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分子荧光探针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类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塔崩,又叫塔崩毒气,学名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英文名称Tabun,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可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杀伤力极强,即使吸入少量,数分钟之内也可致人死地。常温下纯品为无色水样液体且伴有轻微的水果香味,这类毒剂很容易通过饮食或呼吸等方式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出可以快速便捷检测该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是迫切急需的。但是由于塔崩毒气剧毒且是国家严格管制的化学品,我们通常使用毒性较小但活性与此类似的模拟物氰基膦酸二乙酯(DCNP)作为其检测的替代物,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模拟物的检测来推断出对塔崩毒气的选择性,并且因为塔崩毒气的活性是高于模拟物的,探针对模拟物表现出高选择性的话,那么对于塔崩毒气也一定是高选择性的。因此,业内普遍认可用模拟物来代替沙林毒气的研究。目前,神经毒剂模拟物的检测可以通过传统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所述R1选自
基团;
所述R2为–CH3基团。
2.一种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mmol2-(烯丙氧基)-4-(二乙氨基)苯甲醛和(1~3mmol)甲基吲哚盐溶解在(5~30ml)乙醇中,然后滴加入哌啶作为催化剂;
2)、将混合物溶液在回流下加热10小时以上,反应完成后停止反应;
3)、将得到的溶液浓缩并冷却,然后过滤,即可得到2-(烯丙氧基)-4-(二乙氨基)苯甲醛缩合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吲哚盐为1.5mmol,所述乙醇为10ml。
4.一种可用于检测塔崩毒气模拟物DCNP的花半菁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mmol4-甲酰基三苯胺和(1~3mmol)甲基吲哚盐溶解在(5~30ml)乙醇中,然后滴加入哌啶作为催化剂;
2)、将混合物溶液在回流下加热10小时以上,反应完成后停止反应;
3)、将得到的溶液浓缩并冷却,然后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探宇,徐辉,刘国华,赵磊,彭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