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6281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具有顶部壳体部件和底部壳体部件的主体;布置在顶部壳体部件内的永磁体;从顶部壳体部件延伸到底部壳体部件的端部的多个可变形构件;以及从顶部壳体部件朝底部壳体部件突出并且被多个可变形构件围绕的针,其中,多个可变形构件被配置为重复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针的尖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磁致动内窥镜的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一种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

Magnetic capsule endoscope,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and sens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activating magnetic capsule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具有顶部壳体部件和底部壳体部件的主体,布置在顶部壳体部件内的永磁体,从顶部壳体部件延伸到底部壳体部件的端部的多个可变形构件,以及从顶部壳体部件朝底部壳体部件突出并且被多个可变形构件围绕的针,其中,多个可变形构件被配置为重复地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针的尖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磁致动内窥镜的磁场产生和感测设备以及一种致动磁致动胶囊内窥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的医疗技术正趋向于微创诊断和治疗。在胃肠(GI)疾病的诊断中,减轻患者不适的努力已经导致胶囊内窥镜的发展。药丸形式的无线胶囊内窥镜被患者很好地耐受,并且它们目前被用于收集诊断图像和视频以用于可疑病变的识别。它们甚至已经成为一些诊断过程的护理标准,诸如对不明原因的GI出血的调查。虽然胶囊内窥镜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彻底改变GI紊乱的诊断,但是胶囊内窥镜给与的可能性仍在探索中。市场上可获取的设备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它们在识别可疑病变后不能采集活检样品。获取活检目前需要额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所述内窥镜(10)包括:/n主体(12),具有顶部壳体部件(14)和底部壳体部件(16);/n永磁体,布置在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内;/n多个可变形构件(20),从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延伸到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端部(22);以及/n针(26),从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朝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突出并且被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围绕,其中,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被配置为重复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所述针(26)的尖端(3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29 EP 17173196.11.一种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所述内窥镜(10)包括:
主体(12),具有顶部壳体部件(14)和底部壳体部件(16);
永磁体,布置在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内;
多个可变形构件(20),从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延伸到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端部(22);以及
针(26),从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朝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突出并且被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围绕,其中,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被配置为重复膨胀和收缩以分别覆盖和露出所述针(26)的尖端(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所述端部(22)还包括定位垫(24),可选地,其中,所述定位垫(24)在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所述端部(22)具有凹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垫(24)形成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所述端部(22)并且具有存在于其中用于所述针(26)的缝隙(24”);和/或,其中,所述定位垫(24)包括用于将所述底部壳体部件(16)的所述端部(22)附接到表面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垫(24)包括摩擦增强涂层(24”')和多个纤维(24')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还包括至少一个摄像机或摄像机系统(28;28,30),其中,第一摄像机或摄像机系统(28)设置在所述顶部壳体部件(14)的端部(14')处并且被配置为记录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的环境的图像和/或视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还包括第二摄像机或摄像机系统(30),所述第二摄像机或摄像机系统(30)布置在所述针(26)的区域中并且被配置为记录来自所述针(26)的所述尖端(36)周围的区域的图像和/或视频。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还包括系绳(32),其中所述系绳(32)被配置为通过施加力来实现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的移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32)被配置为用于电缆的导管,所述电缆被配置为向诸如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的至少一个摄像机或摄像机系统(28;28,30)的组件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和/或能量。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在施加预定义的外加磁场时收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磁场引起大于0.4N的收缩力,尤其在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处大于0.45N的收缩力。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中的每一个具有至多0.45N的固有恢复力,并且被配置为当没有施加外部磁场时采用完全膨胀状态或如果施加在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中的每一个处引起小于0.45N的收缩力的外部磁场,则采用部分地膨胀状态。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被配置为在外加磁场中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被配置为在施加预定义的磁场(空间)梯度时收缩,其中,利用于所述多个可变形构件(20)的变形的所述磁场梯度大于用于移动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的所述磁场梯度。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动胶囊内窥镜(10)由外壳(34)封装,其中,所述外壳(34)被配置为在预定义时间后溶解在液体环境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致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廷·西蒂孙东勋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思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