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51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方法,其包括提供燃烧装置(20),将燃料引入燃烧装置,以及将供给空气(64)引入燃烧装置。该方法还包括使用燃烧装置使得至少一部分燃料和至少一部分供给空气在燃烧区(60)内围绕燃烧装置的纵向轴线涡旋,并引发一部分涡旋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初始燃烧反应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所述涡旋足以使未燃烧的燃料沿径向远离所述纵向轴线移动,并足以使燃烧反应产物沿径向朝向所述纵向轴线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包括提供燃烧装置的方法。燃烧装置包括外部容器和内部导管。外部容器具有大体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纵向延伸壁。外部容器还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与前端在纵向上被间隔开。内部导管至少部分地位于外部容器内并具有前进入口、后排放口和第二纵向延伸壁,该第二纵向延伸壁大体沿进入口与排放口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大体与第一纵向延伸壁同轴。第二纵向延伸壁具有至少一个前纵向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纵向延伸壁内部并且沿径向与其间隔开。进入口和排放口以及第二纵向延伸壁限定了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进入口位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且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都间隔开。外部容器还包括前燃烧区和后流体通道。前燃烧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纵向延伸壁围绕并且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前方。后流体通道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后方。后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和第二纵向延伸壁之间并且大体为环形。该方法还包括在相对于后流体通道的大体相切方向上将供给空气引入后流体通道,使得至少部分供给空气围绕第二纵向延伸壁涡旋,将燃料引入燃烧区,促进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混和,引发混合后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燃烧反应,使得进入燃烧区的燃料的至少70%在燃烧区或后流体通道中燃烧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以及将燃烧反应产物沿纵向向后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包括提供燃烧装置的方法。燃烧装置包括外部容器和内部导管。外部容器具有大体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纵向延伸壁。外部容器还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与前端在纵向上被间隔开。内部导管至少部分地位于外部容器内并具有前进入口、后排放口和第二纵向延伸壁,该第二纵向延伸壁大体沿进入口与排放口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大体与第一纵向延伸壁同轴。第二纵向延伸壁具有至少一个前纵向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纵向延伸壁内部并且沿径向与其间隔开。进入口和排放口以及第二纵向延伸壁限定了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进入口位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且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都间隔开。外部容器还包括前燃烧区和后流体通道。前燃烧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纵向延伸壁围绕并且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前方。后流体通道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后方。后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和第二纵向延伸壁之间并且大体为环形。该方法还包括将压强至少为30磅/平方英寸(psia)的加压供给空气引入后流体通道。加压供给空气在相对于后流体通道的大体相切方向上被引入后流体通道,使得至少部分供给空气围绕第二纵向延伸壁涡旋。该方法还包括将燃料引入燃烧区,促进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混和,引发混合后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燃烧反应,使得进入燃烧区的至少一部分燃料在燃烧区中燃烧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以及将燃烧反应产物沿纵向向后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方法,包括提供燃烧装置,将压强至少为30psia的供给空气引入燃烧装置,将燃料引入燃烧装置,使用燃烧装置使得至少一部分燃料和至少一部分供给空气在燃烧区内围绕燃烧装置的纵向轴线涡旋,引发涡旋的燃料和供给空气中的一部分在燃烧区中的初始燃烧反应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涡旋燃料中的一部分至少暂时维持不燃烧。所述涡旋足以使未燃烧的燃料沿径向远离所述纵向轴线移动,并足以使燃烧反应产物沿径向朝向所述纵向轴线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方法,包括提供燃烧装置,将燃料引入燃烧装置,将供给空气加热到至少与燃料的一个点燃温度同样大小的预热温度,并将供给空气引入燃烧装置。在将供给空气引入到燃烧装置中之前,将供给空气加热到预热温度。该方法还包括使用燃烧装置使得至少一部分燃料和至少一部分供给空气在燃烧区内围绕燃烧装置的纵向轴线涡旋,引发涡旋的燃料和供给空气中的一部分在燃烧区中的初始燃烧反应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涡旋燃料中的一部分至少暂时维持不燃烧。所述涡旋足以使未燃烧的燃料沿径向远离所述纵向轴线移动,并足以使燃烧反应产物沿径向朝向所述纵向轴线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燃烧燃料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外部容器、内部导管、切向供给空气入口、燃料入口和点火器。外部容器具有大体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纵向延伸壁。第一纵向延伸壁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内的横截面大体为圆形。外部容器还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与前端在纵向上被间隔开。内部导管至少部分地位于外部容器内并具有前进入口、后排放口和第二纵向延伸壁,该第二纵向延伸壁大体沿进入口与排放口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大体与第一纵向延伸壁同轴。第二纵向延伸壁具有至少一个前纵向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纵向延伸壁内部并且沿径向与其间隔开。进入口和排放口以及第二纵向延伸壁限定了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进入口位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且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都间隔开。外部容器还包括前燃烧区和后流体通道。前燃烧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纵向延伸壁围绕并且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前方。后流体通道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后方。后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和第二纵向延伸壁之间并且大体为环形。切向供给空气入口穿过外部容器,用于将供给空气引入后流体通道。供给空气入口沿纵向间隔在内部导管的进入口与外部容器的后端之间。供给空气入口适于和构造成使得通过供给空气入口被引入到后流体通道中的供给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围绕第二纵向延伸壁涡旋。燃料入口适于将燃料引入燃烧区。点火器,其适于在燃烧区中点燃燃料。燃烧装置适于使得燃料和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混合。燃烧装置还适于引发混合后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燃烧反应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并使燃烧反应产物向后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燃烧装置还适于使得进入燃烧区的燃料的至少70%在燃烧区中燃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用于燃烧燃料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外部容器、内部导管、切向供给空气入口、分流器和燃料入口。外部容器具有大体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纵向延伸壁。第一纵向延伸壁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内的横截面大体为圆形。外部容器还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与前端在纵向上被间隔开。内部导管至少部分地位于外部容器内并具有前进入口、后排放口和第二纵向延伸壁,该第二纵向延伸壁大体沿进入口与排放口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大体与第一纵向延伸壁同轴。第二纵向延伸壁具有至少一个前纵向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纵向延伸壁内部并且沿径向与其间隔开。进入口和排放口以及第二纵向延伸壁限定了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进入口位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且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都间隔开。外部容器还包括前燃烧区和后流体通道。前燃烧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纵向延伸壁围绕并且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前方。后流体通道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后方。后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和第二纵向延伸壁之间并且大体为环形。切向供给空气入口穿过外部容器,用于将供给空气引入后流体通道。供给空气入口沿纵向间隔在内部导管的进入口与外部容器的后端之间。供给空气入口适于和构造成使得通过供给空气入口被引入到后流体通道中的供给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围绕第二纵向延伸壁涡旋。分流器位于前燃烧区内。分流器在内部导管的前进入口的前部并与其间隔开并且位于外部容器后端的后部并与其间隔开。燃料入口用于将燃料引入燃烧区。燃烧装置适于使燃料和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混和。燃烧装置还适于引发混合后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包括:提供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包括外部容器和内部导管,外部容器具有大体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纵向延伸壁,外部容器还具有前端和后端,后端与前端在纵向上被间隔开,内部导管至少部分地位于外部容器内并具有前进入口、后排放口和第二纵向 延伸壁,该第二纵向延伸壁大体沿进入口与排放口之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大体与第一纵向延伸壁同轴,第二纵向延伸壁具有至少一个前纵向部分,该部分在第一纵向延伸壁内部并且沿径向与其间隔开,进入口和排放口以及第二纵向延伸壁限定了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进入口位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并且与外部容器的前端与后端都间隔开,外部容器还包括前燃烧区和后流体通道,前燃烧区至少部分地被第一纵向延伸壁围绕并且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进入口的前方,后流体通道在纵向上位于内部导管的进入口的后方,后空气通道限定在第一和第二纵向延伸壁之间并且大体为环形;在相对于后流体通道的大体相切方向上将供给空气引入后流体通道,使得至少部分供给空气围绕第二纵向延伸壁涡旋;将燃料引入燃烧区;促进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混和;引 发混合后的燃料与供给空气在燃烧区中的燃烧反应,使得进入燃烧区的燃料的至少70%在燃烧区或后流体通道中燃烧以形成燃烧反应产物;将燃烧反应产物沿纵向向后通过内部导管的中央流体通道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施洛特
申请(专利权)人:创新能量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