡光装置包括放置壳和多个遮光片,所述放置壳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遮光片和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遮光片的两端均设有挡片,所述遮光片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其中,所述遮光片中一个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放置壳的内部,另一个所述挡片位于所述放置壳的外部,所述挡片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逆光环境人脸识别正确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挡光装置半围绕所述壳体主体,其中,一个所述挡光装置位于所述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金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海华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