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35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根据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根据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当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将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以获得偏差校准值。改善各个部件之间配合不精准造成的光轴偏差,无需全部通过调整更换硬件改善光轴偏差,提高产品的生成良率,节约物料成本。

Optical axis deviation calib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采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基本上均由镜头、镜头座、Sensor板组成。通常镜头的光学成像圆小于Sensor感光面积,使得原始图像存在暗区,因此,需要将以Sensor中心为圆心,成像圆半径为半径截取有效成像图像数据呈现给客户。然而,由于三者之间的定位公差及自身的尺寸公差,镜头与Sensor的中心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移,即光轴偏移问题。若出现光轴偏移的情况,则截取的图像会有黑边出现。且光轴偏移太大会导致图像采集装置存在图像暗角等问题。同时,即使是统一流水线生产的各个部件依然可能存在配合精度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光轴偏移问题,使生产良率不高。相关技术中,针对光轴偏移的问题,主要通过对镜头、镜头座、Sensor板进行调整,但这种方式物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按照对应的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按照对应的所述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所述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根据所述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当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以获得偏差校准值。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轴偏差校准装置,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光轴偏差校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按照对应的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按照对应的所述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所述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校正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以获得偏差校准值。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些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光轴偏差校准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通过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按照对应的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按照对应的所述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所述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并据此确定该原始图像数据实际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再将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进行比较,便可以依据得到的第一偏差比较结果确定光轴偏差的情况,并在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直接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实现对光轴偏差的校准。改善各个部件之间配合不精准的问题,无需全部通过调整更换硬件改善光轴偏差,提高产品的生成良率,节约物料成本。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的另一部分。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轴偏差校准装置的示意图。图标:100-图像采集设备;200-光轴偏差校准装置;111-存储器;112-处理器;113-采集单元;201-获取模块;202-检测模块;203-比较模块;204-校正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设备100的方框示意图。图像采集设备100还包括光轴偏差校准装置200、存储器111、处理器112及采集单元113。所述存储器111、处理器112以及采集单元113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实现光轴偏差校准方法的软件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1中或固化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1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1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其中,所述存储器11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11(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11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例如,光轴偏差校准装置200对应的功能模块。所述采集单元113可以是摄像头、镜头座、Sensor板,摄像头、镜头座、Sensor板依次间隔设置。镜头座用于安装摄像头,Sensor板上用于呈现摄像头采集到的原始图像数据。从而采集单元113可以用于采集被监控场景内的图像数据并传递至所述处理器112进行处理。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图像采集设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包括:/n获取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按照对应的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按照对应的所述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所述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n根据所述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n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n当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以获得偏差校准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偏差校准方法包括:
获取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行中按照对应的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行及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的像素列中按照对应的所述有效像素点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于所述预定名次之前的目标列;
根据所述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
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预设的默认半径、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
当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预设要求,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半径,以获得偏差校准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行及目标列,确定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第一有效半径的步骤,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行与目标列之间的至少一个像素交点;
根据获得的所述像素交点,计算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
依据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结合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有效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结合所述原始图像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有效半径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原始图像数据中获取有效成像区域,其中,所述有效成像区域由多个所述有效像素点组成;
获取位于所述有效成像区域边缘的所述有效像素点;
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与所述有效成像区域边缘的所述有效像素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值作为所述第一有效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及预设的默认中心,获得第一偏差比较结果的方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有效半径及预设的默认半径,计算半径偏差值,以作为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满足所述预设要求的方式包括:所述半径偏差值不超过预设的偏差允许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偏差比较结果不满足所述预设要求,进行装配异常报错,以提示对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硬件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有效成像中心点作为校正后的成像圆心及将所述第一有效半径作为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信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