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倩倩专利>正文

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0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包括移动底座,移动轮,第一电动推杆,底板,红外线监测传感器,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可缓冲防护管结构,可监测测量架结构,可防护定点打桩座结构,驾驶棚,驾驶舱,舱门,控制面板,驱动设备,U型座和L型遮挡罩,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轴接在移动底座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左侧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L型固定座,刻度线,打桩座和移动电机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打桩座在L型固定座的外壁滑动,然后通过观察刻度线进行桩孔测量工作;打桩座,打桩电机,防护罩,定位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定位传感器检测打桩管与桩孔位置的对应情况。

Intelligent pile driver for electric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桩机
,尤其涉及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
技术介绍
桩机,把桩打入到土体中,为保证桩的承载力和满足对桩以及接桩的需求,需要将桩竖直打入到土体中。但是现有的打桩机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深度测量工作,不方便进行定点监测和不方便进行缓冲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转动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以解决现有的打桩机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深度测量工作,不方便进行定点监测和不方便进行缓冲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转动的问题。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包括移动底座,移动轮,第一电动推杆,底板,红外线监测传感器,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可缓冲防护管结构,可监测测量架结构,可防护定点打桩座结构,驾驶棚,驾驶舱,舱门,控制面板,驱动设备,U型座和L型遮挡罩,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轴接在移动底座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的四角位置;所述的底板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轮(2),第一电动推杆(3),底板(4),红外线监测传感器(5),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可缓冲防护管结构(7),可监测测量架结构(8),可防护定点打桩座结构(9),驾驶棚(10),驾驶舱(11),舱门(12),控制面板(13),驱动设备(14),U型座(15)和L型遮挡罩(16),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轴接在移动底座(1)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3)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四角位置;所述的底板(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电动推杆(3)的下端;所述的红外线监测传感器(5)螺...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轮(2),第一电动推杆(3),底板(4),红外线监测传感器(5),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可缓冲防护管结构(7),可监测测量架结构(8),可防护定点打桩座结构(9),驾驶棚(10),驾驶舱(11),舱门(12),控制面板(13),驱动设备(14),U型座(15)和L型遮挡罩(16),所述的移动轮(2)分别轴接在移动底座(1)的下端右侧和下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3)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四角位置;所述的底板(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电动推杆(3)的下端;所述的红外线监测传感器(5)螺钉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安装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缓冲防护管结构(7)安装在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监测测量架结构(8)安装在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可防护定点打桩座结构(9)安装在可监测测量架结构(8)的左侧;所述的驾驶棚(10)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驾驶舱(11)设置在驾驶棚(10)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舱门(12)合页连接在驾驶舱(11)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控制面板(13)螺钉连接在驾驶舱(11)的坐下角位置;所述的驱动设备(14)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U型座(15)螺栓连接在移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L型遮挡罩(16)的下端轴接在U型座(1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固定支撑座结构(6)包括固定支撑座(61),第一旋转槽(62),转动座(63),支撑座(64),支撑槽(65)和第二电动推杆(66),所述的第一旋转槽(62)开设在固定支撑座(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座(63)的下端轴接在第一旋转槽(6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座(64)的左侧螺栓连接在转动座(63)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槽(65)开设在支撑座(6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66)的上端轴接在支撑槽(65)的内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冲防护管结构(7)包括缓冲杆(71),滑动杆(72),缓冲管(73),滑孔(74),缓冲弹簧(75)和防护块(76),所述的缓冲杆(71)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滑动杆(7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杆(72)滑动贯穿滑孔(74);所述的滑孔(74)分别开设在缓冲管(73)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75)插接在缓冲管(73)的内部右侧;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徐倩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