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71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建立装调基准;S102:将工装镜组件安装到镜座上,在基座上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红外镜片的位置处设置镜座,并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S103:重复步骤S102,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标定完成;S104:在基座上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该方法首先设定装调基准,并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继而提高调装精度,在标定完成后,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即可完成整个红外镜头的装调,形式简单易于操作,熟练后不需要专业人员,节省人力成本。

A method of adjusting infrared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仪器的产生是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近几年不断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距离要求,进而提高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而目前的可见系统限制了目标观测的作用距离,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红外系统的诞生,由于以往的装调方法难以提高精度要求,因此提出新的装调方案,不仅保证了仪器的精度要求,还为以后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工作。目前红外镜头基本使用的装调方案为以镜头的机械壳体为基准,完全依靠机械精度保证镜头的像质,由于以往的红外探测器精度低,用此方法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但随着电子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探测器采集能力的提升,对镜头的精度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亟待提出新的装调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红外镜头装调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建立装调基准;S102:将工装镜组件安装到镜座上,在基座上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红外镜片的位置处设置镜座,并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S103:重复步骤S102,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标定完成;S104:在基座上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进一步地,步骤S101包括:以经纬仪为基准或以红外镜头的外壳为基准。进一步地,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包括:利用经纬仪的近距离像将工装镜组件的工装镜中对位光学点中心与经纬仪目镜中的十字丝中心对齐,来调整工装镜组件的位置差;利用经纬仪自准工装镜镀反射面的像与经纬仪目镜中的十字丝重合,来调整工装镜组件的角度差。进一步地,当各个工装镜组件之间相距较近时,步骤S104包括:S1041:取下镜座并将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S1042:将镜座放回基座的相应位置上;S1043:重复步骤S1041-S1042,依次将后面所有工装镜组件全部替换完成;当各个工装镜组件之间相距较远时,步骤S104包括:S1041′:在基座的原位上将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S1042′:重复步骤S1041′,依次将后面所有工装镜组件全部替换完成。进一步地,该装调方法还包括:与基准配合的工装镜组件的结构设计;工装镜组件的结构设计为:包括工装镜和工装镜壳;工装镜壳包括镜壳主体、与工装镜接合的接合部、远离工装镜一端的研磨部。进一步地,该装调方法还包括:工装镜和工装镜壳之间的修整;工装镜和工装镜壳之间的修整包括:按照工装镜大小在工装镜壳的料胚上加工出工装镜壳的接合部;将工装镜安装在工装镜壳的接合部上;对工装镜壳的料胚进行定心加工出工装镜壳;修研工装镜壳上研磨部的研磨面。进一步地,研磨部的研磨面与工装镜镜面平行度小于或等于2秒。进一步地,将工装镜安装在工装镜壳的接合部上包括:将工装镜壳的接合部连接面涂抹粘结剂,将工装镜装入工装镜壳的接合部区域内固定;或用压圈将工装镜安装在工装镜壳的接合部上。进一步地,工装镜包含位于工装镜中心的对位光学点以及与对位光学点同面的反射区。进一步地,工装镜还包括与反射区同面的透明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首先设定装调基准,并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继而提高调装精度,在标定完成后,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红外镜片即可完成整个红外镜头的装调,形式简单易于操作,熟练后不需要专业人员,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步骤S104的一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步骤S104的另一流程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组件的正剖视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组件一种状态的侧剖视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组件另一种状态的侧剖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上侧反射区的正视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右侧反射区的正视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环状反射区的正视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L型mark的正视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X型mark的正视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圆圈型mark的正视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反射区与对位mark区重叠的正视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反射区覆盖对位mark以外区域的正视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点状镂空十字反射区的正视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反射区的正视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中工装镜为三个扇形反射区的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建立基准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经纬仪;2、工装镜组件;3、定位销;4、镜座;5、基座;6、镜壳主体;7、压圈;8、工装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参见图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具体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S101:建立装调基准;S102:将工装镜组件2安装到镜座4上,在基座5上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红外镜片的位置处设置镜座4,并根据基准调整工装镜组件2与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S103:重复步骤S102,将所有工装镜组件2标定完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1:建立装调基准;/nS102:将工装镜组件安装到镜座上,在基座上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红外镜片的位置处设置所述镜座,并根据所述基准调整所述工装镜组件与所述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nS103:重复步骤S102,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标定完成;/nS104:在所述基座上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所述红外镜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建立装调基准;
S102:将工装镜组件安装到镜座上,在基座上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红外镜片的位置处设置所述镜座,并根据所述基准调整所述工装镜组件与所述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S103:重复步骤S102,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标定完成;
S104:在所述基座上将所有工装镜组件替换为所述红外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包括:以经纬仪为基准或以红外镜头的外壳为基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准调整所述工装镜组件与所述基准的位置差与角度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包括:
利用所述经纬仪的近距离像将所述工装镜组件的工装镜中对位光学点中心与所述经纬仪目镜中的十字丝中心对齐,来调整所述工装镜组件的位置差;
利用所述经纬仪自准工装镜镀反射面的像与所述经纬仪目镜中的十字丝重合,来调整所述工装镜组件的角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的装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各个所述工装镜组件之间相距较近时,步骤S104包括:
S1041:取下所述镜座并将所述工装镜组件替换为所述红外镜片;
S1042:将所述镜座放回所述基座的相应位置上;
S1043:重复步骤S1041-S1042,依次将后面所有工装镜组件全部替换完成;
当各个所述工装镜组件之间相距较远时,步骤S104包括:
S1041′:在所述基座的原位上将所述工装镜组件替换为所述红外镜片;
S10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龙郭咏嘉王娇杨明刘扬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