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衣藻的培养、干微藻粉的制备和油脂的提取,本发明专利技术衣藻在红蓝光的相互作用下使得衣藻中油脂的积累显著升高,且蓝光占比越高,油脂积累越多,红蓝光(1:2)下油脂的积累量最高,该油脂可以制备品质较好的生物柴油,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A method of extracting oil from Chlamydomon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
,特别涉及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全球能源的供应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增长迅速,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发展可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此外,化石能源燃烧后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生物柴油相对化石能源具有闪点高、运动粘度高、环境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非常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微藻因具有光合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油脂含量高、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等优点,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有潜力的原料之一,以微藻制备生物柴油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另外,微藻油脂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光照是影响微藻细胞生长发育及细胞生化成分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它会影响微藻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细胞形态和代谢产物的合成等。光照主要从光质、光强度和光周期等几个方面影响藻类的生长。因为光强度和光周期更容易进行调节,之前有关光影响微藻油脂积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强和光周期,而不同光质对微藻油脂积累影响的研究较少。Sun等研究发现当光强从50μmol·m-2·s-1增加到200μmol·m-2·s-1时,Neoohlorisoleoabundans的生物量、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Solovchenko等研究发现高光强能显著提高Parietochlorisincisa总脂肪酸中C20:4的相对含量。Abomohra等研究发现Scenedesmusobliquus在红光下生物量最高,蓝光下油脂产率最高,蓝红光下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的生产显著提高。陈爱玲研究发现红光和白光能促进类波氏真眼点藻总脂的积累,而蓝光会明显抑制总脂的积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红蓝光复合的方式进行照射,从而提高衣藻中油脂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衣藻的培养:将活化后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新鲜微藻培养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新鲜配制的微藻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中,用4层纱布包裹瓶口,将所述的三角烧瓶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步骤2:干微藻粉的制备:计量步骤1中培养好的衣藻培养液的体积,置于离心管中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一上清液,弃去所述的第一上清液;用蒸馏水清洗所述的第一衣藻藻体沉淀,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二上清液,收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置于6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记录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干重即得所述的干微藻粉,计算干微藻粉的生物量如下:步骤3:油脂的提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干微藻粉准确称取100mg干藻粉中加入盐酸振荡混匀后,室温下放置20~40min,随后置于沸水浴中5~15min,立刻转入-100~-60℃冷冻10~30min,如此反复冻融3次;然后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离心,所述干微藻粉的油脂溶解于下层的三氯甲烷中,用移液枪吸取下层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层,将有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烘干后即得油脂,称重,计算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计算公式如下: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每1L所述的微藻培养基中含有NaNO30.25g、K2HPO4·3H2O0.075g、MgSO4·7H2O0.075g、CaCl2·2H2O0.025g、KH2PO40.175g、NaCl0.025g、土壤提取液40mL、FeCl3•6H2O0.005g、Fe-EDTA1mL。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80~120μmol·m-2·s-1,光暗周期为(14~18)h:(6~10)h,20~30℃恒温培养,培养10~18d。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照的光质为红光和蓝光,所述的红光和蓝光组合比例为(1~3):(1~3)。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2中的第一次离心和第二次离心的的转速均为4000~6000r/min,离心时间为5~15min。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5mol/L,所述的干微藻粉的重量和盐酸的体积之比为100mg:(4~8)mL。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三氯甲烷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0.8~1.2)。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第三次离心的转速为6000~10000r/min,所述的第三次离心的时间为3~6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衣藻的培养、干微藻粉的制备和油脂的提取,本专利技术衣藻在红蓝光的相互作用下使得衣藻中油脂的积累显著升高,且蓝光占比越高,油脂积累越多,红蓝光(1:2)下油脂的积累量最高,该油脂可以制备品质较好的生物柴油,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衣藻的培养:将活化后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新鲜微藻培养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新鲜配制的微藻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中,用4层纱布包裹瓶口,将所述的三角烧瓶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步骤2:干微藻粉的制备:计量步骤1中培养好的衣藻培养液的体积,置于离心管中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一上清液,弃去所述的第一上清液;用蒸馏水清洗所述的第一衣藻藻体沉淀,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二上清液,收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置于6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记录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干重即得所述的干微藻粉,计算干微藻粉的生物量如下:步骤3:油脂的提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干微藻粉准确称取100mg干藻粉中加入盐酸振荡混匀后,室温下放置30min,随后置于沸水浴中10min,立刻转入-80℃冷冻20min,如此反复冻融3次;然后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离心,所述干微藻粉的油脂溶解于下层的三氯甲烷中,用移液枪吸取下层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层,将有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烘干后即得油脂,称重,计算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计算公式如下:其中,步骤1中每1L所述的微藻培养基中含有NaNO30.25g、K2HPO4·3H2O0.075g、MgSO4·7H2O0.075g、CaCl2·2H2O0.025g、KH2PO40.175g、NaCl0.025g、土壤提取液40mL、FeC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衣藻的培养:将活化后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新鲜微藻培养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新鲜配制的微藻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中,用4层纱布包裹瓶口,将所述的三角烧瓶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n步骤2:干微藻粉的制备:计量步骤1中培养好的衣藻培养液的体积,置于离心管中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一上清液,弃去所述的第一上清液;用蒸馏水清洗所述的第一衣藻藻体沉淀,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二上清液,收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置于6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记录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干重即得所述的干微藻粉,计算干微藻粉的生物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衣藻的培养:将活化后的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新鲜微藻培养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新鲜配制的微藻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中,用4层纱布包裹瓶口,将所述的三角烧瓶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步骤2:干微藻粉的制备:计量步骤1中培养好的衣藻培养液的体积,置于离心管中第一次离心得到第一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一上清液,弃去所述的第一上清液;用蒸馏水清洗所述的第一衣藻藻体沉淀,进行第二次离心得到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和第二上清液,收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将所述的第二衣藻藻体沉淀置于6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记录第二衣藻藻体沉淀干重即得所述的干微藻粉,计算干微藻粉的生物量如下:
步骤3:油脂的提取: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干微藻粉准确称取100mg干藻粉中加入盐酸振荡混匀后,室温下放置20~40min,随后置于沸水浴中5~15min,立刻转入-100~-60℃冷冻10~30min,如此反复冻融3次;然后加入2倍体积的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离心,所述干微藻粉的油脂溶解于下层的三氯甲烷中,用移液枪吸取下层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层,将有含有油脂的三氯甲烷烘干后即得油脂,称重,计算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衣藻提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1L所述的微藻培养基中含有NaNO30.25g、K2HPO4·3H2O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沈兰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