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48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锅炉本体一侧的风管,风管远离锅炉本体的一侧设有风道,风管靠近锅炉本体的一侧设有直风道段,风管位于直风道段的一侧设有调控机构,调控机构包括位于风管内与其相相匹配的筒体,筒体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筒体内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套筒,套筒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扇叶通过转轴与套筒相连接,扇叶远离转轴的一侧中部均设有轴杆。有益效果:保障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炉膛内燃烧稳定,提高燃料的燃尽率,减少灰渣的含碳量和未燃烧的可燃气体,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燃料消耗,避免锅炉的高温腐蚀及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超标。

A boiler air volume control device with low emission of flue gas pollut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智能控制技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将输入燃料中的化学能,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燃烧是燃料与空气反应的化学反应过程,氧量的多少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较大,高温条件下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度,但若物理混合速度低,氧气浓度下降,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结果燃烧速度也必然下降。适量的燃烧风供应,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它是燃烧反应的原始条件。燃烧风供应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够完全燃烧。但燃烧风量过大,又会导致炉温下降及排烟损失增大,以及厂用电消耗量增多。送入炉内的燃烧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的风量需求量相适。但在生产过程中,当循环风量参数波动或难于控制时,会导致温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锅炉燃烧效果,甚至引发操作和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干熄焦生产成本增高,并制约后续余热发电站的产能,造成经济损失。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位于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风管,所述风管远离所述锅炉本体的一侧设有风道,所述风管靠近所述锅炉本体的一侧设有直风道段,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直风道段的一侧设有调控机构,所述调控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风管内与其相相匹配的筒体,所述筒体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筒体内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扇叶通过转轴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扇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中部均设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另一侧穿插所述套筒并延伸至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为L型结构,两两所述卡块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卡块相连接,且两两所述卡块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分别与一侧的所述卡块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延伸至位于所述风管顶端的罩壳内,所述罩壳为两侧开口的U形空腔结构,所述罩壳内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片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接,所述直风道段内的一侧设有风量流量计,所述风量流量计与位于所述风管顶端的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筒体相连接,且所述轴杆与所述套筒的穿插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为正反转电机,且所述罩壳与所述风管的连接处设有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另一侧设有风机,所述风量流量计和所述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的顶端设有烟气流量器,所述烟气流量器与所述风量流量计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温度变化,或者水位、压力变化时,自动将变化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并由控制器对风机实施控制,以增加或减小循环风量、风速,保持余热锅炉温度,避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正常生产及余热发电,提高余热发电站的产能,保证干熄焦产品质量,不影响余热锅炉炉管和干熄焦炉耐火材料及其它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炉膛内燃烧稳定,提高燃料的燃尽率,减少灰渣的含碳量和未燃烧的可燃气体,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燃料消耗,避免锅炉的高温腐蚀及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超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的调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炉本体;2、风管;3、风道;4、直风道段;5、调控机构;6、筒体;7、套筒;8、扇叶;9、转轴;10、轴杆;11、卡块;12、连杆;13、销轴;14、伸缩杆;15、罩壳;16、旋转电机;17、连接片;18、轴承;19、风量流量计;20、风机;21、烟气流量器;2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位于所述锅炉本体1一侧的风管2,所述风管2远离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风道3,所述风管2靠近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直风道段4,所述风管2位于所述直风道段4的一侧设有调控机构5,所述调控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风管2内与其相相匹配的筒体6,所述筒体6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筒体6内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套筒7,所述套筒7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8,所述扇叶8通过转轴9与所述套筒7相连接,所述扇叶8远离所述转轴9的一侧中部均设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的另一侧穿插所述套筒7并延伸至所述筒体6的一侧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为L型结构,两两所述卡块11之间设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通过销轴13与所述卡块11相连接,且两两所述卡块11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分别与一侧的所述卡块1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延伸至位于所述风管2顶端的罩壳15内,所述罩壳15为两侧开口的U形空腔结构,所述罩壳15内设有旋转电机16,所述旋转电机16的输出端上套设有连接片17,所述连接片17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片17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杆14相连接,所述直风道段4内的一侧设有风量流量计19,所述风量流量计19与位于所述风管2顶端的控制器22相连接。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锅炉本体1、风管2、风道3、调控机构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1-2所示,根据控制器22检测锅炉氧量并计算出锅炉燃烧风量,可以由运行人员根据锅炉实际的运行工况修正锅炉燃烧风量,以使燃烧风量与实际数值更接,通过调控机构5来调整风道的排风方向,启动旋转电机16带动连接片17顺时针旋转,使连接片17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其中一组伸缩杆14位移,伸缩杆14在位移的同时带动其他伸缩杆14同步位移,拉动各个卡块11向同一方向转动,卡块11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轴杆10带动扇叶8呈竖直状态,提高风道的进风量,反之,旋转电机16带动连接片17逆时针旋转,连接片17推动伸缩杆14向相反向下位移,使其扇叶8呈闭合状态,降低进风量。借助于上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和位于所述锅炉本体(1)一侧的风管(2),所述风管(2)远离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风道(3),所述风管(2)靠近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直风道段(4),所述风管(2)位于所述直风道段(4)的一侧设有调控机构(5),所述调控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风管(2)内与其相匹配的筒体(6),所述筒体(6)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筒体(6)内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套筒(7),所述套筒(7)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8),所述扇叶(8)通过转轴(9)与所述套筒(7)相连接,所述扇叶(8)远离所述转轴(9)的一侧中部均设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的另一侧穿插所述套筒(7)并延伸至所述筒体(6)的一侧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为L型结构,两两所述卡块(11)之间设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通过销轴(13)与所述卡块(11)相连接,且两两所述卡块(11)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分别与一侧的所述卡块(1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延伸至位于所述风管(2)顶端的罩壳(15)内,所述罩壳(15)为两侧开口的U形空腔结构,所述罩壳(15)内设有旋转电机(16),所述旋转电机(16)的输出端上套设有连接片(17),所述连接片(17)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片(17)的底端与所述伸缩杆(14)相连接,所述直风道段(4)内的一侧设有风量流量计(19),所述风量流量计(19)与位于所述风管(2)顶端的控制器(2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烟气污染物排放的锅炉风量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和位于所述锅炉本体(1)一侧的风管(2),所述风管(2)远离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风道(3),所述风管(2)靠近所述锅炉本体(1)的一侧设有直风道段(4),所述风管(2)位于所述直风道段(4)的一侧设有调控机构(5),所述调控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风管(2)内与其相匹配的筒体(6),所述筒体(6)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筒体(6)内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套筒(7),所述套筒(7)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8),所述扇叶(8)通过转轴(9)与所述套筒(7)相连接,所述扇叶(8)远离所述转轴(9)的一侧中部均设有轴杆(10),所述轴杆(10)的另一侧穿插所述套筒(7)并延伸至所述筒体(6)的一侧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为L型结构,两两所述卡块(11)之间设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通过销轴(13)与所述卡块(11)相连接,且两两所述卡块(11)的一侧中部均设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分别与一侧的所述卡块(11)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伸缩杆(14)的一侧延伸至位于所述风管(2)顶端的罩壳(15)内,所述罩壳(15)为两侧开口的U形空腔结构,所述罩壳(15)内设有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浩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