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洪彬专利>正文

一种自发动力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81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发动力轮,包括动力轮主体,在动力轮主体上设有能量传递机构;所述能量传递机构由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动力轮主体内轮面上的导向套、设置在各导向套内远离动力轮主体轮面一端的复位弹簧、滑动连接在各导向套内且活动穿过动力轮主体轮面的齿条、设置在各齿条外端的受力片、设置在聚力轮内环面上的内环齿、设置在聚力轮两侧的动力轮主体内轮面上的环形支撑板、沿周向间隔设置且通过轴承和轴座配合转动连接在各环形支撑板与动力轮主体内壁上的连接轴、设置在各连接轴上且与内环齿啮合的棘轮、设置在各连接轴上且与对应的齿条啮合的轴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将物体自身重力转换成动力,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

A kind of spontaneous power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动力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轮,具体是一种自发动力轮。
技术介绍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如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推动。现今,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但是此类常规能源日益短缺,且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使人们着重发展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但是无论是常规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不足之处:能源消耗严重,使用成本高,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地球上所有的物体由于引力的作用,都具有重力,如果能够将物体本身重力转换成动力,将大大的降低能耗,延缓日趋严重的能源消耗。因此,如果将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转换成动力,将符合当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此,提出一种能够将自身重力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动力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动力轮主体(1)和固定设置在动力轮主体(1)一端且与车体动力部件联动的飞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主体(1)轴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制动器(3),在制动器(3)内沿轴线设有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主轴(4),在动力轮主体(1)内的制动器(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聚力轮(5),在动力轮主体(1)上设有能量传递机构(6);/n所述能量传递机构(6)由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动力轮主体(1)内轮面上的导向套(601)、设置在各导向套(601)内远离动力轮主体(1)轮面一端的复位弹簧(602)、滑动连接在各导向套(601)内且活动穿过动力轮主体(1)轮面的齿条(603)、设置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动力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动力轮主体(1)和固定设置在动力轮主体(1)一端且与车体动力部件联动的飞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主体(1)轴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制动器(3),在制动器(3)内沿轴线设有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主轴(4),在动力轮主体(1)内的制动器(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聚力轮(5),在动力轮主体(1)上设有能量传递机构(6);
所述能量传递机构(6)由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动力轮主体(1)内轮面上的导向套(601)、设置在各导向套(601)内远离动力轮主体(1)轮面一端的复位弹簧(602)、滑动连接在各导向套(601)内且活动穿过动力轮主体(1)轮面的齿条(603)、设置在各齿条(603)外端的受力片(604)、设置在聚力轮(5)内环面上的内环齿(605)、设置在聚力轮(5)两侧的动力轮主体(1)内轮面上的环形支撑板(606)、沿周向间隔设置且通过轴承和轴座配合转动连接在各环形支撑板(606)与动力轮主体(1)内壁上的连接轴(607)、设置在各连接轴(607)上且与内环齿(605)啮合的棘轮(608)、设置在各连接轴(607)上且与对应的齿条(603)啮合的轴轮(609)以及设置在各导向套(601)上且与对应的轴轮(609)相适应的条形槽(6010)组成;各复位弹簧(602)与对应的齿条(603)连接;
聚力轮(5)通过制动器(3)与主轴(4)固定无法转动时,动力轮主体(1)转动与地面接触碾压受力片(604),通过齿条(603)、轴轮(609)和连接轴(607)的配合带动棘轮(608)转动,由于聚力轮(5)无法转动,棘轮(608)只可沿着内环齿(605)圆周运动,从而通过聚力轮(5)、内环齿(605)和棘轮(608)的配合对动力轮主体(1)施加反作用力,进而使动力轮主体(1)在制动器(3)上自发圆周运动保持转动的动力;当聚力轮(5)通过制动器(3)与主轴(4)转动连接时,此时聚力轮(5)随着棘轮(608)的转动进行转动,不再对动力轮主体(1)施加反作用力,实现动力轮主体(1)减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动力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轮主体(1)由环板(101)以及间隔设置在环板(101)两端的圆盘(102)组成;所述飞轮(2)设置在其中一个圆盘(102)的外端;所述制动器(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圆盘(102)之间;各导向套(601)沿周向间隔设置在环板(101)内环面上;各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杨洪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