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及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9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41
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及装配生产线,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对内圈Ⅰ和内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并将符合要求的滚子分别装配至两保持架上;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装配滚子后的保持架套合,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对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进行合套配装,符合公差要求的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本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之优点。

A pair of single row roller bearing assembly process and assembl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及装配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装配工艺,还涉及采用该装配工艺的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双线并行式布局排列,可完成装配至同一法兰两侧的一对单列轴承的全自动化装配和匹配。
技术介绍
轴承的应用十分广泛,以汽车行业为例,全球全年汽车轴承销量为10.02亿套,占轴承总销量的29.95%。除汽车行业外,轴承行业还广泛运用于电机、家电、摩托车、农机、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电力、铁路、机床等行业。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不仅仅成为轴承的制造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轴承的使用大国。并且伴随着机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主机市场对轴承的精度、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轴承装配工艺及使用的生产线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才能满足市场需要。现有技术中,轴承的装配普遍采用手工装配,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产品合格率也很低。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工业现代化的需求。尽管比较大的生产厂家有自己的装配机,但是大多数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首先提供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该装配工艺是将先分别组装两单列轴承,然后将位于暂存仓内的单列滚子轴承配对,完成配对的一对单列滚子轴承其总装配高在公差范围内,其次还提供了该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双线并行的布局,不仅可完成单列滚子轴承的全自动装配,且可采用视觉系统自动匹配处于暂存状态下、配合后符合公差要求的两单列轴承,完全替代了人工劳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1)对内圈Ⅰ和内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2)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并将符合要求的滚子分别装配至两保持架上;3)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装配滚子后的保持架套合,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4)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5)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6)对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进行合套配装,符合公差要求的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优选的,对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11)内圈Ⅰ和内圈Ⅱ经退磁、清洗并吹干后输出;12)输出的内圈经外径测量、高度测量和内径测量进行检测并分选;21)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22)滚子上料,并分别装配至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31)对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进行缺滚子检测;32)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铆压,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33)对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进行清洗、测量和分选;41)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退磁、清洗并吹干后输出;42)输出的外圈经外径测量、高度测量和内径测量进行检测并分选;51)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52)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分别进行装配高检测;61)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侧边涂润滑油,并暂存在暂存仓中;62)匹配两单列轴承,在总装配高度符合公差要求后,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所述装配生产线包括采用镜像布局的两条支线,每条支线包括内圈清洗系统、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内组件装配系统、内组件清洗系统、噪音检查系统、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组成的内组件装配线和外圈清洗系统、外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外圈测量分选系统组成的外圈装配线以及合套及装配高检测系统;每条支线生产出的单列滚子轴承经侧部涂润滑油后输送至暂存仓,并由视觉系统匹配总装配高符合公差要求后合套包装成对输出。优选的,所述内圈清洗系统包括退磁装置、超声波清洗装置、喷淋装置和吹干装置,符合要求的内圈输送至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优选的,所述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步进搬运系统,沿搬运系统分别设置视觉检测系统、外径测量机构、高度测量机构、内径测量机构、标记机构,符合要求的内圈继续输送至内组件装配系统。优选的,所述内组件装配系统包括保持架搬运机构、滚子自动上料机构、内圈搬运机构、分度盘机构、保持架铆压机构、保持架铆压检测工位;分度盘机构沿圆周分别设置保持架安装工位、布滚子工位、内圈装配工位以及缺滚子检测工位;保持架搬运机构安装在保持架料柱与分度盘之间,滚子自动上料系统安装在设备后方,滚子出料口接在分度盘的布滚子工位;内圈搬运机构安装在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和分度盘机构之间;分度盘工位连接保持架铆压系统;保持架铆压系统连接保持架铆压检测系统,组装完成后内组件输送至内组件清洗系统。优选的,所述内组件清洗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搬运系统,沿搬运系统设置至少一个清洗工位、至少一个吹干工位,清洗后的内组件输送至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优选的,所述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步进搬运系统,沿搬运系统分别设置视觉检测系统、内组件测量系统以及至少一套内组件暂存仓。优选的,所述外圈测量分选系统,包括至少一套步进搬运机构,沿搬运机构分别设置视觉检测系统、外圈测量系统以及至少一套外圈暂存仓。优选的,所述的合套及装配高检测系统,包括一套合套系统和装配高检测系统,所述的合套及装配高检测系统位于上述的外圈测量分选系统以及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之间,合套系统包括行架搬运装置,后接装配高检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工艺实现了轴承组装和配对中全自动化操作,有效避免了装配过程中人为参与可能带来的不可控风险,防错能力强;本生产线采用双线并行镜像布局方式,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控制了生产线长度,提升了单位面积的产值;本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之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公差配合示意图;附图2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3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总布局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内圈清洗系统或外圈清洗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或外圈检测及标记系统的主视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内组件装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内组件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或外圈测量分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合套及装配高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轴承装配生产线涂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对单列轴承装配生产线合套及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1是左侧装配支线,02是右侧装配支线。1.内圈清洗系统,2.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3.内组件装配系统,4.内组件清洗系统,5.滚子自动上料系统,6.外圈清洗系统,7.外圈检测及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n1)对内圈Ⅰ和内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n2)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并将符合要求的滚子分别装配至两保持架上;/n3)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装配滚子后的保持架套合,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n4)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n5)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n6)对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进行合套配装,符合公差要求的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
1)对内圈Ⅰ和内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
2)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并将符合要求的滚子分别装配至两保持架上;
3)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装配滚子后的保持架套合,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
4)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清洗、检测和分选;
5)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
6)对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进行合套配装,符合公差要求的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两单列轴承分别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加工:
11)内圈Ⅰ和内圈Ⅱ经退磁、清洗并吹干后输出;
12)输出的内圈经外径测量、高度测量和内径测量进行检测并分选;
21)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料;
22)滚子上料,并分别装配至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上;
31)对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进行缺滚子检测;
32)内圈Ⅰ和内圈Ⅱ分别与保持架Ⅰ和保持架Ⅱ铆压,获得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
33)对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进行清洗、测量和分选;
41)对外圈Ⅰ和外圈Ⅱ同时进行退磁、清洗并吹干后输出;
42)输出的外圈经外径测量、高度测量和内径测量进行检测并分选;
51)内组件Ⅰ和内组件Ⅱ分别与对应的外圈进行合套组装,获得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
52)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分别进行装配高检测;
61)单列轴承Ⅰ和单列轴承Ⅱ侧边涂润滑油,并暂存在暂存仓中;
62)匹配两单列轴承,在总装配高度符合公差要求后,两单列轴承成对输出。


3.一种成对使用的单列滚子轴承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生产线包括采用镜像布局的两条支线,每条支线包括内圈清洗系统、内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内组件装配系统、内组件清洗系统、噪音检查系统、内组件测量分选系统组成的内组件装配线和外圈清洗系统、外圈检测及标记系统、外圈测量分选系统组成的外圈装配线以及合套及装配高检测系统;每条支线生产出的单列滚子轴承经侧部涂润滑油后输送至暂存仓,并由视觉系统匹配总装配高符合公差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清涛昃向博郑磊李东牛德广李超张兴兴胡福生甄雪峰李忠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