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90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人脸识别设备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至少包括底座、竖支撑、横支撑,底座上端固定安装竖支撑,竖支撑上端固定安装横支撑,竖支撑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上支撑和下支撑之间通过转向支承连接,横支撑包括左支撑和右支撑,左支撑和右支撑之间通过转向支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在出厂安装后可以在一个正常的角度,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适应于正常身高以及合适站位的人。当人群身高较为特殊时,可以手动转动人脸识别设备的上下和左右角度,使得人脸识别设备能够采集到准确的人脸特征,还可以通过与后台配合识别更新以提高人脸对比准确率和人脸对比效率。

A face recogn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考勤管理,楼宇、车站、海关人员出入管理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以其非接触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处理流程包括:注册采集用户人脸特征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用户身份认证时,采集提取当前人脸特征;与数据库中已有数据进行比对,相似度达到限定的阈值时,判定为身份认证成功,但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注册采集的图片单一无变化、一旦用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面部表情、体态产生较大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其人脸识别的准确性,此时只能对上述用户重新采集其人脸特征信息,流程繁琐,识别效率低下。人脸识别作为视频监控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很多地方都有重要应用。但是,图像识别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对采集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的特征向量与特征信息库中的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对比识别。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海量数据以及很高的对比计算;一旦数量级别较高,达到海量数据就会造成处理器处理速度慢、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设备和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至少包括底座、竖支撑、横支撑;/n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所述竖支撑,所述竖支撑上端固定安装所述横支撑,所述竖支撑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和所述下支撑之间通过第一转向支承连接;所述横支撑包括左支撑和右支撑,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之间通过第二转向支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支承和所述第二转向支承结构相同;/n所述底座内底端内凹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贯穿设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包括多个吸盘和螺旋轴,所述螺旋轴通过螺纹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空腔顶端,且所述螺旋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底座底端环向设有橡胶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设备和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至少包括底座、竖支撑、横支撑;
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所述竖支撑,所述竖支撑上端固定安装所述横支撑,所述竖支撑包括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和所述下支撑之间通过第一转向支承连接;所述横支撑包括左支撑和右支撑,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之间通过第二转向支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支承和所述第二转向支承结构相同;
所述底座内底端内凹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贯穿设有吸盘座,所述吸盘座包括多个吸盘和螺旋轴,所述螺旋轴通过螺纹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空腔顶端,且所述螺旋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底座底端环向设有橡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为L型杆结构,包括竖向部分和横向部分,所述下支撑为直杆结构,所述下支撑与所述上支撑的所述竖向部分连接,所述上支撑的所述横向部分固定焊接所述左支撑的一端,所述左支撑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支承与所述右支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支承包括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金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海华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