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沙蓄能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8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34
一种气沙蓄能电站,由上蓄沙库(35)、下蓄沙库(33)、发电机(34)、传送机组和泄沙管道(32)组成。上蓄沙库(35)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上部,下蓄沙库(33)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下部;发电机(34)安装在上蓄沙库(35)和下蓄沙库(33)之间。传送机组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一侧。所述的上蓄沙库(35)由库体(36)、相变储热储气系统、供气系统(10)和控沙阀门(7)组成。库体上部为半圆柱体,下部为半圆锥体,轴向截面为漏斗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沙子重力势能和气体对沙子流化作用,降低沙子的粘滞阻力,形成气沙流,使气沙流势能转换动能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有余电时提沙、压缩空气储气、相变储热,实现跨时间、跨季节储能。

A gas sand storage pow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沙蓄能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能电站。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光伏、风力发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电网的波动,由此带来的是大面积的弃风和弃光,对于大规模电站损失巨大,西北地区尤为严重。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能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抽水蓄能拥有功率大、放电时间长的特点,效率在60%~70%之间,当前全球最大的处于运行中的抽水蓄能电站是位于美国佛吉尼亚州的巴斯康蒂抽水蓄能电站,容量达到3吉瓦,发电最大时长为10小时18分钟。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工具,具有启动灵活、调节速度快的优势,是技术成熟、运行可靠且较为经济的调峰电源与储能电源,主要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的备用任务,一是改善特高压电网的运行特性,更好地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二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在特高压电网中充分发挥“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的作用。由此国家加大、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力度。目前抽水蓄能电站集中在南方水源充沛地区建造,然而急需要储能电站支撑的却是贫水、高海拔、环境温度低的地区,而压缩空气、化学储能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这类地区的建设成本、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下游生态等都制约着压缩空气、化学、抽水蓄能电站发展。风沙是大自然现象,气流将沙粒吹起形成了风沙,使沙子具有了一定的能量,而且温度对沙子没有影响。一般认为颗粒固体其实是一种处在液固边界的临界相,在非常小的外部微扰下就会流化,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其实更像液体。在颗粒流中还存在另一种颗粒相互作用,即颗粒之间的半持续性接触,颗粒之间有相对滑动及相互挤压作用,相对滑动可以传递剪切应力,相互挤压则可传递正压力。持续接触,即静态支撑接触.靠接触传递压力,靠内摩擦承受剪切应力。人类巧妙地利用这个自然现象,如利用压缩空气克服气体在管路内推动沙粒流动的摩擦损失和阻力,推动沙粒向前运动搬运沙子。又如压入式干喷沙机是以压缩空气作为磨液的加速动力,通过压缩空气将沙粒经喷嘴射出,喷射到被加工表面达到预期的加工目。在压入式干喷沙机中,压缩空气既是供料动力又是射流的加速动力。又如流化床利用固体流态化原理,利用压缩空气将大量沙粒悬浮于运动的气流之中,此时沙粒呈现为悬浮和脉动两种状态,从而使沙粒具有流体的特征。而沙粒重量、气体流量和气压决定沙粒流动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沙蓄能电站。相同高度的气沙蓄能电站的沙子重力势能是水重力势能的近1.5倍。本专利技术气沙蓄能电站可依山坡或废弃矿山、矿井兴建,地质条件要求低。并且沙子原料丰富,无需用水无污染不破坏生态,特别适合贫水、高寒、极昼极夜地区的跨时间、跨季节储能,可以解决贫水、高寒、偏远地区和极昼极夜地区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负荷特性不匹配的问题,并可避免由于兴修抽水蓄能电站带来下游生态破坏及化学储能后处理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利用山势建造气沙蓄能电站,利用余电通过传送机将沙子回传到蓄沙库,通过空压机将气体压缩存储到空气罐中,并通过相变材料储热将空压机损失的热量再吸收,提高空压机的效率和供气的压力。气沙蓄能电站发电时利用沙子的重力势能做功,通过控制流化沙排气阀门排出气体流量,将沙子流体化,由此克服沙粒之间的摩擦损失和阻力。通过控制气体驱动气动振捣棒,避免“粮仓效应”造成沙子重力势能向下传导受阻,同时又利用“粮仓效应”将沙子重力分解,解决储气蓄能电站底部承重问题。利用上蓄沙库锥形底部,使沙子势能转换动能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的“粮仓效应”是当粮仓底部的压力在粮仓高度大于底部直径的2倍后不再增加,即当容器内颗粒的高度超过-定值后,底部压力基本保持常数,不再随高度增高而增加。本专利技术气沙蓄能电站由上蓄沙库、下蓄沙库、发电机、传送机组和泄沙管道组成。所述的上蓄沙库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上部,下蓄沙库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下部;泄沙管道安装在上蓄沙库的底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安装在上蓄沙库和下蓄沙库之间。传送机组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一侧,传送机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蓄沙库和下蓄沙库,有余电时,传送机组将下蓄沙库的沙子回传送到上蓄沙库中。所述的上蓄沙库由库体、相变储热储气系统、供气系统和控沙阀门组成。库体的上部为半圆柱体,下部为半圆锥体,轴向剖面为漏斗形状。相变储热储气系统中的储气罐的下储气罐进出气口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与供气系统中柱状供气管道连接。相变储热储气系统和供气系统垂直安装在上蓄沙库的库体内,位于控沙阀门的上端,控沙阀门安装在上蓄沙库的库体的底部。所述的相变储热储气系统由空压机、储气罐、相变储热体、相变电加热器及换热器组成。其中,相变储热体、相变电加热器、供气系统的柱状供气管道及换热器置于储气罐中,利用储气罐中的静止气体对相变储热体保温。供气系统中的柱状供气管道置于相变储热体内的中心位置,在柱状供气管道外围环绕安装有相变电加热器,相变电加热器的输入端与供电系统连接,利用余电为相变储热体补充加热。在相变储热体外围环绕安装有换热器的管道,换热器的管道置于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中,气体在换热器的管道中流动时吸收相变储热体的热量,提高储气罐内的压力,或由空压机压缩的高温空气经换热器管道向相变储热体放热。空压机安装在上蓄沙库的顶部,空压机压缩空气出口分别与安装在储气罐上部的低温进气阀和安装在换热器上端的高温进气阀连接。当空压机压缩空气出口的气体温度低于相变储热体熔点或固液转换温度时,储气罐上部的低温进气阀打开,气体被压缩到储气罐中储存。当空压机压缩空气出口的气体温度等于或高于相变储热体熔点或固液转换温度时,换热器上端的高温进气阀打开,气体经换热器对相变储热体放热,放热后的气体被压缩到储气罐中储存。储气罐的下部开有下储气罐进出气口,下储气罐进出气口通过安装在换热器下端的下进出气阀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上端的上进出气口通过安装在供气系统中的柱状供气阀门与柱状供气管道连接。为提高柱状供气管道气体的压力,依据以下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经换热器吸收热量,使柱状供气管道输出气体压力增加。pMV=nRTM其中,pM为储气罐的压力,V为储气罐的容积,TM为储气罐内的温度,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比例常数。所述的供气系统上下垂直安装在上蓄沙库内,供气系统的进气口端通过柱状供气阀门与换热器上端的上进出气口连接。控沙阀门位于库体半圆锥体底部,并与泄沙管道的上部连接,泄沙管道的下部与发电机入口连接,发电机的沙子排出口接入下蓄沙库,下蓄沙库位于发电机的下部。所述的供气系统由柱状供气管道、N个环形供气管道、k1梯级阀门~kN梯级阀门、流化沙供气阀门、流化沙供气管道和强排气阀门组成,N为正整数。其中k1梯级阀门~kN梯级阀门等距离排列安装在柱状供气管道上,由下至上按照1~N的顺序排列;N个环形供气管道由下至上按照1~N等距离排列,通过连接管道穿过储气罐、相变储热体、相变电加热器及换热器分别与k1梯级阀门~kN梯级阀门对应连接。第一环形供气管道上垂直安装若干个注气管,在注气管上装有多个喷气头,其余的每个环形供气管道上都环形排列均布有多个气动振捣棒,控制气动振捣棒对周边的沙子进行震动,打破由沙子横向静态支撑接触的内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由上蓄沙库(35)、下蓄沙库(33)、发电机(34)、传送机组和泄沙管道(32)组成;所述的上蓄沙库(35)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上部,下蓄沙库(33)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下部;泄沙管道(32)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底部,与发电机(34)连接;发电机(34)安装在上蓄沙库(35)和下蓄沙库(33)之间;传送机组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一侧;所述的上蓄沙库(35)由库体(36)、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供气系统(10)和控沙阀门(7)组成;库体(36)的上部为半圆柱体,下部为半圆锥体,轴向剖面为漏斗形状;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中的储气罐(17)的下储气罐进出气口(29)与换热器(19)连接;换热器(19)与供气系统(10)的柱状供气管道(9)连接;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和供气系统(10)垂直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库体(36)内,位于控沙阀门(7)的上端,控沙阀门(7)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库体(36)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由上蓄沙库(35)、下蓄沙库(33)、发电机(34)、传送机组和泄沙管道(32)组成;所述的上蓄沙库(35)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上部,下蓄沙库(33)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下部;泄沙管道(32)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底部,与发电机(34)连接;发电机(34)安装在上蓄沙库(35)和下蓄沙库(33)之间;传送机组位于气沙蓄能电站的一侧;所述的上蓄沙库(35)由库体(36)、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供气系统(10)和控沙阀门(7)组成;库体(36)的上部为半圆柱体,下部为半圆锥体,轴向剖面为漏斗形状;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中的储气罐(17)的下储气罐进出气口(29)与换热器(19)连接;换热器(19)与供气系统(10)的柱状供气管道(9)连接;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和供气系统(10)垂直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库体(36)内,位于控沙阀门(7)的上端,控沙阀门(7)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库体(36)的底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由空压机(25)、储气罐(17)、相变储热体(22)、相变电加热器(20)及换热器(19)组成;相变储热体(22)、相变电加热器(20)、供气系统(10)的柱状供气管道(9)及换热器(19)置于储气罐(17)中;供气系统(10)的柱状供气管道(9)置于相变储热体(22)内的中心位置,在柱状供气管道(9)外围环绕安装有相变电加热器(20);相变电加热器(20)的输入端与供电系统连接;相变储热体(22)的外围环绕安装有换热器(19)的管道,换热器(19)的管道置于储气罐(17)内的压缩空气中,压缩空气在换热器(19)的管道内流动时吸收相变储热体(22)的热量,提高储气罐(17)内部的压力;或由空压机(25)压缩的高温空气通过换热器(19)的管道向相变储热体(22)放热;空压机(25)安装在上蓄沙库(35)的顶部,空压机(25)的压缩空气出口(26)分别与安装在储气罐上(17)部的低温进气阀(27)和安装在换热器(19)上端的高温进气阀(28)连接;当空压机(25)压缩空气出口(26)的气体温度低于相变储热体(22)熔点或固液转换温度时,储气罐(17)上部的低温进气阀(27)打开,气体被压缩到储气罐(17)中储存;当空压机(25)压缩空气出口(26)的气体温度等于或高于相变储热体(22)熔点或固液转换温度时,换热器(19)上端的高温进气阀(28)打开,气体经换热器(19)对相变储热体(22)放热,放热后的气体被压缩到储气罐中(17)储存。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罐(17)的下部开有下储气罐进出气口(29),下储气罐进出气口(29)通过安装在换热器(19)下端的下换热器进出气阀(29’)与换热器(19)连接;换热器(19)上端的上换热器进出气口(28’)通过安装在供气系统中的柱状供气阀门(9’)与柱状供气管道(9)连接;所述的供气系统上下垂直安装在上蓄沙库(35)内,供气系统的进气口端通过柱状供气阀门(9’)与换热器(19)上端的上进出气口(28’)连接;控沙阀门(7)位于上蓄沙库库体(36)半圆锥体的底部,与泄沙管道(32)的上部连接,泄沙管道(32)的下部与发电机(34)的入口连接,发电机(34)的沙子排出口接入下蓄沙库(33),下蓄沙库(33)位于发电机(34)的下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系统(10)的进气口端通过柱状供气阀门(9’)与换热器(19)上端的上进出气口(28’)连接;所述的供气系统(10)由柱状供气管道(9)、第一环形供气管道(1)、第二环形供气管道(2)、第三环形供气管道(3)、第N-1环形供气管道(4)、第N环形供气管道(5)、k1梯级阀门(1’)、k2梯级阀门(2’)、k3梯级阀门(3’)、kN-1梯级阀门(4’)、kN梯级阀门(5’)、流化沙供气阀门(6’)、流化沙供气管道(6)和强排气阀门(8)组成,N为正整数;k1梯级阀门(1’)、k2梯级阀门(2’)、k3梯级阀门(3’)、kN-1梯级阀门(4’)、kN梯级阀门(5’)等距离排列在柱状供气管道(9)上,由下至上按照1~N的顺序排列;第一环形供气管道(1)、第二环形供气管道(2)、第三环形供气管道(3)、第N-1环形供气管道(4)、第N环形供气管道(5)由下至上按照1~N的顺序等距离排列,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管道穿过储气罐(17)、相变储热体(22)、相变电加热器(20)及换热器(19)分别与k1梯级阀门(1’)、k2梯级阀门(2’)、k3梯级阀门(3’)、kN-1梯级阀门(4’)、kN梯级阀门(5’)对应连接;流化沙供气管道(6)位于上蓄沙库(35)半圆锥体接近底部处、控沙阀门(7)的上部;流化沙供气管道(6)通过流化沙供气阀门(6’)与柱状供气管道(9)连接;流化沙供气管道(6)上排列有若干个朝向控沙阀门(7)方向的排气孔;柱状供气管道(9)的另一端为强排气阀门(8),强排气阀门(8)布置于第一环形供气管道(1)的中心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供气管道(1)上垂直安装多个注气管(24),注气管(24)上装有多个喷气头,在第二环形供气管道(2)、第三环形供气管道(3)、第N-1环形供气管道(4)、第N环形供气管道(5)上都环形排列均布有多个气动振捣棒(23)。


6.按照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沙蓄能电站未发电时,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供气系统(10)的所有供气阀门和控沙阀门(7)处于关闭状态,相变储热储气系统(21)中的气体停止运动,相变储热体(22)与气体不进行热交换,处于保温状态,储气罐(17)的压力恒定,上蓄沙库(35)沙子处于静止状态,上蓄沙库(35)沙子重量为:
W上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陈媛媛国建鸿杨子龙曹睿王一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